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也是從高中之後,就上臺北唸書跟生活,不過家裡是在桃園啦,
雖然離家真的不遠,但是跟父母就不是很親~另一個故事,所以也很少回家,
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打工跟社團佔去大部分的時間。
之後也都在臺北市工作,即使如此還是很少回家,但是看到小孩子跟父母的感情很好,
或者是同事、朋友間談到跟父母親的感情是很深厚的時候,都覺得很羨慕,
可是自己就是做不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直到兩年前,已經不在臺灣討生活了、回個臺灣必須要搭上十個小時的飛機,這還不算上前後的交通跟等候的時間;今年回去的時候,看著父母年邁的背影,真的覺得親子關係真的很重要、更讓我羨慕親子關係很好的家庭,畢竟這種景象真的很難在我原生家庭中感受到。

重點要說的就是,請珍惜與家人的那種親密關係,有時候想到家人的時候,其實打個電話也不錯;
雖然我真的沒有什麼資格這麼說以上的話,只因原生家庭給我的就是我必須要獨立、也無法依靠誰,這樣。
畢竟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背景跟個性,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所以真的不用在太在意別人的感觀、更不要讓自己的情緒被牽著走,珍惜現有的唄。

chloefish wrote:
高中畢業後考上台北市...(恕刪)
我從小在臺北市出生,三歲之前分別在臺東縣奶奶家和高雄媽媽家及保母家輪流生活,三歲之後才在臺南外婆家安定下來,直到15歲外出獨立租屋念書工作在臺南待到17歲北上生活,在臺北待了半年以後就到了桃園生活直到現在,我已經在桃園住了15年,也已經33歲了。從小到處寄居的生活讓我很早就出來獨立生活,跟家人從小分開的結果是沒有實際的感情,所以我覺得自己其實就是個孤兒,尤其在最照顧我的外公外婆都過世了以後,這種自己是個孤兒的感覺更加強烈了。
我已經習慣了過年過節自己在租屋處吃飯和出門工作,團聚節日對我也是沒有什麼會讓我興奮的感覺,因為家人感情本來就不融洽,有家人跟沒有家人真的沒差別,所以我已經習慣現在在北部的生活了,也把這裡當成自己的第二家鄉了,我已經不會想要回到南部找工作租屋生活,因為南部工作也是不如我的理想期待,會想要到國外發展,只是我現在沒有機會,所以往國外發展的想法很深也是去不成,就這樣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好。
奉勸樓主放寬心情不要多想了,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為了工作到處移動的假性游牧民族,不論你選擇在何處工作和生活,相信這些都不會影響到你愛家人和家鄉的決定,只要過好你自己的生活,覺得快樂和安心就好了!
渴望單純的感情,渴望真心的回應。
我的寂寞天空,有我最真實的心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