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使用Mio MiVue Drive 60 行車紀錄導航機看到的問題:
1: 它在【行車紀錄器】的畫面時,測速照相機與速限提醒沒有功能。
2: 高架道路下面也有平面道路時,它無法判定我在高架道路上面或下面。
3: 它的邏輯判斷順序錯誤,還沒確認我的動向前,會先發出速限提醒警告。
4: 記憶卡64G格式化得到58.2G,只使用42.2G,預留15.9G浪費掉了。
5: 過去一個月以來查看檔案發現有三次行車紀錄器沒有錄製檔案。
6: Mio 官網所提供的 MiVue Manager 回播影片軟體缺少聲音解碼程式。
7: MiVue Manager有時候會損毀行車紀錄器錄製的檔案。
8: 【聲控】失敗率太高了,我講什麼它常常無法辨識,大多數要放棄聲控。
我對上列問題的理解與說明:
問題1: 它在【行車紀錄器】的畫面時,測速照相機與速限提醒沒有功能。Mio MiVue Drive 60是行車紀錄器也是衛星導航機,它的首頁可以點選【看地圖】或【行車紀錄器】或其他功能。當我點選【行車紀錄器】時,螢幕出現的是車前街景畫面,這樣的情形下【測速照相機提醒】與【速限提醒】是沒有功能的。只有在【看地圖】或【導航】時,【測速照相機提醒】與【速限提醒】才會有功能。這點讓我很出乎預料,所以為了能夠保有【測速照相機提醒】的功能,我平常幾乎都是使用【看地圖】的畫面,偶而只會短暫看一下【行車紀錄器】,不會讓螢幕一直保持在車前街景的畫面。
我的期待:這個問題Mio客服有回答說這台機器的設計就是這樣,並不是故障。我還是期待可以在選擇【行車記錄器】的畫面時,仍然保持有【測速照相機提醒】與【速限提醒】的功能,甚至是可以在【設定】中有這種選項可做選擇,希望Mio以後更新韌體版本可以提供這樣的選項。
問題2: 高架道路下面也有平面道路時,它無法判定我在高架道路上面或下面。我在Mio MiVue Drive 60的使用經驗所看到的問題當中,這個問題算是頭號最讓我受不了的。我在國道10號仁武交流道從平面道路上高架往東行駛,Mio MiVue Drive 60會一直顯示我還在平面道路上,代表車輛【目前所在位置】的三角形一直在平面道路上移動,它就一直在修正我的路線動向,不知道為何都不會嘗試修正我的路線動向到高架道路上來,修來修去看起來很愚蠢,偶而有時候會在我開了大約一公里就把我修正到高架道路上,比較常見的情形是,一直要到7公里以後燕巢交流道前的高架下面沒有平面道路了,它才會把我修正到高架道路上(請看照片1)。這個問題是不是很誇張? 它就是Mio MiVue Drive 60的特性,它搞不清楚我在高架上還是平面道路上。
以下照片1,我已經上到高架道路數公里了(此時速度78),它還認為我在平面道路上(限速60)

相反的,當我在國道10號往西行駛,在仁武交流道從高架道路上進入匝道下到平面道路上,Mio MiVue Drive 60會一直以為我還在國道10號上。我下到平面道路立即遇到路口停等紅燈,速度為零,它也不會拿我的速度判斷我是不是離開高速公路了,或許它是認為我在高速公路上塞車,或者它根本就沒有程式邏輯去判斷我的正確位置。我沿著國道10號下面的平面道路繼續行駛,開了200公尺就有一個測速照相機,它就沒有提醒我【前有測速照相】,因為它還認為我在高架道路上行駛。一直開了2公里,等到我左轉到183號道路遠離高速公路,它才知道我在平面道路上(請看照片2)。這種平面或高架道路搞不清楚的狀況下,它的速限提醒、照相機提醒就不準確了,因為路線位置判斷錯誤而沒有發出應有的提醒,或不該提醒的卻發出無謂的提醒,這樣並不符合使用者的期待。
