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zda全新開發的縱置後驅平台作品第二彈CX-90,於今年五月份終於正式抵台發表,並如同去年底就上市的此平台先發代表CX-60,開出越級規格切入市場,再次震撼車壇。有鑑於國內兩百萬元級距的七人座休旅車在體格上都難以與CX-90較量,這回我們決定找來豪華品牌中,尺碼較為接近且價格相對親民的Infiniti QX60及Volvo XC90,檢驗CX-90是否已具備跨入「豪門」的資格!

七人座休旅車在台灣並不算是消費者購車的主流首選,以國內常見的車型而言,車長大多落在4.7~4.8米的範圍,第三排多半以短途應急或乘坐孩童為主,普遍被大家稱作「5+2」人座。所謂「正」七人座的大型休旅車,要讓一車成人坐得舒服,又能保留適當的行李廂空間,長度通常得達到五米,軸距也得跟著拉長才有辦法。但如此一來,要在地狹人稠的都會區行駛就更不容易,客群相對小眾,選擇更是稀少。

在CX-90尚未誕生前,過去的CX-9其實已經是國內平價品牌中唯一符合正七人座休旅車標準的選項。如今改用新平台開發的CX-90更進一步將尺碼放大,儘管價格帶依然控制在兩百萬元上下的區間,但與其他同級競品的差距也再度拉開。倒是在豪華品牌中,五米左右的七人座休旅車,一路從三百萬到五、六百萬以上都有得選。當然,我們也知道有五百萬元預算的一家之主,要棄雙B來買馬自達的機會很渺茫,所以BMW X7、Mercedes-Benz GLS自然不會同場


要列出CX-90的搶客目標,同是日系出身、大排氣量設定的Infiniti QX60肯定會在名單內,這也是不少網友在CX-90試駕報導中留言提到的主要對手之一。至於Volvo XC90的起跳價雖然已經逼近三百萬大關,但其一直以來都是豪華品牌中七人座休旅車的暢銷車款,縱然已臨界改款週期,依然還是此級距的參考指標。以豪車規格打造的CX-90,究竟有沒有向上搶客的實力?相信大家跟我們一樣都很想知道!
一、編成外觀
CX-90- CX-90-1
- CX-90-2
- 1
- 2
- 3
QX60
- QX60-1
- QX60-2
- 1
- 2
- 3
XC90
- XC90-1
- XC90-2
- 1
- 2
- 3

尺碼部分,三車中以CX-90的身形最魁武,不但車長以5,100mm居冠,車寬也來到1,994mm,軸距更是長達3,120mm,同樣也是三者中最長,但1,745mm的車高則是三者中最低。從側面也可看得出CX-90以短前懸、長車頭為特徵,結合相對低矮流暢的車頂、窗框線條,營造十足的跑格形象。而QX60及XC90的輪廓就屬中規中矩的大型休旅車,QX60的車長也已突破五米來到5,047mm,軸距也有2,900mm,毫無疑問也是個大傢伙。車長最短的XC90「僅」有4,950mm,但特別的是軸距可是長達2,984mm,略勝QX60一籌,相信可為車室爭取到不少空間。
車型 | CX-90 33T AWD Premium |
QX60 風尚款 |
XC 90 Plus B5 AWD |
售價(萬元) | 203 | 268 | 295.6 |
車長(mm) | 5,100 | 5,047 | 4,950 |
車寬(mm) | 1,994 | 1,981 | 1,931 |
車高(mm) | 1,745 | 1,770 | 1,776 |
軸距(mm) | 3,120 | 2,900 | 2,984 |
二、內裝配備
- CX-90
- QX60
- XC90
用料部分可感受到Mazda有盡力向其他豪華品牌看齊,不管是中控台、門板或扶手都看得到大量皮質及軟質塑料鋪陳,若是六人座車型更會選用暖沙棕色系及麂皮材質點綴其中,質感更加出眾,基本上在兩百萬上下的區間裡難有對手。QX60因選配六人座套件而享有焦糖棕內裝色及菱格紋皮質包覆中控台,細節處理與豪華感為三車之最,但若是入門風尚款就僅配置最基本的松露黑內裝色,也沒有菱格紋的加持。XC90自入門Plus B5 AWD等級就有黑、棕、白三種主要內裝色可選,並分別搭配不同式樣的木紋飾板,Ultimate等級則是改搭金屬網紋鋁合金飾板,還另以Orrefors水晶排檔桿頭為特色,雖不像日系品牌擅長以麂皮或皮質覆蓋各處,但質感依舊到位。
CX-90
- CX-90-1
- CX-90-2
- CX-90-3
- CX-90-4
- CX-90-5
- CX-90-6
- CX-90-7

