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問我,什麼時候才是最適合敞篷車開篷的季節?答案可能不會是正值初夏的現在。不過,坐在眼前這三輛敞篷尤物中任何一輛的駕駛座裡,聆聽八缸引擎的狂吼與排氣聲浪的咆嘯,享受高速奔馳下的刺激快感。我想除非下起大雨,否則沒有捨不得開篷、只有捨不得關篷的道理。畢竟「V8」加上「敞篷」的雙重誘惑,有多少像我們一樣的「Petrolhead(汽油腦)」有能力抗拒呢?

細數過去到現在,本站試駕過的電動車數量年年攀升,特別是近幾年三天兩頭就會看到新世代電動車登上首頁版面,能源轉型已成必然的趨勢。而在這波風潮之前,燃油引擎「Downsizing」早已蔚為主流,大汽缸數、大排氣量不再是車廠展現技術火力的重點。還記得有一段時日,八缸引擎彷彿成為高性能車款的基本配備,就連Audi RS 4、BMW M3或Mercedes-Benz C 55 AMG等D-Segment級距的性能房車,都曾以大排氣量的V8單元取代六缸動力,藉此讓性能表現有所突破。如今,為了應付日益嚴苛的環保法規,八缸引擎在非性能車款上已成「稀世珍品」,性能車款也多半不再採用,以「試一輛就少一輛」來形容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正因如此,在這個以節能當道的世代,每當能接觸到搭載八缸引擎的車款時,內心總是格外感激



話說這三輛V8敞篷車除了「V8」、「敞篷」這兩項共通點之外,於尺碼、性能及價格等方面其實都不算是處在同一級別。舉例而言,現場動力最強、尺碼最小的F-Type R75 Convertible,開價是三車中最「平易近人」的575萬元,而世代最新的SL 55 4Matic+則有925萬元起的身價,已經逼近千萬門檻;這一來一往的價差已經可以再入手一輛豪華中型房車或休旅車。此外,同樣都是V8單元,三車也個別以自然進氣、機械增壓及雙渦輪等不同引擎型式來發揮各品牌擅長的領域。因此,與其說要這三輛車拚個你死我活,我們更著重在每一輛車各自能有什麼樣的特質及魅力,能夠吸引志同道合的多金玩家入手?
車型 | F-Type R75 Convertible |
LC 500 Convertible |
SL 55 4Matic+ |
引擎型式 | V8機械增壓 | V8自然進氣 | V8雙渦輪 |
排氣量(c.c.) | 5,000 | 4,969 | 3,982 |
最大馬力(hp/rpm) | 575/6,500 | 464/7,100 | 476/5,500~6,500 |
最大扭力(kgm/rpm) | 71.4kgm/5,000 | 54/4,800 | 71.4/2,250~4,500 |
變速箱 | 八速手自排 | 十速手自排 | 九速手自排 |
驅動方式 | 四輪驅動 | 後輪驅動 | 四輪驅動 |
百公里加速(秒) | 3.7 | 4.9 | 3.9 |
車長(mm) | 4,470 | 4,770 | 4,705 |
車寬(mm) | 1,923 | 1,920 | 1,915 |
車高(mm) | 1,307 | 1,350 | 1,359 |
軸距(mm) | 2,622 | 2,870 | 2,700 |
車重(kg) | 1,790 | 2,055 | 1,950 |
國內售價(萬元) | 575 | 648 | 925 |
熱情
Jaguar F-Type R75 Convertible

F-Type車系或許是三車中出道最早的,卻絕對不會是最不起眼的存在。誕生於2012年,留著英國血統的F-Type延續品牌過往經典跑車C-Type、D-Type和E-Type的命名規則,比起舊世代的XK車系更像是正統的傳奇接班人。最初還是先以敞篷身分亮相,後來才有Coupe版本的加入。承襲過往E-Type的絕美設計,F-Type在車身輪廓的形塑上是我認為少有其他敞篷車或跑車可以比擬的。長車頭、短車尾的比例只是基本標準,以大幅隆起的後葉子板打造而成的飽滿翹臀才是最性感的正字標記,賦予F-Type極具張力的動感樣貌。

