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生產時找大醫院好呢?還是一般婦產科就好?

Lespaul wrote: 歐洲人大多是找助產士 他們有非常好的生產中心

問題是,台灣沒有那種生產中心
護校的助產科也幾乎消失,助產士公會裡面看到的大多是快退休的前輩
Joan wrote:
大型醫院現在都倡導母嬰同室,有的在產檯上就會讓小孩接觸母親乳房,並教導如何哺餵母奶

其實這是衛生署的母乳政策,要求大醫院要這樣做...
一般診所通常會接受奶粉廠商的廣告,所以對於哺餵母奶的衛教上,就比較馬虎了

老婆在大醫院生產後,小孩有需要喝配方奶時,護士會用餵杯,避免乳頭混淆
所以之後老婆餵母乳就比較順利

同事在小醫院生產後,小孩有需要喝配方奶時,護士都用廠商贊助的奶瓶,餵母乳就失敗了
因為小孩吸過容易吸的奶嘴之後,通常不會願意再那麼費力吸母親的奶

老實說,母嬰同室對新手父母來說,初期是很累人的
不過,餵母乳上手之後,出門不用多帶奶瓶奶粉保溫瓶,又省奶粉錢,先苦後甘是值得的啦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xlkoala wrote:
...不過,餵母乳上手之後,出門不用多帶奶瓶奶粉保溫瓶,又省奶粉錢,先苦後甘是值得的啦

的確,我們家兩個母乳寶寶,出門完全不需要考慮奶粉、奶瓶、熱水的問題,只是媽媽比較辛苦些,晚上也不需要起來沖泡奶粉 (這是身為爸爸推廣哺餵母乳的陰謀...哈哈)。兩個孩子從幾個月大到兩歲 (機票僅票面價十分之一),去過台東、日本、美國,就靠著母乳 & 揹巾,一路暢行無阻。

我們一開始也是在一個婦產科產檢 ...
那個婦產科的醫生每次產檢都說我老婆子宮收縮,要安胎,然後就要我們住進他的安胎病房(就在診所樓上) ...
問題是病房的環境不太好,房間很舊,而且在安胎的那幾天,醫生每天都來照超音波,實在會擔心這麼頻繁地照超音波會對胎兒有不良的影響 ...

重點是 ...
在那裡安胎怎麼樣都無法達到醫生出院的標準 ... 意思就是要你一直安胎下去 ...

後來我們覺得不對勁,就找個理由要轉回我家附近的醫院,那個醫生還一付不願意的樣子 ...
之後我們去幾個大醫院做產檢,每個醫生都說我老婆的狀況很好,不需要安胎 ...
而我老婆後來也順利地生產,從開始陣痛到出生只花了不到五個小時 ...

那時有位太太一也在那個婦產科安胎,她是乖乖地聽醫生的話在那裡安胎,從懷孕五六個月住到生產,重點是最後因為孕婦的狀況不好,所以剖腹生產,我們就很好奇,那這樣安胎是安到哪一國去了?

此外,不一定要找名醫,因為名醫通常很忙,要生的時候根本趕不過來。我同事的太太是護士,她就不選醫院裡面的大牌,反而選擇另一個年輕、可以隨時到的醫生 ...