這套多媒體系統內建原廠最新開發的「Driver Personalization System」駕駛面部辨識個人化系統,透過螢幕兩旁的攝影鏡頭及紅外線偵測駕駛人臉部特徵,即可建立專屬於個人的設定檔,如座椅/後視鏡位置、空調溫度及音響等化器等,至多可記憶六組駕駛人。在設定完之後,只要一上車經由快速辨識後便能載入個人設定檔,非常方便。
QX60
- QX60-1
- QX60-2
- QX60-3
- QX60-4
- QX60-5
- QX60-6
- QX60-7

電子車內後視鏡雖然也是旗艦款才有的標配,但無論是CX-90或XC90的任何等級皆無搭載。顯現QX60的貼心之處。在第三排有乘坐乘客的情況下,有了電子車內後視鏡的輔助,照樣能掌握車輛後方視野。
XC90
- XC90-1
- XC90-2
- XC90-3
- XC90-4
- XC90-5
- XC90-6
- XC90-7

Plus等級已將附14支揚聲器的harman/kardon音響系統列為標配,但Ultimate等級標配的Bowers&Wilkins音響系統真的是讓人一聽成主顧,附設19支揚聲器搭配多媒體系統內建的各種模擬場域,音場效果在同價格帶的競品中難逢敵手。建議預算足夠且對車內音響品質有要求的車主們,直上就對了!
車型 | CX-90 33T AWD Premium |
QX60 風尚款 |
XC90 Plus B5 AWD |
數位儀錶 | 12.3吋 | 12.3吋 | 12.3吋 |
多媒體系統 | 12.3吋 | 12.3吋 | 9吋 |
音響系統 | Bose附12支揚聲器 | Bose附16支揚聲器 | harman/kardon 附14支揚聲器 |
Apple CarPlay/ Android Auto |
無線/有線 | 無線/有線 | 有線/Google系統 |
原廠導航 | 選配 | ● | ● |
恆溫空調 | 三區 | 三區 | 四區 |
手機無線充電 | ● | ● | ● |
線傳排檔 | ● | ● | ● |
全景式電動天窗 | ● | ● | ● |
雙前座電動調整 | ● | ● | ● |
雙前座電動腰靠 | ● | ● | - |
方向盤電動調整 | ● | ● | - |
駕駛座記憶功能 | 2組 | 2組 | 3組 |
雙前座通風/加熱 | ●/- | -/● | -/- |
抬頭顯示器 | ● | - | ● |
駕駛面部辨識 | ● | - | - |
三、駕駛輔助
CX-90- CX-90-1
- CX-90-2

當使用MRCC並開啟CTS後,CX-90即可執行Level 2等級的駕駛輔助。該套系統的加減速作動順暢,且也能對應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的大角度彎道。於車陣中低速跟車也少有不自然的頓挫,整體表現讓人信賴,不輸一線大廠。我們特別喜歡CX-90的抬頭顯示器於左右車道出現車輛時會主動提醒,在此狀態下變換車道,數位儀錶也會進一步跳出警示畫面並發出警告音,讓駕駛更能注意安全。
QX60
- QX60-1
- QX60-2

該系統已一鍵整合ICC及LKA,加減速過程相當細膩,不論是遇上前方有車輛匯入或在塞車時走走停停的路況,作動都屬順暢。且ICC還附加超車輔助功能,於跟車狀態欲超車時使用左側方向燈,系統即會預先加速,讓過程更加平穩順利。另外,BSI除了會閃爍指示燈及發出警告音外,最終還會主動啟動單側煞車協助導正行車方向。
XC90
- XC90-1
- XC90-2

