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生產時找大醫院好呢?還是一般婦產科就好?

感謝大家的意見,我和老婆再討論看看....
我還是建議你找間中大型醫院來生!最好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 醫院
並不是說小朋友會有很大的問題!而是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院!一定
會有小兒科醫師或是新生兒科醫師執班!如果緊急有事的話可以立刻處理!
一般婦產科醫師並不會處理新生兒的問題!醫院的也不會訓練!因為有小兒科醫師!
你也不要想說!有是在轉診就好了!有時候小朋友缺氧就是那幾分鐘!一輩子就毀了!
這種事情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雖然機會不是很大!但是碰到了就會很後悔!
大醫院有事時!人手比較充份!可以給媽媽和小孩較充分的照護!
不然你覺得!如果在小診所生!小孩有問題!醫師只有一位!到底要救寶寶,把你老婆
留在產台上!還是處理你老婆!先不管你寶寶!
歐洲人大多是找助產士
他們有非常好的生產中心
那套水中生產在歐洲蠻紅的
為何不去醫院?
因為醫院生產危險性反而高
這是數據說的
有本書叫還我健康
裡頭有非常詳盡精彩的說明

基本上
將孕婦當病人
身上連一大堆管子跟機器連在一起
婦女就會緊張對臨盆會有很大影響
所以他們才會發明各種放鬆的生產方式
他們發現最佳生產方式是利用地心引力
就像動物一樣
統計數據顯示醫院生產比起助產士制度還危險
與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不好意思 離題請問一下
有人在國外生產的經驗??
比方說 溫哥華~
因為一般聽說在國外醫院自然生
沒太大問題第二天就叫你回家了
沒有做月子的問題....
還有自然生,在縫合下面的時候
會有所不同嗎?

ASKA6011 wrote:
kitty&wally wrote:
我曾經在大醫院急診室...(恕刪)

建議不要剖腹生產,第一媽媽會元氣大傷,第二小BB會比較沒有抵抗力;如果不怕副作用,倒是可以嘗試無痛分娩(也是不建議,媽媽傷口、身體會恢復的很慢)。


該剖腹產就剖腹產, 第一胎剖腹第二胎還是剖腹比較安全
小寶寶比較沒抵抗力, 這點沒什麼根據, 請不要用自己的經驗, 看有沒有論文再說....
頂多有些小孩有TTNB(暫時性新生兒呼吸急促), 而且很快就恢復.....

Lespaul wrote:
歐洲人大多是找助產士...(恕刪)


請問有什麼數據說醫院生產比較危險?
可不可以讓我們看一下!很有興趣!
談到這個問題,也想將我生產的經驗與您分享,我生兩胎,兩胎都是在大醫院(台南奇美醫院),為何選擇大型醫院不外乎以下幾點考量:

1.在大醫院裡生產,小孩出來後會有小兒科會診,聽力、活動力、心跳等等項目,出院還會再做一次超音波檢查,當然有些項目必需您自費。
2.生產過程其實是有危險的(雖然大多數的人會平安生產),但只怕萬一,如果產婦有大出血或危急,大型醫院應變的能力會比診所強。
3.大型醫院現在都倡導母嬰同室,有的在產檯上就會讓小孩接觸母親乳房,並教導如何哺餵母奶。

因為以上這些考量,讓我可以忽略大醫院的缺點以及不便,像產檢會等較久,硬體設備也不如一些私人診所(ps.有些私人診所的病房很舒適,超音波設備也很新)

但是!!我生產時也遇到很驚險的事...

第一胎:
生產陣痛開始時,會先安排到待產室去等子宮頸開到4指,才會推進產房。第一胎沒經驗,只覺得很痛很痛有很強烈的下墜感,進產房時還沒看到我的醫師,護士居然說: "醫師還沒來忍著不要用力!?" 媽呀~這真的是不可能的事啊~能忍住不生的話為何還會有人在會在計程車上生產?不知是護士還是誰幫我切了會陰,小孩就出來了~~呼~這時,我的醫師來了...超沒安全感的....

第二胎:
有了之前的經驗,我在待產室時,就一直要求護士趕快請醫生來,很怕像第一胎一樣,醫師還沒來就生了。推進產房時,我一邊忍著陣痛還一邊張望著看醫師進來沒...結果還是沒有,當時我快急壞了 終於,他來了,還在洗手消毒時,胎頭出來了~他趕忙跑過來接住...這次是連會陰都來不及切...信任感及安全感再次破滅....

