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STS S2000組年度車手周翼騰,為何選擇投身GR Corolla Cup統規賽?
從後驅跑車到前驅戰場,從個人單圈王者到集體攻防戰士,一場全新的格鬥賽,正在上演。當一位在STS賽事中稱霸、駕駛後驅GR86寫下年度總冠軍的年輕車手,主動選擇走進前驅統一規格賽車的賽道時,我們知道,他不是為了輸贏,而是為了「了解自己」。
這場變化,來自於Gmotor小班主任——周翼騰。他從模擬器出身,進入真實比賽世界,一步步站上街車英雄的計時寶座,現在,則挑戰Toyota原廠舉辦的GR Corolla Cup統規賽,成為台灣賽車歷史上的一個關鍵交會點。
「統規」的意義,不只是賽車規格,而是實力的真實考驗
「這是台灣第一次有車廠出面舉辦真正的統規賽,車輛幾乎一模一樣,唯一能左右結果的,就是駕駛者本身。」對於習慣靠個人調校與改裝空間爭取成績的車手而言,統規賽無異於剝奪了熟悉的戰場;但對周翼騰來說,這卻是另一種回歸本質的訓練。
「我就是想知道——我的駕駛技術,到底在哪個水平?」
初探前驅:一場重新學習的開始
從GR86這樣的純種後驅跑車,跳到GR Corolla這類具備性能化調校的前驅四門鋼砲,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剛開始真的很不習慣,Corolla Cup開起來有點像TCR,但在輪胎還沒熱起來的時候,很容易spin,要特別注意起跑與第一圈的抓地控制。」
「你可以很快開到某個圈速,但要再推進,就需要更多功夫。」
攻防的學問:模擬器與爭先賽,兩個世界的融合
Corolla Cup不同於STS爭先賽的地方,在於每一台車性能極度接近,攻防細節也變得更加重要。這是周翼騰過往模擬器比賽經驗與真車比賽經驗的絕佳融合舞台。「在ASRL參賽時期模擬器的訓練讓我很早就習慣前幾圈的混戰情境。起跑如果在中後段,就要先活下來,觀察局勢,再等機會慢慢推進;如果是杆位,那就一定要在一兩圈內拉開距離,否則會被後面車群吞掉。」
他進一步分析攻防技巧的本質:「大家的車子幾乎一樣,關鍵就是誰能更早給油、更晚煞車,或者誰在觀察對手弱點上更細膩。」
「每次練習,我都要想辦法記錄對手的入彎節奏、出彎路線、慣性與失誤頻率,在比賽中才知道哪裡能守,哪裡能偷。」
這樣的分析模式幾乎等同模擬賽的訓練邏輯,讓他在GR Corolla Cup的比賽中,多了一層「超脫車輛」的認知優勢。
比賽,不只是會開,還要會思考輪胎
「輪胎戰術,其實會決定這場比賽最後誰能登上頒獎台。」在STS系列爭先賽中,他早就學會:輪胎管理不只是磨損控制,而是策略配置。
「Corolla Cup每場比賽提供的八條新胎使用資源有限,怎麼分配在練習、預賽與決賽,就是很大的學問。你用掉一條抓地力極佳的胎來拚練習秒數,到了決賽可能就會少那麼一點節奏。這在STS賽事學到的東西,現在剛好派上用場。」
一場12人的競技遊戲,誰能勝出?
2025年的Corolla Cup共有12位經過篩選的優秀車手參賽,而周翼騰是其中唯一一位擁有模擬+真實比賽雙重經驗背景的參賽者。「我不是最有經驗的,但我敢說我是最能把『經驗變成肌肉記憶』的一位。」
「不論模擬或真實,所有比賽都會刻在腦海裡,在關鍵攻防時刻自動跳出對應操作,這就是我最大的優勢。」
當我們問他對自己的預期,他想了一下,坦率回答:「整體評估下來,我應該有機會排在前三,目標是每一回合都站上頒獎台。」
他最警惕的對手:快之外,還有實戰老練
他點名了兩位他認為最有威脅的競爭者——江世傑與林永程。「這兩位車手不只單圈快,還有很多實際比賽的經驗。面對他們,要靠穩定性與抗壓能力,不能硬拚,得逼他們露出破綻。」
對於戰略型車手來說,能壓迫對手出錯,比自己硬攻成功,更具有「職業性」的價值。
結語:從街車英雄到統規鬥士,周翼騰持續進化
這不僅是小班主任的成長記錄,更是台灣賽車文化邁向更成熟一環的縮影。當一位以街車寫紀錄、以模擬訓練思維邏輯著稱的年輕車手,選擇脫離舒適圈、投入統規賽這場全新挑戰,他不是在炫耀自己,而是在挑戰台灣目前缺乏的競爭深度與專業態度。
我們看見他在GT3、GT4、GR86留下的數字已夠漂亮;但現在的他,更希望用「等條件」的比賽,讓成績說話。
「我就是想知道,我到底強在哪裡。也許,這場GR Corolla Cup,就是最好的答案。」
1. 小班主任周翼騰:保時捷992 GT3僅換輪胎 挑戰極限刷新麗寶紀錄!
2. Gmotor 111 Track Day推動安全比賽:路緣石不可輕踏
3. 111 Track Day速報:不跨越路緣石達成最速GT4記錄,Gmotor 小班主任周翼騰賽道攻略秘技大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