以下照片2,我已經下到平面道路上而且都開了2公里停等紅燈(速度0),它還認為我在高架道路上(國道10號,4.7K,限速80)

仁武是我熟悉的路段也就算了,若是有一天我開車去台北,那裡的高架道路很多,可以想見Mio MiVue Drive 60也是會如同上述的狀況,搞不清楚我在平面或高架道路上,必然會給我錯誤的警告,嚴重的話甚至可能誤導我因而發生事端,這將會是很可怕的事。
一台導航機判斷平面或高架道路上會很難嗎? 我從行車紀錄器所錄到的檔案看得到Mio MiVue Drive 60明明都有紀錄我的海拔【高度】,而且精確度還能夠達到0.1公尺。不用說0.1公尺啦,只要1公尺的精密度都已經足夠分辨是在平面上或者高架道路上了,兩個高度起碼相差5公尺,怎麼會分辨不出我在平面道路還是高架道路上呢? 如照片3所示,我在仁武交流道平面道路上,GPS的海拔【高度】數值是28.2 m (m=公尺),照片4顯示我上了匝道在高架道路上【高度】是45.1 m。
以下照片3,我在平面道路上【高度】顯示28.2 m

以下照片4,我到了高架道路上【高度】顯示45.1 m

高架橋上與橋下相差17公尺,數字是有點太大了,但是如果單位m是錯的,而是ft (英呎) 的話,17英呎大約是5公尺,那就應該合理正確了。所以,我推斷Mio MiVue Drive 60 螢幕上的 m 應該是 ft的誤植,或者說行車紀錄檔案所顯示的高度數字應該先乘過0.3048單位換算後再顯示出來才是正確的高度數值。無論是17公尺或英呎,既然這台機器有取得高度數值,數字大到已經足夠分辨高度差異,為何它還無法判定我在高架橋上或橋下呢? 我覺得Mio MiVue Drive 60的程式工程師寫程式的能力也太差了吧! 根本就不懂得要抓高度數據來做判斷。
我向Mio客服信箱反映這個問題,得到的回答很制式化,感覺好像是敷衍:
【感謝您的來信,已幫您詢問相關單位回覆如下:
1.MiVue Manager上面的高度單位m是公尺
2.高度是以海平面以上GPS定位座標運算出的數值
3.橋上與橋下相差17公尺,為商用導航GPS誤差值大約在5-10公尺
若有其他問題,您也可以撥打 03-3188168 由客服人員為您服務,謝謝。】
看到這個回覆讓我覺得很傻眼,Mio 的客服怎麼會這麼不懂客戶的訴求重點? 只告訴我「商用導航GPS誤差值大約在5-10公尺」,然後呢? 然後就沒事了嗎? 我是在表達有 GPS【高度】的數據可以用,而且橋上與橋下的高度差足夠大到可以鑑別,應該拿來判斷我的位置是在橋上或橋下,而不是搞不清楚我已經開上高架橋了,還繼續顯示我在橋下的平面道路,一直不斷在修正我的平面動線位置,卻不懂得把我修正到高架橋上。Mio 的客服應該去向公司反映此事,看怎麼改善機器內的邏輯運算程式,通知客戶預計何時可以有更新的韌體版本,讓客戶已經買到的Mio MiVue Drive 60可以改善路線不準確的問題,而不是只告訴我GPS誤差5-10公尺而已。
要講誤差,我舉個例子來說吧,如果你買個誤差還蠻大的體重計,最重可以測量100公斤,最大誤差3公斤,讀數的精密度0.1公斤。現在你站上體重計看到讀數是50.3公斤,再給你多拿一對啞鈴,讀數變成54.8公斤,我還是可以知道這對啞鈴大約是4.5公斤左右,這雖然不是很精密的數據,卻是足夠可以參考的數據。而不是告訴我說體重計誤差3公斤,然後呢? 然後這個相差值4.5公斤就是垃圾數據了嗎? 那如果是垃圾數據,你顯示它出來有什麼意義? Mio 的客服告訴我GPS誤差5-10公尺,那麼橋上與橋下的高度相差值17公尺,扣掉誤差10公尺後還有7公尺,難道就不能拿去修正機器的判斷錯誤嗎?光知道GPS誤差5-10公尺有什麼用呢? 應該要設法做出該有的準確度,能夠分辨出導航機是在高架道路上面還是在下面啊!
