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談這個主題,先要破解一種迷思,有許多人常認為,都買了一兩百多萬的車了,還要在乎稅金,油耗幹嘛?加上面子問題,就算心理還是在意,也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講。但也許買車前都沒去好好想想,車子的折舊是嚇人的,在台灣說奢侈品也不為過,每年還要繼續貢獻高額累進稅金給國家,人民有這種心態跟用車需求,政府也是笑呵呵~
是的,許多人往往沒去想到,當你的車子開四五年折舊後只剩幾十萬價值時,每年還要繼續繳將近四萬甚至以上的稅金,就開始覺得不好笑了。(台灣稅制排氣量超過3000,每多一級距600cc,是累進的喔)
想忍痛提早換車,再花一筆嗎?呵呵~許多人受不了都會這麼想,惡性循環,你會觀察到,高排氣量車種二手市場有多差。誰會想買一台不到百萬甚至幾十萬的車,每年稅金就要將近四萬或以上,還不說油耗部分的車來接手?
至於日系高排氣量油電車,講求環保,更是脫褲子放屁的行為,有意義嗎?還是給有錢人自我安慰跟另類自我標榜的心態?不可笑嗎?
部分結論,我不看好這幾年日系進口車市場,如果還是一味想以北美車種,用高排氣量來打雙B市場,這張牌會逐漸失效不再吃香,高級品牌進口車要銷量,不是只賣大老闆或不在乎油耗稅金的土財主,更要爭取白領階級族群,中小型主管用車,我反而建議大家就選雙B的3000cc以下車款,還有柴油車種可以選擇!
還有一個題外話兼良心建議,以台灣進口車車價及市場,如果網友們沒有生意上需要或個人面子心態上等個人需求及附加價值,又如果是白領階級,建議不要花太多預算在車子這種消耗品上,讓車商,政府笑開懷~六十至一百二十萬左右價位選擇都是很ok的
根據路上的能見度, 我覺得把你寫的命題一字不漏只不過倒數第五個字從 '日' 改成 '歐' 可能還比較切實際...

不惑之年移居美國,該買什麼車?
比如說,雙B的四缸運轉精緻度比日系的六缸好?雙B的低排氣量馬力可以比日系大?雙B的低排氣量排放比日系大排氣量好?雙B跟日系類似性能的引擎,雙B的油耗比日系好?
如果上面這些問題,樓主可以提出一些明確的答案,我相信應該會有很多人去買雙B的低排氣量,即使這些低排氣量的價格都跟日系大排氣量的一樣。
不過講了上面一堆,應該要回到為什麼日系一直往大排氣量走,其實不應該說日系,各位要知道,當日系還停留在6缸3.0L的時候,MERCEDES、AUDI早就把他們的頂級6缸引擎換成3.2L,只有BMW還堅持住3.0L 六缸,而現在的MERCEDES也早就換成3.5L 6缸了,要說只有日系用大排氣量,我覺得不是很正確,要說有迷思,那台灣對雙B的迷思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為何台灣的雙B販賣都集中在4缸的引擎?以中型房車來看,線在5系列都在賣520d,至少還是柴油引擎,而MERCEDES 的E-class則都在賣E200K,一具1.8L的4缸引擎加一具機械增壓,我不知道各位是怎麼想的,但花250萬買一具4缸的增壓引擎,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很"超值"的選擇,只能說這是一個很"氣派"的選擇,如果大家硬要把這具引擎跟稅金、環保扯上關係,也是可以啦,畢竟花了250萬只要繳跟CV8一樣的稅金是滿厲害的。
回頭來看一些日系的大排氣量引擎,以現在LEXUS、INFINITI、ACURA幾乎都是3.5L起跳,但馬力都已經超過260匹了,甚至像是LEXUS跟INFINITI的頂級3.5L引擎,馬力都超過300匹,大家回想一下BMW E36 M3,也不過是10年左右的事情,當時3.2L的引擎有著280左右的馬力,就已經被歸類成性能車,但如今卻變成豪華車的入門水準,而除了性能之外,現在這些300匹馬力的車,油耗水準跟之前的3.0L幾乎一樣,以能源局的數字來看,
LEXUS ES300 210ps 市區/高速/平均 9.8/14.8/11.5
LEXUS GS350 307ps 市區/高速/平均 9.6/14.3/11.2
馬力幾乎多了100匹,油耗差不多,不知道這些大排氣量引擎的缺點是在哪裡?而且大排氣量的設計除了是更有行銷上的賣點以外,有一部分也是因應現在日趨嚴格的排放法規,現在的引擎科技要去對應法規不是難度,但對應之後要能維持一定的性能數字就不是這麼簡單了,所以加大排氣量就是個很好的方法,不只馬力數字十分可觀,排放也能對應,油耗更是維持以往的水準,何樂而不為呢?而這些高價車畢竟是進口車,要為台灣的稅制量身訂做實在有難度,而且以排氣量來區分車輛,其實也不大合乎現在的潮流,只能說人民跟政府都要進步才是。
Ted2006 wrote:
中小型主管用車,我反而建議大家就選雙B的3000cc以下車款,還有柴油車種可以選擇!
這部分我個人是以中小型主管用車去做切入,現在日系車除了is250,都是3.5L起跳,有選擇性嗎?雙B至少做到這點。
馬力大不是不好,而是用不用的到,高排氣量跟環保與能源議題也是背道的!日系北美車款在歐洲也吃不開。
有人提到說油耗差不多,差不多還是有差,3.0跟3.5差不多,3.5跟4.0又差不多,一直類推到最後,有意義嗎?給你滿滿的馬力去掩蓋一些車商選擇性少,沒有低排氣量車種讓你選擇的事實,別不小心跳入車商的行銷理論裡!
請問大家到底有沒有認真思考過北美車種到底適不適合台灣用車環境?用不用的到那麼高的排氣量或像美國車友常跨洲在跑?何況連北美這幾年都在檢討這些問題。
ThomasLin wrote:
LEXUS ES300 210ps 市區/高速/平均 9.8/14.8/11.5
LEXUS GS350 307ps 市區/高速/平均 9.6/14.3/11.2
還有,我也承認汽車引擎科技也在進步,但你拿新的跟舊的比,那你為何不去想到一些較低排氣量的引擎,經過不斷的校正也好,跟換部分零件或全新引擎,也都比以前更省呢?進步的幅度搞不好還更大,更不用說歐洲車款還有柴油車可以選,省油省稅金。
再說,數據上的油耗是理想狀態的,隨著用車環境的改變,高排氣量對上低排氣量車種,其誤差會越來越大,絕不會是你上面所舉例的,只是多500cc平均油耗11.2跟11.5的差別!
結論:只要是要吃油的東西,排氣量越高,不止代表油耗會增加,實測跟理論或理想的數據值,誤差只會更大,這是宿命,引擎科技在如何提升,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除非你不要他吃油,連簡單個保養,人家機油只要四罐,你都要來個7,8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