給你做個參考

PS: 餵母乳真的很方便,只是做先生的要多關心太太一點,因為餵母乳的媽媽真的很累。

我的建議是盡量選擇自己信任的醫師,最好產檢都在同一家,這樣病歷才能夠完整的記載,
我想..如果在前幾次的產檢中已經發現小朋友的胎位不正(醫師一定會跟你說:這是初期等到懷孕中期寶寶依然還是會有機會頭下腳上,請你繼續產檢追蹤)這樣的情況下,當然是要持續產檢,但生產的時候最好是選擇大醫院,降低風險。綜合來說:
選擇大醫院的考量如下:
1.胎位不正
2.媽媽本身是高齡產婦
3.媽媽本身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患者或妊娠糖尿病
4.家族中有特殊病史或遺傳史
希望一切都順順利利拉
其實健保給付自然生產的費用很低,風險又大,診所醫生最喜歡產婦到診所產前檢查,然後到大醫院生產,但大醫院會覺得很虧,所以一般拒絕,結果大醫院人滿為患,產檢品質很差.
我老婆是在新光醫院產檢,預產期前兩週的週六上午才作完產檢,下午破水,到新光醫院由住院醫院一看,說找不到頭,才知胎位不正(當天早上產檢主治醫生沒發現!),然後一直打安胎針,等到第二天早上主治醫生睡飽上班後,才進行剖腹.
所以生產就是,正常生到那裏都可以,我這輩六個小孩子都是住產士接的生,但不正常到那裏風險都很高,小診所有器材不足,大醫院有醫生沒空的問題.
其實有很多爸爸們(從發言看起來爸爸比較多...)
都說到很重要的一點,
就是「找個值得信賴的醫生很重要」。

不一定要名醫,只要信賴的醫生就很棒了,
像席若從懷孕到生完小孩這期間,
總共看過一間診所二所醫院,
為的是子宮多出了一顆子宮肌瘤~

坦白說,真的是上醫院做產檢會比較詳細而且週全,
至少baby一生下來若有什麼狀況的話可以馬上處理…
還有,剖腹生產及自然生產各有利弊,
無痛分娩也有相當的風險,
請先做過資料查詢再發言吧。

不過各位拔拔都知道餵母乳很辛苦,
可別忘記媽媽也要攝取足夠的營養與休息,
這樣才會有營養的奶水可以餵baby~

by 餵母奶不知不覺己經九個月的席若
老話一句 不怕一萬 只怕萬一 生產時的意外狀況機率不高
但大醫院急診還是常有從婦產科診所轉送的新生兒
現代人孩子少 大醫院婦產科人也不見得會很多人
當然是大醫院好,如果有什麼意外的話,至少有一院會處理
不然小醫院都無法求償的,我是說萬一
台灣
小弟為某醫學中心婦產科醫師
我想我可以客觀的回答這些問題給大家參考
希望可以給各位幫助

1.大小醫院各有好壞
大醫院的好處小醫院的壞處樓上各位大大大概說的差不多了
小弟就不再多說
大醫院的壞處----- 1. 有時候會沒床
2. 大教授晚上不一定會來接生
小醫院的好處----- 1.幾乎一定都是單人房
2.大多是主治醫師接生
當然諸多優缺的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完的,以上只是簡單陳述

2.水中生產
其實生產是很自然的事
古時候沒有婦產科女人也是照樣在生產
只是我門有時候會看到古裝連續劇中皇后難產而死之類的鏡頭
在現代醫學中這幾乎是不會發生的

所以當然水中生產是可行的
只是問題在於mortality rate
也就是出事的機率以及出事之後有沒有處裡的能力以及責任歸屬問題
1%跟2%看起來都很低,但實際上這兩個是100%的差距
只能說現代醫學降低了出事的機率以及至少出事了有人負責

最後的建議,選擇在個人
在哪邊生都可以,要選好的小醫院,好好打聽
20週花點小錢去醫學中心做個高層次超音波
超音波不是萬能,但至少可以讓你比較安心

小小意見僅供參考
我想還是自己掏腰包比較保險吧.

以現在的健保制度下, 感覺很多行為都是草菅人命.

當然現在生產的危險性很低,
但是如果有萬一的話, 嘿嘿嘿....你就準備照顧小孩照顧一輩子吧.
所以如果要我推薦的話, 我還是建議大醫院比較保險.

如果不是那麼在意危險性, 想多花一點錢買一些回饋的話,
一般有坐月子中心的婦產科就可以了.

這裡我說的大醫院就是醫學中心.
市立醫院被稱作" 小醫院", 很多科的醫師其實都不在現場.
有個萬一的話, 有沒有小兒科在場, 有沒有新生兒 ICU 就差很多了.
(絕對不是把內科 ICU 濫竽充數就當作新生兒 ICU,
就好比神經外科的 ICU 絕對不是內科 ICU 加裝設備以後就可以拿來當神經外科用的,
沒床還是得乖乖轉到其他縣市去).

台灣的健保, 只能說現在恐怕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服務.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