我的期待:GPS雖然有誤差,海拔【高度】是很有用而且應該要善加利用的數據,可以用來判斷車輛位置是在高架道路上還是在平面道路上。希望Mio早日有更新的韌體可以讓客戶的Mio MiVue Drive 60能夠顯示出正確的道路動向,不要再搞不清楚行駛在平面道路上或高架道路上了。
問題3: 它的邏輯判斷順序錯誤,還沒確認我的動向前,會先發出速限提醒警告。我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外線車道沒有要下匝道,它會預設立場認為我要下匝道。行駛到匝道口時,代表車輛【目前所在位置】的三角形就進入匝道,實際上我的車輛並沒有進入匝道。雖然大家都知道這與GPS的誤差有關,可是Mio MiVue Drive 60程式的邏輯判斷能力是很有問題的,在沒有邏輯判斷的狀況下,它就先【提醒】我【請降慢車速】,然後過了幾秒發現我不在匝道上才又修正我回主線道來。錯誤的【提醒】非常惱人,只要道路是筆直的或有點偏向左彎曲的匝道口,它都會認定我會下匝道。只有在道路是偏向往右彎曲的匝道口,它才會認為我不下匝道。可是在後面這種情形下,我若真的已經下匝道了,它還是認為我繼續行駛在主線道上,直到我有開進一個大轉彎它才知道要把我修正到平面道路來,這點我在問題2有提過。 這樣邏輯判斷的錯誤導致錯誤惱人的【提醒】真的很煩,這樣的【速限提醒】形同垃圾,我不得不把【速限提醒】關閉,耳根清靜一些。
我的期待:GPS雖然定位會有誤差,我認為它程式應該要有邏輯判斷的能力,順序要弄對,應該要先做正確的判斷車輛是不是真的進入匝道才發出速限提醒,慢個幾秒鐘不要緊,而不是不經判斷就亂發【速限提醒】。希望Mio早日能夠更新韌體,可以正確的判斷車輛是真的進入匝道,然後才發出速限提醒,改善目前在匝道口就亂發錯誤惱人的【速限提醒】的問題。
問題4: 記憶卡64GB格式化得到58.2GB,卻只使用42.2GB,預留15.9GB浪費掉了。我的理解是,42.2GB用來做【循環錄影】,而15.9GB預留的容量是要給【拍照】與【事件】使用。但是,也預留太多了吧! 一個3分鐘的檔案占用0.325GB,預留個1GB就足夠錄製3個3分鐘的檔案綽綽有餘,哪來那麼多【事件】需要用到15.9GB呢? 預留15.9GB等於占用掉27.3%的容量,真的是太浪費了。把這15.9GB拿來做【循環錄影】,又可以增加2.5小時的錄影時間。
我的期待:記憶卡不要預留太多容量,預留15.9GB太浪費了! 希望可以預留少一點,例如1GB就好,若是 Mio可以設計選項,由使用者自己選擇預留容量就更好,希望可以改善預留容量的問題。
問題5: 過去一個月內查看檔案發現有三次行車紀錄器沒有錄製檔案。
在我開始使用Mio MiVue Drive 60僅十天後,發現它在3/12我外出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竟然沒有錄影,這是那天回家後才發現的。那天要是途中真的有發生什麼事故需要回播看影片,就沒有錄影紀錄檔案可以回播了。向Mio客服反映此問題,也附上了停止錄影前最後的NMEA檔案,請客服幫我診斷問題。結果,客服說他們也沒辦法開啟那個檔案,建議我把記憶卡重新格式化。聽了之後覺得客服沒什麼用,我難道沒有格式化過嗎? 後來我又再次把記憶卡格式化,結果呢,至今已經被我發現已經發生過(至少)三次行車紀錄器沒錄影的情形了。【沒錄影】不是漏掉一個檔案沒錄到,而是整個行程(像是剛才提到的例子是一個多小時)都沒有錄影。客服還告訴我,可以看螢幕上的小紅點確認有在錄影。拜託! 我還需要開車時去注意這種事情! 太令人失望了吧! 我也不能要求送修,因為它又不是隨時都不會錄影,真的送修的話,Mio維修人員必定會回覆我說機器是好的啊! 他們不太可能真的拿我的機子在道路上用個十天等待【不錄影】的問題發生。
