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市場基本上已經逐漸走向「新能源車」導向的市場
光是去年就分別由 宏光MINIEV、宋PLUS新能源以及台灣市場剛推出的Model Y三台車,包辦市場全年單一車款總銷量的前三名,且三台各別銷量都比去年台灣整年銷售的所有車款加總(429,731輛)還要來的更多,不過似乎也只有排名前三的幾台比較強勢,後續緊接著則是Model3要到10名以外才有
至於非新能源車的部分,軒逸也就是台灣現行也有販售的SENTRA,今年依舊表現出色,整年以436,072輛排名第四、同時也是非新能源車第一名,對岸官網也直接放上“連續3年銷量冠軍”的字樣,連續三年非能源車無人能敵(小輸給第二以及第三的宋PLUS、Model Y)

不過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地方,1月份e-POWER的銷量占比居然只有全品牌的1%不到

看來對岸銷售主力並未因多了e-POWER而有轉移,NA車型還是佔大宗
還有本以為對岸賣的好,配備也應該相對更好更完整,但仔細對照了下台灣販售的版本,台灣入門就有標配完整主被動安全配備,但大陸市場要到頂規才有,以及一些對岸需要買到頂配才有的東西,台灣中規就有,所以我在猜,大陸市場軒逸表現這麼強勢,會不會是跟台灣Altis一樣對於品牌以及產品既定印象的迷思造成(剛好兩地立場對調)
至於榜內前10台灣也能看到的車子,除Model Y以及軒逸外,就要到第9名凱美瑞以及第10名的卡羅拉才有,但基本上前五名之後的車款,跟前段班已經有了不小的差距,落差蠻大的
雖說兩岸市場銷售結果很不一樣,但對於汽車有興趣的正好也可以看一下我們跟對岸汽車產業購車選擇上的不同,像是電動車對岸已霸榜前三,對於目前台灣正在起步中的電動車市場,雖還有一大段路要努力,但也許能參考為何對岸能發展如此快速,是建設更完整還是說政府有提供什麼樣的支持,此外台灣市場已經是休旅車導向,不過對岸幾台房車像是軒逸、朗逸這些車款表現還是非常強勢,也許不是房車沒有市場,有沒有可能台灣是需要品牌投注更多心力,來活絡房車市場,增加吸引力與買氣?
最後好奇問一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開過上述榜上這些大陸有台灣沒有的車,會不會覺得這些車真的不進來台灣很可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