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在當下即時行樂當然是必要的,只是每個人對此的定義不一樣。
現在很熱衷細胞治療,但不是醫美;雖然早已所謂 "財務自由",但還是每天戰戰兢兢打工,
要多存點錢以備30年後換人工器官,腦子要保護好,腦子沒得換,記憶以後雖有機會備份,
但每個人的個性,脾氣跟特質應該都比較難備份;冷凍等未來世界,冷凍也是一筆大費用。
AI&半導體肯定會繼續蓬勃發展,機器人的紀元才剛開始,現在不認真賺錢存錢,
就算SpaceX說去一趟火星只要50萬美金,但這是one way ticket,來回票至少要80萬吧。
所以反推算1億美金移民火星只能一個人去,還要當最底層,好慘。1B可能可以當個中產?
這樣的財富階級想到就恐怖,看來全世界能把火星移民當第二家園,應該也就幾萬個?
就算能讓小孩子移民火星,應該也只是最底層,看來要去學習機器人取代不了的服務行業,
高階醫療?深層復健?專業管家?或是在地球收租?維持火星開銷?
題外話,如果移民火星,美金也不會有現在貨幣地位,難怪"虛擬"貨幣的地位越來越"實在"了
地球如果核戰,火星應該沒事吧?
以後決定要不要在地球發起核戰爭的幾個人,可能就坐在火星喝咖啡思考這個問題,哈...
merci1319 wrote:
今年40多歲三年前結...(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