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魚骨頭 wrote:
也就是說,如果 GPS 廠商推出相關軟體,我們也可以在出門前使用類似情形加速定位嚕。
抱歉,沒說清楚,怕有些朋友會被搞混了...
1. 可以預先下載GPS資料的,目前只適用於A-GPS的硬體與技術,一般非A-GPS的衛星定位接收器,還是要拿到室外等個幾分鐘,讓他自己收集資料直到完成定位。
2. A-GPS的資訊,以hw6515為例,於每次下載後,可以維持兩天的有效期。兩天當中,衛星的變量還不至於影響太多的精度,所以該資料在48小時內尚稱有效。可不是下載一次只讓你用一趟旅程喔,千萬別弄混了。
3. 當無法下載最新GPS檔案時,A-GPS的定位能力,依然如同一般的GPS接收器,等個幾分鐘後,一樣可以抓到衛星資料完成定位。
4. 對於一般PDA使用者而言,每兩天讓PDA同步一次不是什麼難事,就在同步當時,順便把GPS檔案抓下來,就可以讓你的A-GPS隨時保持在最佳、最精準的狀態。
這裡的一段文字提到一般GPS定位的做動情形:原文出處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GPS
The data stream is broadcast at a very slow rate of 50 bits per second. It often takes several minutes for a conventional GPS receiver to download the required data from the satellites before computing its own location. This is why Assisted GPS was developed
大概的意思是說:
一般傳統GPS的限制
衛星的資料串流是以很慢的速度在傳送(約為每秒50bits, 等於0.05kbps),對一般傳統的GPS接受器而言,在完成定位計算出正確位置之前,通常需要耗費幾分鐘的時間擷取所需的資料,這就是為什麼A-GPS會被研發出來的原因。
說得明白一點,A-GPS其實就是可以讓你在不用看到天空的情形下,
讓你可以透過其他管道,預先抓好衛星資料儲存備用,
當你需要開始定位導航時,就可立即開始為你工作,提供最精準的資料。
也就是說,預先為你省下一般GPS連線到衛星擷取資料的等待時間。
(這就好比拿著事先儲值好的iCash卡去7-11買東西一樣,拿著商品到櫃臺,就可以立刻結帳走人,
而不需經由「找提款機」->「提款」->「拿現金購物」->「找零錢」.... 等等這些過程。)
總結一句話,要讓衛星定位精準,下載所需的資料是絕對必要的,
不管是使用A-GPS透過網路下載資料,或者拿著GPS到室外去定位,
一樣都要花時間,就看你的選擇,決定要把時間花在哪一段。
如果真要斤斤計較,A-GPS從Internet上抓資料絕對是飛快且有效率的。
從PDA放上同步座起算,點選下載GPS資料直到完成,30秒之內絕對綽綽有餘。
而傳統的GPS呢?就是每次出門開機後起算,快則1分多鐘,慢的3-5分鐘都有可能,
如果在市區行走,遇到高樓大廈、高架道路阻擋訊號,
10幾分鐘能不能完成定位都還是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