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就是生育跟結婚分開,不要綁在一起,
但台灣社會還是很保守,會歧視非婚生子的人,
所以目前還是很多人會為了生小孩隨便找個對象結婚。
歐美很多國家不會有「35歲了,該為了高齡產婦!而試著跟沒有感覺的人在一起嗎?」這種問題。
因為他們國家的包容力大,女性有更多的選擇.....
2007年,美國未婚女性所生的孩子已經超過170萬,占到了女性總生育率的40%,而某些北歐國家和法國非婚生子的比例更高,甚至超過了50%。美國有個網絡組織叫作「選擇成為單身母親」(single mothers by choice),她們的會員平均35歲左右,大多具有大學以上學歷,職業有教師、律師、醫生、銀行家、企業家、護士等,其中一半的人正在考慮成為單身母親,另一半則已經成功孕育或者領養。這些單身母親中約有60%是通過捐精來懷孕的,另有20%是領養,還有20%是跟認識的人或者性夥伴在一起懷孕的,當然她們自己單獨撫養孩子。
vu84vu wrote:
「婚育脫鉤」才有辦法真正解決這類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生育跟結婚分開,不要綁在一起,
但台灣社會還是很保守,會歧視非婚生子的人,
所以目前還是很多人會為了生小孩隨便找個對象結婚。
歐美很多國家不會有「35歲了,該為了高齡產婦!而試著跟沒有感覺的人在一起嗎?」這種問題。
因為他們國家的包容力大,女性有更多的選擇.....
2007年,美國未婚女性所生的孩子已經超過170萬,占到了女性總生育率的40%,而某些北歐國家和法國非婚生子的比例更高,甚至超過了50%。美國有個網絡組織叫作「選擇成為單身母親」(single mothers by choice),她們的會員平均35歲左右,大多具有大學以上學歷,職業有教師、律師、醫生、銀行家、企業家、護士等,其中一半的人正在考慮成為單身母親,另一半則已經成功孕育或者領養。這些單身母親中約有60%是通過捐精來懷孕的,另有20%是領養,還有20%是跟認識的人或者性夥伴在一起懷孕的,當然她們自己單獨撫養孩子。
你說得真不錯
婚育脫鉤以後
男人就不用聽那些女人整天假借小孩名義要的車子房子存款
有這樣的願景
希望你可以參選民意代表
改變我們這個病態的社會
我一定投你一票
尤其在台灣強勢的女權環境下
我相信台灣男性為了擺脫那些需索無度、不合邏輯的要求
也會支持的
在台灣有些時候
很多人上了岸以後
總是愛講風涼話
像是結婚生小孩以後
就會講些“後悔死了早知道就怎樣怎樣”
就算人生可以重來
我不相信講這種話的人會選擇不結婚生子
不然怎麼不離婚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更不用提什麼自私沒給小孩完整的家
其實只要主打男性自此可以「射後不理」
還會被人感謝甚至可以拿營養費
我覺得應該會蠻受歡迎的吧
話說最近有個研發中的技術
可以使男性無性生殖未來可能不再需要女性
先不論這會不會跟基改一樣可能有著很多的隱憂
但是難道就要敲鑼打鼓的去貶低女性還有講女性無用論?
我是認為兩性不同所以相輔相成
而不是因為不同所以必須對立
雙方都替對方多想一下我相信會比雙方內心各自盤算來的容易生活
也如同我前面所提
國家社會給了我們很多資源
所以我們才會一直認為"一個人也可以過的很好"
一個人真的那麼好的話
威爾史密斯就不會那麼重視那隻叫做sam的狗
湯姆漢克也不需要wilson了
婚姻本來就是人生必須面對的課題之一
只是現在不少人整天只想給人打分數
還教別人也要打分數
一堆網頁和雜誌寫那些評量表惡意中傷男性
把兩性關係都搞壞了
結婚的講風涼話而沒結婚的講些自視甚高的話
何必呢?