XC90一樣能一鍵啟用具有Level 2能力的PA2或選擇傳統ACC,高速巡航時的加減速對應及轉向輔助都在水準之上,只有在極低速跟車時的減速動作稍嫌急促,但整體而言已是瑕不掩瑜。且XC90的盲點資訊系統還附加了轉向輔助,於未注意的狀況下變換車道便多了一分保障。
車型 | CX-90 33T AWD Premium |
QX60 風尚款 |
XC90 Plus B5 AWD |
全速域ACC | ● | ● | ● |
車道置中輔助 | ● | ● | ● |
車道維持輔助 | ● | ● | ● |
車道偏離警示 | ● | ● | ● |
前方碰撞預警 | ● | ● | ● |
自動煞車輔助 | ● | ● | ● |
盲點偵測警示 | ● | ●(煞車導正) | ●(轉向輔助) |
後方車側警示 | ● | ● | ● |
環景影像輔助 | ●(超廣角) | ●(物體偵測) | ● |
遠近光燈切換 | ● | ● | ● |
遠光燈自動遮蔽 | ● (附行人標記) |
- | - |
駕駛疲勞警示 | ● | - | ● |
倒車煞車輔助 | ● | - | ● |
前方橫向車流警示 | ● | - | ● |
道路偏移防止 | ● | - | ● |
路標顯示/速限警示 | - | - | ● |
對向來車閃避輔助 | - | - | ● |
後方來車防撞警示 | - | - | ● |
四、座艙空間
CX-90前座- 前座
- 調整
- 記憶
- 鞍座
- 充電
- 杯架
- 扶手
- 門板
QX60前座
- 前座
- 調整
- 記憶
- 鞍座
- 充電
- 杯架
- 置物
- 扶手
- 門板
XC90前座
- 前座
- 調整
- 記憶
- 鞍座
- 充電
- 杯架
- 扶手
- 門板
CX-90第二排
- 第二排
- 前傾/調整
- 空調
- 遮陽簾
- 扶手
- 門板
- 第二排
- 前傾/調整
- 空調
- 遮陽簾
- 扶手
- 門板
XC90第二排
- 第二排
- 調整
- 空調
- 遮陽簾
- 扶手
- 門板
CX-90第三排
- 第三排
- 杯架/出風口
- 快速前傾
- 進出
QX60第三排
- 第三排
- 杯架/出風口
- 快速前傾
- 進出
- 調整
- 椅背
XC90第三排
- 第三排
- 杯架/出風口
- 快速前傾
- 進出
- CX-90第二排
- CX-90第三排
- 第三排頭部
- QX60第二排
- QX60第三排
- 第三排頭部
- XC90第二排
- XC90第三排
- 第三排頭部
三車中以QX60最為寬敞,橫向及縱向距離最大,僅因劇院式座椅的設計讓乘坐高度略輸對手一些而已;在林恩入座後,QX60的最大膝部距離還留有23公分,也是三車之最。軸距最長的CX-90雖沒有展現壓倒性的優勢,但空間感與QX60不相上下,且座椅支撐更為出色,乘坐舒適性略勝一籌。同樣不遑多讓的XC90,入坐後的最大膝部距離還與CX-90平起平坐,突顯不俗的空間規劃能力。
而在第二排都退至最後方,再請林恩進入第三排乘坐時,三車在此狀態下的膝部空間皆所剩無幾,都需要第二排稍向前移才能爭取合適距離。其中QX60的第三排依舊於橫向空間拔得頭籌,但也因椅面長度偏短及離地高度偏低,縱然多了椅背角度可調這項功能,還是沒辦法為乘坐舒適性補回太多分數。空間感相對較小的XC90,座椅椅面與其他兩車相比顯得短而單薄,但卻留有最充分的離地高度,得以讓坐姿更符合人體工學,也幫乘坐舒適性加分不少。至於CX-90的坐姿也如QX60略帶「板凳感」,但於乘坐高度扳回一城,頭部壓迫感較低,乘坐舒適性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CX-90-1
- CX-90-2
- CX-90-3
- QX60-1
- QX60-2
- QX60-3
- XC90-1
- XC90-2
- XC90-3
CX-90
- CX-90-1
- CX-90-2
QX60
- QX60-1
- QX60-2
- XC90-1
- XC90-2
車型 | CX-90 | QX60 | XC90 |
第二排 | |||
車室寬度(肩部/肘部) | 149/155 | 150/160 | 144/155 |
車室高度 | 96 | 92 | 95 |
椅面長度 | 50 | 48 | 47 |
椅面離地高度 | 36 | 36 | 36 |
膝部距離(最大/最小) | 31/19 | 36/23 | 33/21 |
乘坐膝部距離 (最大/最小) |
20/10 | 23/10 | 20/7 |
第三排 | |||
車室寬度(肩部/肘部) | 111/135 | 125/146 | 110/133 |
車室高度 | 93 | 89 | 88 |
椅面長度 | 49 | 46 | 38 |
椅面離地高度 | 24 | 23 | 38 |
膝部距離(最大/最小) | 26/15 | 27/14 | 32/20 |
乘坐膝部距離 (最大/最小) |
10/0 | 10/0 | 8/0 |
|
|||
廂內寬 | 126 | 130 | 138 |
廂內高 | 75 | 77 | 80 |
廂內深 | 53 | 48 | 58 |
最大深度 | 220 | 210 | 202 |
五、動態操駕
CX-90- 引擎
- 變速箱
- 駕駛模式
QX60
- 引擎
- 變速箱
- 駕駛模式
- 引擎
- 變速箱
- 駕駛模式

