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焦糖觀點] 環保戰爭?! 高油價時代的高級車行銷策略

原文網址

伴隨著屢破新高的國際原油價格、越來越令人肉痛的油錢開支,養一輛車如今成了件奢侈的事。以一輛1,800c.c.的國產中型房車,一年開個一、二萬公里的平均水準而言,光油錢開銷恐怕便要花去一個普通上班族一個月的薪水,猛踏油門一嚐車身如箭離弦的刺激感也成了偶一為之的休閒活動。

在這高油價的時代,車輛的油耗已成為人們主要考量的性能指標之一。不少人的車越換越小,小車「省油」的「輕食主義」是最令他們傾心的一點。除了小車以外,甚至是過往對於油耗沒那麼斤斤計較的中、大型房車,也吹起一股省油熱潮。例如Hyundai Tucson便以省油為主要賣點,在市場上獲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最近猛打「柴油」牌的Ford,其新款的主管級房車Ford Mondeo,銷售量中的90%都是屬於柴油車款,在由汽油動力主導的該級距中異軍突起。

這股「省油」風潮,還能不能更上一層樓,吹向更高級的進口車市場?

從理性判斷,似乎是不行的。對於那些原本就屬於「只可遠觀,不可褻玩」、排氣量動輒超過3,000 c.c的高檔進口房車,除了購車便要一筆天文數字,養車的錢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對於那些買得起高檔進口房車的「好野人」來說,養車花費的油錢相較於他們的收入而言,恐怕只是零頭。相對於一般民眾,他們開「省油車」的經濟動機已然小上許多。畢竟,如果真的會在乎油錢,就不會開大車啦!

如此看來,那些會走進富麗堂皇的高檔車展示間詢價的富豪,並不怎麼會去注意加油站外標示的油價,他們就是願意且能夠花大錢,讓車子享受喝油如喝水的快感;對於他們來說,省錢並非是個夠有吸引力的賣點。然而,在這塊市場中,不論是柴油車或是油電混合車,卻都賣得嚇嚇叫。在台灣銷售柴油車款最力的高級車品牌BMW,在2007年賣出了逾千輛柴油車。而從2006年便已導入的油電混合動力車款的LEXUS,更有著優異的表現。其油電車款 RX400h雖然價格較純汽油動力車款RX350高出了15%,達到258萬元。但其銷量卻占了超過RX休旅車系列的三分之一。

難道,那些有錢人其實很在意油價?還是其中另有隱情?到底是什麼能吸引這群揮金如土富豪的目光?

首先,在探討背後的原因之前,必須明白他們的想法跟一般人是大不相同的。對這群對金錢較不敏感的客群而言,將省油、省錢的經濟利益作為理性訴求,是無法抓住他們的心的。平心而論,就「購買高檔進口車」這件事而言,便不是件理性的事。對於一般人而言,汽車僅僅是交通工具,但對於那些金字塔頂端的上層族群而言,汽車還多了點奢侈品的特性;一般的東西是越便宜就會有越多人要買,但奢侈品卻是物以稀為貴,越少越貴就代表會有更人搶著要買。對於那些富豪,一輛車可能是身分地位的表徵,也可能是個人品味的延伸,也可能是極致奢華的享受。他們寧可花大筆鈔票去買一輛獨一無二的車,享受注目的眼光。換句話說,他們購車時更在乎的是那不切實際的「感覺」、「氣氛」,而非天天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打轉的市井小民,總得在現實與理想中找出平衡點;去談要花多少油錢這個議題,只會降了格調,而這正是他們最不允許發生的事。

對於那些無法「說之以理」,告訴他們花大錢替車加油其實毫無必要的有錢人們,「動之以情」很明顯的是個更好的選項。綜觀國內高級車市場,對於這塊「高級環保車」市場耕耘最勤的當屬LEXUS與BMW。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個品牌,是如何說服他們的顧客掏出更多錢來。

受限於母廠科技,兩個品牌導入的環保車種也有所不同。BMW母廠最擅長的環保科技便是柴油引擎,因此在台總代理汎德引入了部分配備柴油引擎的車款。而LEXUS手中掌握的是由TOYOTA開發的油電混合動力,總代理和泰目前已導入3種車款。根據兩種動力的不同特性,兩家車廠的策略也略為不同。

由LEXUS LS600hL廣告的slogan:「改變世界的關鍵」可以得知,LEXUS目前在油電混合車上主打的形象是「獨特性」、「領導地位」。LEXUS是全球第一個將油電混合引擎置於高級車款的車廠,同時,由於其他高級車品牌尚未具有油電混合動力車款,因此,LEXUS將這個優勢轉化為金字塔頂端消費者在意的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心態,說服他們並非人人都有好眼光,這種車款是僅有獨具慧眼的少數人才會購買。同時,LEXUS將購買環保動力車款的消費者賦與「領導者」的標籤,強調他們擁有改變世界的領導者能力與企圖心。在行銷手段上,LEXUS藉由在上市前,邀請少數人士試駕、試乘,讓他們親身體驗這個獨特性,並給予他們「僅有少數人能體驗」的感受,再再營造出購買此車所獨具的優越感。LEXUS一切的策略都能正中金字塔頂端族群的下懷;並且,隨著分別瞄準頂級車、休旅車、中大型房車區隔的LS600h、RX400h、GS450h全部到位,在可見的未來,LEXUS油電混合車款勢必將成為其業務重心與提升品牌價值的主力戰將。