之後跟朋友討論,她是在私人診所生產,醫師是隨傳隨到,不像大型醫院是到了緊要關頭才露臉。
談到這兒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會陰『有切開』與『沒切開』產婦感受有何差別?
『有切開』傷口感覺較長,也較痛。可能為保險起見會切較長吧?不然切太短,胎頭太大又裂開就不如不切了。
『沒切開』傷口感覺是分散的,痛感也是分散的。
到底切好還是不切好?本人有幸兩種都試過,告訴大家.....都一樣啦~~一樣痛啊!
反正之後乳房漲奶也痛、子宮收縮更痛,我覺得沒什麼差別喔~

所以,看您是以什麼條件來選擇合適的醫院或診所,希望您能有個健康寶寶、母子or母女均安~








國外的習慣跟台灣是差別很大的,
在台灣一進醫院待產可能馬上就幫妳打個點滴,
為的就是預防臨時發生狀況時,一時找不到血管,
推藥比較方便

在台灣,沒人用那套水中生產,也沒有人是坐著生的,
大家都是躺在產檯上,然後要用盡吃奶的力氣生小孩,
也不管怎樣,會陰就直接剪一刀,為的是怕萬一撕裂之後,很難修補.

所以說實在的,我覺得在台灣剖腹產還是好多了,
只是一開始前兩天,媽媽會真的很虛弱,
也沒什麼奶水,會比較挫折一點.
自然產也會有人沒什麼奶水,
胸部大的經常會沒什麼奶水,乳腺都被脂肪擋住了,
不是很容易分泌.

可以自然生就自然生,該剖腹產就剖腹產,
母子平安是最要緊的.
有奶水的就餵,沒有奶水的也不必太堅持,
小孩子能夠吃得飽,可以安心的睡覺,
媽媽能夠輕鬆一點,開心一點,
才有辦法照顧小baby.

大醫院讓人覺得最辛苦的就是
掛號跟看診都要花很久的時間,

如果可以的話,找有距離不要太遠的有小兒科的中型醫院,
雖然第一胎的產程不是很快,
常常從開始陣痛後24小時內生的出來就算順的了,
以前有碰過兩三天才生出來的...

找病人不是那麼多的醫生來產檢,
總比找了名醫因為掛號人數太多經常只有被分配到5分鐘的時間,
看超音波只會告訴你--小朋友一切都很正常來得好,
會慢慢的看,仔細的檢查,全身上下都看到了之後,
再細細的解釋,
參加一些媽媽教室,拿點藥廠送的小禮物,
對於迎接新生命心裡有點準備,但也不用想得太困難.
一回生兩回熟,婆婆媽媽的話聽聽就好,
不用太堅持一定得如何怎樣才叫做養小孩帶小孩,
各家的小孩都是不同的教養中長大,
也沒有哪一家的教養方法就一定特別好或完全沒問題.

可以的話,就先買新生兒保險或胎兒保險,
這是凡事都要有點最壞的打算,
母子平安,事事順利是最好不過,
如果有一些不順,也是人生中的考驗

Joan wrote:

但是!!我生產時也遇到很驚險的事...

第一胎:
生產陣痛開始時,會先安排到待產室去等子宮頸開到4指,才會推進產房。第一胎沒經驗,只覺得很痛很痛有很強烈的下墜感,進產房時還沒看到我的醫師,護士居然說: "醫師還沒來忍著不要用力!?" 媽呀~這真的是不可能的事啊~能忍住不生的話為何還會有人在會在計程車上生產?不知是護士還是誰幫我切了會陰,小孩就出來了~~呼~這時,我的醫師來了...超沒安全感的....

第二胎:
有了之前的經驗,我在待產室時,就一直要求護士趕快請醫生來,很怕像第一胎一樣,醫師還沒來就生了。推進產房時,我一邊忍著陣痛還一邊張望著看醫師進來沒...結果還是沒有,當時我快急壞了 終於,他來了,還在洗手消毒時,胎頭出來了~他趕忙跑過來接住...這次是連會陰都來不及切...信任感及安全感再次破滅....




我覺得第一胎這樣子也還好, 這事在產房很常見, 而且一直等醫生來對小寶寶反而比較危險
第二胎的事也還是很常見, 其實重點是母子(女)平安最重要...其他什麼都好......
沒有任何可執行之意見可供您參考.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