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直覺反應是 PWM Driver 或是 穩壓 IC 的問題當然也不排除是 PCB 材質和 Layout不論是哪種我都覺得是硬體的機率比較高軟體能修的程度應該有限若只是零件問題勸集嘉就別再凹了我知道有些零件採用是政治因素但是品質不是用政治就可以解決的如果真如前位大大猜測的是為了 Cost Down那我真的無言了........第一個 Version 就 Cost Down 成這個樣子就真的太敢了......
不是, 最後一版的試作與量產的板子的電路應該都是一樣的。但因為試作通常量少, 所以與實際量產時洗電路板的流程有些微不同, 但洗出來的線路都是相同的只因為流程不同, 所以"通常"試作的板子雜訊會較少, 也遇過相反的例子, 但不多這也是常常出現試作都沒問題, 但量產時問題一堆。有時並非軟韌體RD的錯, 而是Layout時就先天不良。自己就曾深受其害, 只能東補西補或降低效能避開問題。Layout通常是RD中薪水最低的, 因為現在的程式太方便, 有時放著自動繞線都能繞出來, 導致隨便新人只要會操作軟體就能做。但布線需要的經驗跟電路常識真的很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機器就是穩, 有的就是隨機問題一堆。
saya wrote:不是, 最後一版的試...(恕刪) 同意您的看法Analog Layout 本來就是需要很多經驗而且沒搞好就會出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尤其是 Power 或是 Basdband 的 shielding 和 grounding....這也是我的慘痛經驗不過不論怎麼說在產品 PPR 的時候都應該是用量產料和量產程序做試產動作以及 reliability testing有這種問題還是一樣是整個 testing plan 不夠周延或是 PPR gate meeting 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