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會看到大家在講什麼世界風雲車

但今天注意到一個比較不一樣的獎項:世界性能車(World Performance Car)

從過去來看,幾乎「性能」與「豪華品牌」是劃上等號的
例如2008、2010、2016年的Audi R8

2011年的Ferrari 458 Italia

甚至近年的McLaren 720S

但有注意到兩個唯二例外,一個是2009年的GT-R R35

以及去年的EV6 GT

能感覺得出來中間偶有一兩個非豪華品牌的獲獎車,似乎逐漸證明性能獎項不再是豪華甚至奢華品牌的專屬獎項
畢竟R35之後時隔14年EV6 GT再度以平價品牌身份獲獎(還是擊敗911 GT3 RS、M4 CLS等級的車)
話又說回來,R35我可以理解,雖然掛Nissan牌
外型卻是標準雙座跑車(後面那兩個小孩子的空間直接忽略),當然性能動輒400-600匹馬力這件事就不用多提了,性能強大之外跑格也非常濃厚
不過EV6 GT獲獎讓人比較疑惑,性能上當然是無庸置疑的
但以過去的獲獎名單來看,外型是否符合「跑格」應該也是評分之一吧?
你可以說Taycan也是有後座空間的,但顯然Taycan跑格比較明顯
(我對跑格的定義:外型流線、運動化,有明顯跑車的氣勢)
因為以過去獲獎名單來看
除了性能實力堅強,跑格感覺評審團心目中評分項目之一
我沒有說EV6 GT不好看,只是跟想像中的獲獎標準不太一樣
如果它也可以獲獎,那我覺得凱迪拉克那台Escalade-V也應該要入選一下

大家會覺得世界性能車的獲獎標準要包含跑格嗎?
還是單純性能強大就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