以下剪貼圖片顯示行車紀錄器(一個月內我發現第三次發生)在03/27 07:02:38之後沒錄製檔案,Mio客服沒辦法開啟這種【不錄影】前殘留的NMEA檔案做診斷。

我的期待:行車紀錄器【不錄影】真的是極為嚴重的問題,三月份一個月內就發現三次,只能說Mio MiVue Drive 60不太穩定。期待Mio生產的產品要力求品質可靠,要有能力診斷哪裡有問題造成【不錄影】的情形發生,要積極設法預防這種事再發生。
問題6: Mio 官方網站所提供的 MiVue Manager 回播影片的軟體缺少聲音解碼程式。下載這個軟體安裝到電腦後,開啟行車紀錄檔案才發現沒有聲音,客服說我的【電腦沒支援AVI或MOV檔,可在網路上搜尋安裝免費軟體K-lite或終極解碼器】。後來我下載了K-lite Codec Pack 解決問題了,不過我還是認為Mio提供MiVue Manager給用戶應該把事情做完整,不要做這種半吊子的,難道不能在MiVue Manager裡面就崁入聲音解碼器嗎? 還要要求用戶另外到不知名的其他網站去搜尋必要的解碼器,增加用戶的麻煩與下載到病毒的風險。
我的期待:希望Mio要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提供的韌體或軟體要方便且完整,必要的元素應該在提供的軟體中就整合齊全。
問題7: MiVue Manager有時候會損毀行車紀錄器錄製的檔案。例如3/28的檔案在使用MiVue Manager回播看影片,不知什麼原因竟然就看不到這些檔案了,從【檔案管理員】檢視檔案,發現這些不能再開啟的檔案的【大小】都變成0KB,等於檔案都損毀了。用任何方式都無法再打開。我看MiVue Manager這個軟體寫得還有缺陷,需要再檢討改進。
以下擷圖顯示行車紀錄器錄製的檔案,在使用過MiVue Manager後(如照片3與4)已經損毀變成0KB。

我的期待:希望Mio要把軟體的品質做好,軟體缺陷需要儘快檢討改進。
問題8: 【聲控】失敗率太高了,我講什麼它常常無法辨識,大多數要放棄聲控。我嘗試使用【聲控】給定目的地,以道路交叉路口為例,我想導航到台南科學園區 Park17,它聽得懂[台南市南科三路],卻聽不懂[南科南路],怎麼說都沒有用,只能放棄。嘗試【聲控】尋找其他路名,成功率也不高,我對 Mio MiVue Drive 60 的【聲控】評價是不及格。
除了最後兩個問題之外,其他問題都已經有在Mio客服信箱或在電話中向客服人員反映過,有些問題客服說會向公司反映,然後就不了了之了。我的態度是機器買了就買了,本來就不會期待買到完美無缺的東西,雖然有些問題,若能在日後韌體更新時能獲得解決也是很好的。可是幾次的提問之後,客服只是提供一些粗淺的訊息,工程技術方面懂得並不多,對我的抱怨頂多就是說會向公司反映,有點像是只做表面的服務。我想再繼續經由Mio網站的客服,要期待問題根本的解決好像不太可能。
現在免費的看地圖與衛星導航軟體很多,客戶願意花$6990元買一台Mio MiVue Drive 60行車紀錄導航機(不含後鏡頭與胎壓偵測)的原因,無非就是想能夠得到比免費的導航有更好的品質與更好的服務。誠如上述的問題在我的預期以外發生了,這是對客戶的傷害,有愧於官方網頁上所聲稱的【Mio GPS衛星導航專家】的招牌。如果重要的問題沒有被認真積極解決,那就不如使用免費導航軟體,還比較不會覺得心痛。
寫這篇分享,除了提供讀者購買前的參考外,也希望Mio團隊人員若有看到,拜託你們積極一點認真思考這些問題能不能在韌體軟體更新時做些改善。能夠真的落實【Mio致力於GPS衛星導航系統的卓越技術能力】。看能不能積極改進程式韌體與軟體,早日通知使用者做更新,若能這樣,相信Mio還是可以大有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