其實若不能達到真正的兩性平權
婚育脫鉤其實我是很贊同的
講個小故事給大家參考
今年初我跟個女性朋友去旅行
一直被人拱說我們兩個來往那麼久了也該考慮結婚了吧
因為我們並不是男女朋友
也基於給大家留面子
我是都笑笑的帶過
有一天晚上我們喝了點酒
她跟我一直講些莫名其妙的內容
大意就是我們要交往就快交往
要結婚就快結婚
我真的一臉-->

然後她又講了一些有的沒的
我一頭霧水了很久
突然恍然大悟
原來她意思是說小孩要跟她姓
因為她妹怎樣她爸怎樣
所以在日本要我改妻姓所以小孩也是這個姓
我也只有回答說喔,是喔
如果真可婚育脫鉤不要在我身上掛那些傳統責任
我才不管那小孩要叫高橋還是低橋
婚姻制度本來老祖宗就是設計來綁住男性用的
甚至下一代跟誰姓也是
也因此這世界上大多都是妻與子隨夫姓
不管東洋西洋皆然
要是現代女人自願放棄這些來解放男性
那真是太感人了
拜託出來參選吧
---
對了
最近我在協助一個朋友離婚
他名義上的兒子是他太太前段婚姻所生
所以朋友姓A,太太姓B,兩個兒子姓C
因此我朋友倒也走的瀟灑
只是現在他名義上的老婆實質上的前妻
不放人不簽字
經常性電話還有訊息騷擾我朋友
不知道這可以算是婚育脫鉤的現實案例嗎?
還有
她三不五時就拿養的狗出來當籌碼要我朋友過去處理
我看除了婚育脫鉤
最好寵物責任也要脫鉤
再加上財產分開制
簡直完美的可以讓婚姻這種陳腐制度走入歷史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年薪千萬女CEO 5百萬凍卵赴美打造混血娃!
駱怡君「科技方法」生女 恭喜45歲當媽
"35歲了,該為了高齡產婦!而試著跟沒有感覺的人在一起嗎?"
勉強自己攀緣,只能說God bless you!
-----------------------------------------------------
林靜儀,大力向我們推動她在多次訪談中提過的概念:「婚育脫鉤」。婚育脫鉤主張,女性在生育過程中並不需要經過正式結婚這道門檻,只需自主決定是否生子;如此一來不但能夠改善少子化問題,也能夠讓更多女性勇敢決定自己想要的人生。
「法規上,已經不再規定孩子一定要有爸爸。假如一定要結婚才能生小孩,尚有數道門檻需要跨過;但是婚育脫鉤就讓女性能夠在生小孩的情況下同時追求自己的生活,倘若來自政府的支持足夠,女性也不必再為了小孩奉獻全部的人生!」她並舉例北歐國家的已婚生育現象比例相對較低,政府法規已將生育、結婚的權益分開。
「假如今天有個21歲的女生,她想要生孩子、也想要一邊唸書,那這個社會支持她嗎?」林靜儀拋出這樣的情境,「學校會幫助學生托育、給予她申請學貸以及打工補貼的機會嗎?假設我們的環境能夠提供,就可以讓人生有更多可能性。」
作為婦產科醫生的她,在診間也看遍不少成年且未婚懷孕的案例。她回想,「當我問她們要不要把孩子生出來,這些女性都不約而同看向男朋友或是父母,依照他們的反應做決定。都已經是二十歲以上的成年人了,為什麼還無法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呢?」臺灣雖然已經有蓬勃的性別平權、同志遊行運動,再回到家庭場域之後,卻仍然難逃於社會刻板印象的壓迫。林靜儀指出,「根據調查,太陽花學運參與的男女乎幾乎是一比一,且台灣女生受高等教育的比率也高。所以,真的就是所謂的『舊有框架』在逼迫男女必須尊崇社會期待。」
在社會的眼光中,找一個男性依靠、結婚、生子好像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否則就是經不起道德檢視的、不好的——林靜儀卻認為:「我們的家庭教育中漏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培養女性為自己做主、獨立的想法。女性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結婚、生子都是剛好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