在F-Type問世超過十年的期間,原廠曾於2019年進行中期改款工程,導入更符合當代家族設計語彙的元素。真要問我的話,個人還是覺得前期的造型原創性更高一些,但後期的修改則讓車頭多了更強烈的侵略性;無論如何,至少招牌翹臀依然健在。貴為紀念品牌跑車發展75週年、同時也是最終內燃機版本的R75特仕車,外觀還享有專屬套件的加持。水箱護罩內的豹頭廠徽及車尾的「R」字樣都改以黑化處理,前葉子板底部另嵌有專屬銘牌,但最讓人過目不忘的大概還是後保桿下方那四支貨真價實的排氣尾管了吧!

2019年的中期改款讓F-Type的外觀風格迎來巨變,兩側頭燈變得細長而銳利,左右氣壩的面積也加大不少,整體扮相更趨兇悍,氣勢仍不輸其他新世代跑車。

車尾沒有太多複雜的線條,兩道隆起的「臀線」搭配高調醒目的四出排氣尾管就足以讓人留下印象。上方還有隨車速啟閉的電動升降尾翼,展開之後讓全車的戰鬥感更加鮮明。

原先標配的20吋十輻亮黑色搭配鑽石塗裝鋁圈,在試駕車上已加價升級成20吋十輻亮黑色鋁圈,與內部紅色卡鉗形成對比。輪胎規格為前265/35R20、後305/30R20,為這隻性能強大的猛豹提供充足的抓地力。

F-Type還有一項現今幾乎失傳的特色,就是象徵老Jaguar賽車基因傳承的前掀式引擎蓋,顯現與其他跑車的不同。

也許外觀看不出歲月的痕跡,從略顯傳統的內裝架構大致就能猜得出F-Type R75有些年紀,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對於它的喜愛,我想英國車就是要有點「老派」的感覺才有味道吧!話雖如此,舉凡數位儀錶或觸控螢幕等現代車款該有的基礎配備,F-Type R75倒也沒有少給。即便世代不是最新,也能享有基本的科技體驗。

這只R75特仕車專屬的多功能方向盤於兩側採打孔皮革包覆,下方還有R字樣徽飾點綴,本身更具備四向電動調整及加熱功能,待遇不薄。若是後方的換檔撥片能換成金屬材質的話,相信質感會更為出眾。
- R75-1
- R75-2
- 儀錶
- 多媒體

旋鈕搭配按鍵的雙區恆溫空調系統對一些車內只留下觸控螢幕的車款來說,已經可以用「復古」來形容,但如此直覺就手的設計非常合我們胃口,不論調整溫度或風量都能精準到位呢!
- 排檔座
- 模式
- 設定

然而,我認為在這堆按鍵中的「靈魂人物」,非「開關篷」按鍵莫屬了!短短12秒就能讓你的F-Type R75從帥變得更帥,且時速約48km/h以內都能操作。頂篷、閥門都打開,回頭率絕對是百分之百!
- 座椅-1
- 座椅-2

進入到F-Type R75的精髓,也就是引擎蓋下的5.0升V8機械增壓引擎,已是JLR家族中使用已久的銘機,可壓榨出高達575hp的最大馬力,最大扭力更是來到71.4kgm。變速箱是由大廠ZF提供的八速手自排,另外還有AWD四驅系統的加持,讓F-Type R75只消3.7秒就能完成百公里加速,電子極速更是設定在300km/h!

