謝賢儒 wrote:
所謂慢半拍,就是常常偶爾衝過頭,才發現過頭,不然就是轉過彎,地圖才慢慢轉
理論上說來,車子過彎後地圖跟著再轉過去應該較為正確,
因為GPS的訊號1秒更新一次,除非是很緩慢的過彎,不然根本不可能達到即使的圖隨車轉。
有些程式會讓你有即時圖隨車轉的錯覺,乃是依規劃路徑預先反應出下一秒的軌跡,這樣會讓人感覺比較順暢。
但這種偷吃步的方法卻也有危險,當車子不造規劃的軌跡行駛時,螢幕裡的箭頭卻還照著劇本在演,與真正的位置會出現差異,進而造成駕駛者的混淆。
在PPC的軟體裡,為了克服都市裡衛星訊號不足的問題,多少都會採用鎖路、預先反應路徑等等讓導航看起來比較「乖」的折衷方法,最大的缺點就是會讓迷路時更加的困擾,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方向與位置何在。
以papago來說,只要你照他規劃的路徑走,一切都會非常的美好,但只要不聽從他的指示,指標就會變得非常的頓,導航表現「判若兩人」。
以Roadeasy來說,修改參數與語音前,常會有鎖錯路的情形發生,對於轉彎的反應亦嫌過慢,
在修改參數後,則多能提早反應出真正位置及方向所在,但仍不免會有一秒左右的轉彎delay。
綜合來說:要提高導航軟體的參考價值與實用度,則加強衛星訊號強度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當衛星訊號不足時,則退而以羅盤、車速等資訊輔助修正。
但在一般PPC上只能以軟體fuzzy方式裝出即時反應的假像,新手常會被這個假像所騙。
對於GPS老手來說,唯有真正反應出GPS定位所在才是真正所重要的資訊。
在有限的硬體資源下,performance及reliability常有所衝突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