由於科技的進步,過往對柴油車吵雜、如烏賊般排放黑煙的刻板印象已不復適用,即便是在乎寧靜舒適的高級車也可使用柴油引擎。在政府開放柴油車法規後,國內市場其他高級品牌如Mercedes Benz、Audi、Land Rover均陸續導入柴油車款。因此,後發一步的BMW勢必不能如LEXUS般占有絕大的獨特性優勢,其形象操作亦相當不同。整體而言,其操作上主要是利用現有品牌的形象,並加以強化。利用柴油動力的飽滿扭力輸出的特性,配合BMW優異的操控性能與選配的空力套件,藉此來強化熱情、狂野的形象,與柴油動力剽悍的動力輸出。並且,BMW有多種車款,有基本入門款的2.0L等級的引擎也有高階的3.0L等級,兩款引擎搭配不同層級的車種,可針對不同需求的客戶提供不同的車款。而在行銷活動上,BMW選擇了了戶外動態展示,除了展現柴油動力的動力表現,也再次強化BMW所特有的冒險風格。由其柴油車款銷售比例與其他品牌的比較中也可看出,可說是後發先至。BMW雖非第一個導入柴油車款的品牌,但憑藉良好的策略與行銷活動,表現依然相當優異。


上圖左 加裝M Power空力套件BMW 335d 上圖右BMW 330d
下圖 xDrive BMW X3 2.0D 戶外展示活動


另外,這兩家車廠同時都在形象上都加入了「環保」元素。將柴油車、油電混合車與「環保」畫上了等號,標榜節能、減碳,將環保「操作」為一種流行趨勢,這正是他們的策略之一。由筆者的觀點觀之,這僅是一種沽名釣譽的行銷手段。或許上述此番話稍嫌偏激,但筆者仍然認為,「環保美名」而非真正崇尚環保,才是說服富豪們購買這些車的主要因素。

在這裡,筆者想要表達的並非「柴油引擎」、「油電混合」科技並不夠環保,或是行銷環保車是件毫無意義的事;而是「將汽車設計成更乾淨、更節能」應該是各車廠的企業使命之一,畢竟地球是每個人所共同擁有的,以能源有限、地球暖化的迫切危機作為說服顧客掏錢的行銷手段,並非真正的環保。眾所周知,這些大車只是比起其他沒用這些科技的大車還來得省油、乾淨一點,事實上他們還是消耗了很多能源、排放了大量的汙染。那些有錢的富豪似乎並不認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是將買進口車跟國產車之間的差價拿去捐贈給環保團體,能更有效的愛護地球。看看Toyota Prius (*附註1) 的銷量吧!同樣都是油電混合車,Prius在台灣的年銷量萎靡不振,RX400h卻可大賣。由此可以明瞭,在消費者在乎的各項購車考慮因素中,單單只靠「環保」就想達到說服的作用是很難的。那些「層峰人士」的享受不能少一丁點,但卻願意多掏點錢出來買更貴的車,並博取一些美譽與少一些非議,他們更在乎的似乎是「我愛環保」的美名與政治正確,而非付出更多的努力去關懷環境。若非如此,那LEXUS的Hybrid車款何需換上新的湛藍色的logo與HYBRID銘條「以資識別」,或是,「昭告天下」?


上圖左:LS600hL的藍色logo 上圖右:HYBRID識別銘條
下圖:強調環保的BMW柴油車


儘管如此,我們仍必須感謝那些掏出大錢買車的富豪們。畢竟開發這些高科技所費不貲,而汽車廠也不是在做慈善事業;要讓一般民眾也能負擔得起這樣的高科技,只好靠那些富豪們先掏出腰包,向汽車製造商證明,將「環保」因子加入產品中,是有利可圖的。簡而言之,我們還是應該讚許那些願意購買「不是很環保的環保車」的人,無論如何,他們的付出還是有些正面效果;而強求他們像筆者一樣騎單車、搭公車上、下班,似乎也不太實際。

總而言之,在高油價的時代,即便是在不食人間煙火的象牙塔頂端,也受到了影響。從行銷的角度觀之,這些行銷策略無非是「順應民意」,從消費者最在意的地方下手。同時,我們也必須明白,在這「不環保」就十惡不赦、環保儼然成為政治正確的時代,無論是油電混合車還是柴油車,甚至是其他類型的產品,「環保」對於消費者而言僅是個加值的選項,仍然要靠其他好處,商品才有足夠的吸引力。


附註1:Toyota生產的中小型油電混合車款,馬力約100匹,售價118萬,為RX400h的一半不到,但更為省油環保
2008-08-24 23:55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