有了性能如此強悍的「心臟」,F-Type R75在路上猶如蓄勢待發的狩獵者,輕踩油門就能健步如飛,三兩下就拉近與前車之間的距離,彷彿沒有獵物能逃出這隻凶狠獵豹的手掌心。全力踩下油門時的感覺就如同被人從後方猛然推了一把,貼背感來得又快又急,車身迅速彈出。但更叫人興奮的是,隨著轉速及車速飛快攀升,機械增壓引擎獨有的運轉聲浪也愈發響亮;每每換檔時,後方的四出排氣尾管更是毫不掩飾地大聲咆嘯,並在收油時發出陣陣爆燃聲響,很難不讓人沉浸其中。對我們這些熱血分子而言,沒有什麼比這更催情了!

F-Type R75就是這麼充滿生氣和活力,逼近六百匹大關的大馬力好像永遠沒有耗盡的時候,從低速域到高速域都顯得衝勁十足,這也讓我們對它多了一分敬畏。特別是在遊走山路時可不能太過放肆,否則就算有四驅系統和高性能跑胎也救不了你的魯莽行為。F-Type R75的渾身蠻力需要花一點時間去駕馭,反倒增加了人車之間的溝通與互動。一旦找到彼此的默契之後,可以察覺F-Type R75的身手格外敏捷,儘管近1.8公噸的重量仍是不小的負擔,但左彎右拐之下的協調性依舊出色。只要掌握好出彎補油的時機點,照樣能夠玩得盡興。
優雅
Lexus LC 500 Convertible

每一次在路上見到LC車系,都很難相信是已經量產將近八年的作品。這八年來,Lexus並沒有針對LC進行過任何大動作的修改。即便現在品牌的家族設計語彙已邁向下一世代,這款旗艦GT跑車依舊維持當年出道時的模樣,但跟許多當代新車相比卻一點也不顯老。這其實說來真的不容易,尤其是LC車系所參考的範本,是早在2012年亮相的LF-LC Concept概念車,將大部分的設計元素都保留了下來,可想而知當時的概念發想有多前衛。

不同於F-Type,LC車系最初是以硬頂雙門跑車身分登場,直到2019年才催生出敞篷兄弟。最大的差異當然是削去了線條多變的車頂,改以黑、藍、紅、棕等四色軟篷搭配;新年式還增加試駕車所選的「光焰銅」塗裝,在光線的照射下更顯耀眼奪目。不過我相信,不管是什麼顏色的LC 500 Convertible,只要上路就注定成為目光焦點,開篷之後就更不用說了吧!

紡錘型水箱護罩已成Lexus家族不容錯認的招牌特徵,但我認為更厲害的是設計團隊將頭燈、日行燈及方向燈拆解為三個部分,再用不同於車色的飾板及變化多端的線條讓三者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展現高超的設計工藝。

從車身鈑件反射的光影就可以看得出LC 500 Convertible的線條輪廓是多麼立體複雜。尾燈組延續頭燈的概念朝著三個方向垂直延伸,直立式的方向燈同樣獨立於尾燈之外,整體視覺效果就如車頭一樣吸睛。下方雖然沒有配置跨張的排氣尾飾管,但隱藏在其中的也是左右雙出的標準性能式樣。

21吋對比色鍛造鋁圈強化了外觀的性能氣勢,層層堆疊的細節更是增添視覺上的變化。輪胎規格為前245/40R21、後275/35R21,於內部配備前六活塞、後四活塞卡鉗及通風碟盤。

LC 500 Convertible的內裝跟外觀一樣搶戲,同F-Type利用中央鞍座的三角扶手分隔兩側,但更加不對稱的中控台造型使得整體駕駛者導向更為鮮明。車內一致採用雅致棕配色,再結合麂皮、皮革等材質的大量運用,塑造出不同凡響的奢華感。

以真皮包覆的多功能方向盤具備四向電動調整及加熱功能,後方碩大的鎂合金換檔撥片可是專為LC車系打造。觸感優異,使用更是便利。

關於LC 500 Convertible的數位儀錶,雖然螢幕尺寸只有8吋,但功能性與其他滿版數位儀錶相比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最酷炫的部分在於中央的實體錶環是可以移動的,如此一來就會在左側騰出完整的行車資訊區塊,更利於訊息內容的察看。而轉速錶本身也會隨駕駛模式變化改變主題,顯示效果相當出眾。

