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當初問世,是以環保、移動零排碳與低噪音等作為宣傳,受到大眾逐漸的認可之後,部分品牌也宣布指定時間之後,就不再販售燃油車,甚至直接宣布轉型為電動車。電動車確實不差,但因為它們沒有全面普及。電動車的使用邏輯與體驗與以往的燃油車完全不同,電動車使用上全新體驗確實是燃油車無法提供的。

如電動車的冷氣幾乎可以盡情的使用,畢竟與燃油車相比,電費便宜非常多,況且電動車怠速時也沒有震動。表示:「我需要怠速冷氣吹到飽,不可能回油車!」、「油車光是不停踩煞車我就完全不想開…」、「我只有後悔怎麼沒有早點買。」、「電動車長時間怠速根本沒差,沒有甚麼積碳問題,電費還便宜!」從加速來說電動車因為電機的設計,起步速度不需要拉轉就可以釋放最大扭力,所以才能看見電動車0km/h加速至100km/h只需要短短的4秒或5秒,相較於燃油車這種表現已經可以被稱為跑車,因此有不少電動車使用者認為開過之後就無法回到燃油車了
電動車比燃油車所需零件更少!德國Bosch受衝擊擬裁1500人
《路透社》報導,由於電動車所需的零件數量較燃油車少,部分零件也更為簡化,博世訂單量下滑。發言人透過電子郵件表示,「我們須根據訂單狀況、汽車產業結構改變,及未來科技的市場滲透情況來調整員工人數。」為適應汽車產業不斷變動的需求和技術,德國汽車零件供應商博世(Bosch)10日宣布,計畫2025年前,在德國的兩間工廠裁員共1500人。德國各大車廠受到歐盟政策影響,很快就大規模投入電動化轉型;Volkswagen與Bosch簽訂了合作意向書,雙方將針對所有製程與零件在歐洲展開合作,目標在於建立電池工業化技術與成本的領導地位。之所以能擁有滿滿信心,地理位置是一個原因,Volkswagen認為歐洲在接下來幾年很可能會成為全球電池強權。這是因為歐洲車廠幾乎全部積極投入電動化轉型,如此一來勢必會出現對電池的強大需求,有需求就代表市場與商機,Volkswagen 將與Bosch共同開發這個價值極高的產業。德國在電池上會更好的電池與可再生能源,同時強調電動車的電池需要再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強化生產乾淨的電池也必須增加回收。

純電化2024~
純電化2024台灣市場即將來臨第一篇
純電化2024台灣市場即將來臨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