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ysdc wrote:
其實看到這些討論串有...(恕刪)
這個是在講不一樣的事情吧,
生產製造的允收條件, 是廠商與廠商之前的B2B
品牌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協議, 是B2C
不同的交易過程有不同的細節,
每項產品都有不良率吧,
你能夠直接把所有不良率累乘, 來當作賣出給終端消費者應接受的不良率嗎?
每項IC defect 1%
假如20顆IC合成的3c, 要完善的機率只剩下82%, 更別提塑料的射出跟成形, 不良通常會更高
事實上是, 整個panel要完全無亮點, 或者所謂6標準差無亮點, 這是一種品牌宣示的意味,
當初3隻鳥就是搞過這種行銷, 才曾經風雲一時
曾經購買的產品, HTC上好像沒有任何的條文宣告保證無亮點,
據此溯及既往是不應該的,
但是樓主在講的應該是訴求吧(未來式),
畢竟一台2萬5左右的東西, 若是真的想要有進出貨標準的要求, 也不是不合理,
3.5"~4.3"的TFT panel不會超過$30, HTC又是量大, 去年3.5"的小廠商都曾經有低於$10的售價,
內控一下管制進出貨組裝標準, 應該不算超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