在最近一次的年式更新中,原廠為LC車系換裝新世代的觸控多媒體系統,為此也將螢幕加大並向座艙前移,好讓駕駛和乘客便於操作使用。這麼一來多多少少就破壞了原本中控台架構的一體性,稍嫌可惜;但好處是新系統的功能性及便利性都較以往更為精進。

為了突顯駕駛者導向的理念,駕駛模式的切換旋鈕就設置在儀錶台旁,以旋轉或按壓的方式來選擇想要的模式,搭配數位儀錶的主題變化,基本上視線不需要離開前方就能完成,是我認為非常直覺的設計之一。

讓LC 500 Convertible變身的關鍵在排檔座後方,使用前還得先打開全皮革包覆的上掀式蓋板才找得到按鍵,增添更多儀式感。軟篷機構在15秒內就能收折完畢,且時速50km/h以內皆可作動。
- 前座-1
- 前座-2
- 前座-3
- 後座

許多人想到Lexus可能只會與Hybrid油電動力聯想在一塊兒,卻不曉得Lexus到現在都還持續在使用最傳統的八缸自然進氣引擎。LC 500 Convertible的動力單元是代號2UR-GSE的5.0升V8自然進氣引擎,在豐田集團中享譽盛名,最大輸出可達464hp/54kgm。搭配十速手自排變速箱並採純後輪驅動,可於4.9秒內完成百公里加速,極速落在270km/h。

平心而論,在現今大馬力電動車當道的世代,LC 500 Convertible的帳面數據顯然已經不足以讓人感到驚艷,但八缸引擎渾厚高亢的拉轉聲卻也不是任何模擬音效都能模仿得來。然而,想聽到前方這具銘機發出咆嘯,你必須用點力去驅策它,讓轉速邁過約四千轉的門檻,才會喚醒深藏其中的野性。此時的LC 500 Convertible也從不疾不徐轉變為快馬加鞭,伴隨著激昂聲浪從街頭呼嘯而過,彷彿剛才的含蓄內斂只是個偽裝,強勁的高轉爆發力可真叫人捨不得慢慢開呢!

從設定上來看,LC 500 Convertible更趨於讓車主能愜意地由A地旅遊至B地的GT跑車,比起運動性更著重均衡性,乘坐舒適性甚至不輸給自家豪華房車,整體動態反應不像其他性能跑車那樣激進。特別是有著超過兩公噸重的修長身軀,在過彎的當下也很容易察覺這些重量的存在。當然,調校精良的懸吊及底盤依然對應得體,後驅屬性也沒有使車尾出現不安份的擺動,姿態始終從容優雅。能夠毫不費力地讓人坐擁強悍的性能,我想這就是Lexus一直以來受人喜愛的魅力吧!
全能
Mercedes-AMG SL 55 4Matic+

2021年才發表的SL,是全場世代最新、但發展歷史最久的車系。從第一代300 SL演進至納入Mercedes-AMG旗下的第七代SL,歷經近七十年的世代交替,也樹立起SL在敞篷車中的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納入Mercedes-AMG麾下之後,第七代SL也由過往偏重GT跑車的調性轉為以操駕性能為開發目的,造型更是歷代車型中最為動感、兇悍的代表,想必更可以讓這一代SL打入多金、年輕的富二代圈子裡。

從車身線條看得出SL多以圓弧曲線來勾勒輪廓,特別是那渾圓飽滿的翹臀,不禁令人想起當年300 SL的設計。在回歸軟篷之後,後廂不再需要預留空間以容納收折後的硬頂,藉此也能將長車頭、短車尾的比例做得更為極致。所以說,雖然第七代SL較上一代放大,車長跟軸距都拉長許多,身形看來卻顯得更加緊湊,形塑鮮明的運動形象。