實際進行百公里加速測試,三車都將駕駛模式調整至Sport,且完全關閉循跡系統。最先上場的CX-90僅能以1,500rpm拉轉起跑,且起步力道相對溫馴,待轉速拉高過3,000rpm之後才顯現衝勁,全油門下的換檔表現相當激進,最終以7.47秒的成績拔得頭籌。帳面數據居次的QX60以約1,800rpm起跑,轉速拉高後衝力隨即湧現,體感上不輸給CX-90,最後以8.24秒達到時速破百,是本次加速測試的亞軍。馬力重量比居於劣勢的XC90,雖能在原地拉轉至2,200rpm起跑,但論高轉推力或換檔速度都更趨柔和,難以與大排氣量引擎較量,時速破百時花費9.34秒,名次位居第三。
車型 | CX-90 33T AWD Premium |
QX60 風尚款 |
XC90 Plus B5 AWD |
引擎型式 | 3.3升L6 Turbo+48V | 3.5升V6 NA | 2.0升L4 Turbo+48V |
最大動力(hp/kgm) | 345/51 | 295/37.3 | 250/35.7 |
變速箱 | 八速手自排 | 九速手自排 | 八速手自排 |
車重(kg) | 2,226 | 2,105 | 2,110 |
馬力重量比(kg/hp) | 6.45 | 7.14 | 8.44 |
平均油耗(km/L) | 12.2 | 10 | 11.9 |
0~100km/h加速實測(秒) | 7.47 | 8.24 | 9.34 |

坐擁全場最大動力,CX-90在百公里加速實測拿下冠軍並不讓人意外;然而,日常駕駛時的加速反應在三車之中卻出乎意料地沉穩,初段油門響應不如另外兩車靈敏。但在提速過程中,確實可以感受到雄厚飽滿的推力,以線性穩定的方式輸出,不疾不徐地帶動重達2.2公噸以上的龐大身軀,且變速箱雖在大部分時候都盡可能將引擎轉速控制在2,000rpm內就升檔,卻沒有讓人覺得無力或不耐。切換至Sport模式再重踩油門,猶如解放這具直六渦輪引擎,拉高轉速時的高亢聲浪明顯與剛才形成對比,衝刺時的力道源源不絕又不會太過猛爆,優雅又帶勁就是Mazda對於豪華性能的詮釋。

我們從CX-90初登台的試駕體驗就知道,Mazda並沒有因為想轉型高級化而妥協品牌一貫強調的運動性。三車之中就屬CX-90的底盤路感回饋最為鮮明,很有Mazda過往其他車系的風格,但對彈跳、震動的處理也更上層樓,只有在面對較大坑洞或段差時才會有比較強烈的衝擊感。再者是CX-90的轉向手感在三車裡最重手也最精準,加上紮實的懸吊阻尼於彎中給予的優異支撐,即便尺碼、軸距和重量都大於在場對手,車身動態卻仍易於掌握,甚至連側傾、晃動都比對手們來得輕微,反而能以更平穩流暢的車速在山路行駛,對駕駛而言格外加分。
QX60

在渦輪、油電和純電浪潮的侵襲下,使用傳統自然進氣引擎的QX60顯然是個異類,但這點絲毫不影響我們的駕駛興致。尤其是原廠將QX60的初段油門響應調得相當活潑,讓起步和提速的過程都變得輕快有力,推動超過2.1公噸重的車身一點都不拖泥帶水。新世代九速手自排變速箱的整體表現更是遠勝過舊世代CVT無段變速系統,降檔拉轉不遲疑,也沒有跟不上油門踩踏節奏的問題。且一旦轉速拉高後,綿延不斷的力道便開始釋放,耳邊伴隨著六缸引擎渾厚悅耳的聲浪,讓人再加速超車時不自覺地嘴角上揚,享受大排氣量自然進氣引擎的舒暢魅力。