最新世代的家族設計語彙賦予第七代SL侵略性極強的面貌,而SL 55在專屬空力套件的裝飾下又更為張狂。

車尾同F-Type也有主動式電動升降尾翼的加持,但坦白說還是不啟用的時候好看。下方粗壯的方形排氣尾飾管是宣揚性能的象徵,一看就知道SL 55不是好惹的狠角色。

21吋多輻式灰色鋁圈的造型充滿張力,內部更選配要價近五十萬元的AMG陶瓷複合材質高性能煞車系統,搭配前275/35R21、後305/30R21的輪胎組,無須擔心抓不住這頭猛獸。

畢竟是2022年才出生的產物,SL 55的內裝毫無疑問最具現代感,也最科技化。最好的證明就是車內的實體按鍵數量相對稀少,還有那片佔據中央區塊的超大觸控螢幕。只不過論設計而言就比較中規中矩,得像試駕車一樣選個高調搶眼的紅/黑配色才有驚喜感。

個人一直很喜歡新世代AMG車款配置的平底跑車方向盤,不只造型設計別出心裁,下方還多出兩組可快速操作車輛功能及駕駛模式的按鍵及旋鈕,既有滿滿的戰鬥感又相當實用。
- HUD
- 儀錶
- 多媒體

但有得必有失,SL 55把敞篷開關以滑動方式設置在觸控螢幕當中,操作就不比實體按鍵來得方便直覺。頂篷可以在時速60km/h以下於15秒內啟閉完成,這點倒是給予車主更多彈性。

出身AMG世家,SL 55提供多樣化的駕駛模式可選,每種模式還可以自行針對懸吊、Dynamics再微調,並且可再開啟手動換檔或排氣閥門來搭配,自由度相當高。
- 前座-1
- 前座-2
- 後座

SL 55的動力單元是近幾年前廣泛用於AMG高階車系的4.0升V8雙渦輪引擎,因車型定位的關係,最大馬力「僅」有476hp,但最大扭力可有71.4kgm的水準,且於2,250~4,500rpm峰值域間都可全數釋放,再結合AMG獨門開發的九速手自排變速箱及4MATIC+四驅系統,百公里加速只要3.9秒就能完成,極速也來到295km/h。

八缸加上雙渦輪的組合,性能實力完全不用懷疑,但SL 55在不同駕駛模式下的性格有著明顯的差異。Comfort或Sport模式都只是點到為止,老實講還真沒有什麼特別的刺激感;Sport+或Race模式才能真正地發揮這具引擎的潛力。自低轉速域開始就有源源不絕的推力湧現,一路直奔高轉速域也不見疲軟,升檔之後爆發力繼續維持,耳邊不停傳來引擎聲的陣陣怒吼,夾雜排氣尾管的爆燃聲響刺激體內的腎上腺素不斷分泌,這就是Mercedes-AMG帶來的快活!

過往的SL車系可能不見得以運動性為特長,改朝換代至今再由AMG部門一手包辦打造,讓新一代SL 55的操控技能點好點滿。在四驅系統及後輪轉向等利器的助力之下,強大的循跡性使得四輪總是能夠抓牢地面,硬朗的懸吊支撐讓荷重移轉變得自然流暢,無須時時刻刻繃緊神經就能開得又快又穩。換個模式再回到一般道路上,SL 55立刻又變成稱職的GT跑車,甩去剛才戰鬥用的硬派盔甲回復舒適裝扮,讓你可以開著篷在大街上漫遊,享受眾人投射的羨慕眼光!

說到底,三輛車看似有著不少共通點,但實際駕馭起來的性格卻是相當迥異。各自都有令人著迷的特點,要從三者之間做出取捨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F-Type R75有著最活潑奔放的個性,不管你付出多少都會得到雙倍的回應。LC 500 Convertible則屬於深藏不露的悶騷類型,需要你多加試探才會顯露真性情。至於SL 55就是機器人般的全能化身,精準執行你交辦的任務且使命必達。看到這裡,你已經選好下一趟公路之旅的最佳旅伴了嗎?留言分享你的選擇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