雖說車格定位皆是瞄準北美市場,QX60的底盤設定並不如預想中來得「船」。阻尼調校既舒適又帶有Q度,消弭掉行經不平之處產生的衝擊,還能保有適度的路面資訊,高速巡航下壓過橋接縫也能快速抓穩車身,讓車內乘客有個平穩且舒適的旅程。不過場景轉換至山路後,還是會明顯感覺到QX60是輛不折不扣的大休旅。只要車速加快,高重心、大重量都讓荷重移轉變得容易察覺,且輕盈的轉向手感相比另外兩車顯得沒那麼明確,間接增加人車之間的隔閡,也降低了駕駛時的靈活性;穩紮穩打地入彎煞車才是照顧全車成員的待客之道。

縱使在百公里加速測試吞下敗仗,日常駕駛XC90仍舊能以輕快的步伐在市區遊走。不只是因為敏捷的油門響應性讓提速過程變得輕鬆,前方渦輪引擎充沛的低轉爆發力也貢獻良多,幾乎讓人忽略車重超過2.1公噸的事實。除此之外,輕油電系統的電動馬達於重踩油門時發揮功效,弭補了引擎及變速箱反應不及的短暫空拍,營造順暢的動力銜接感受。唯獨只有在高速巡航下,想要再加速超車時的推進力道不比另外兩位大排氣量競品。還有一點是新世代Volvo車款不再設有獨立的駕駛模式切換旋鈕,只能透過多媒體系統操作,略嫌不夠直覺。

本以為出道十年的年紀會讓XC90的動態表現顯露疲態,但顯然「薑是老的辣」這句諺語還是有幾分道理。尤其是試駕車配備品牌高階的Four-C底盤及全場唯一的氣壓懸吊系統(Plus等級須選配),造就相當舒適柔順的行路質感,濾震性更是凌駕於對手之上,是最為討好乘客的設定。這並不代表XC90在加快車速之下就變成一隻軟腳蝦,在阻尼可調的幫助下於過彎時依然提供該有的支撐性,精確的轉向回饋也讓車身動向容易控制,再加上比對手們小一號的體型尺碼,開起來更是沒有負擔,讓人見識到Volvo的硬實力。

說到底,CX-90在規格及配備上早已與不少豪華品牌的車款並駕齊驅,毫不掩飾以下犯上的企圖心。但真正與鎖定目標中的豪華競品同場比較時,一些小細節的呈現仍留有進步空間,我想這也是Mazda接下來可以努力的方向。話又說回來,對於CX-90在這場挑戰豪門中的演出,我們仍是給予肯定,特別是以兩百萬元的預算能買到與三百萬元豪華品牌接近同等的優質產品,我想在CX-90在大型七人座休旅車市場裡的未來大有可為。

設定與CX-90相仿的QX60,在面對競爭者的挑戰依舊不失水準,於豪華氛圍的營造上還是優人一等,空間機能的利用更是七人座休旅車中的翹楚,還有一套注重舒適性的好底盤,很懂得掌握此級距買家的胃口。但就如排氣量超過3.0升的CX-90,QX60的高額稅賦相信也會是讓消費者再三猶豫的考量點,相對不理想的平均油耗也會是個硬傷,就看你對VQ35DD這具銘機能有多少愛了。

不得不說,XC90被稱作此級距的標竿不是沒有道理,能以小一號的車身創造出接近大一號對手的空間利用,以及能同時滿足駕駛及乘客需求的均衡動態表現,也難怪在產品販售週期的尾聲還能維持穩定的銷售量。當然,對於追求C/P值的買家而言,XC90在定價更高的條件下,能給的配備相對有限,想要魚與熊掌都能兼得只得再多花點銀子了。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本篇 CX-90 x QX60 x XC90 的看法,說明哪一輛休旅車會是你的購車首選及原因,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為汽車品牌摺疊傘,共1個名額並採隨機寄出方式。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4年8月2日中午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汽車品牌摺疊傘 | 幸福人生遊四海 |
◆抽獎實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