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鴻海MIH電動車聯盟

啊.....不是有2,300個加入MIH平台??? 怎全都是代工,零配製造業?
車企是有幾家啊?
怎都沒要發表車子的消息...............?
就只有自己的納智捷?



鴻海MIH電動車聯盟

鴻海MIH電動車聯盟
2022-11-27 13:46 發佈
hahacar wrote:
啊.....不是有2...(恕刪)

其實很多車的零件都是來自這些製造業與代工廠,而非車廠本身吧
他這個聯盟本身就是希望賣車型給車廠去販售
3年前就說結合所有協力廠減少各車廠開發成本,還有另一個牌子是lordstown
之前分析過了這不算聯盟,只能算AVL(合格供應商)。聯盟的特質是排外,只供貨給自己人形成利益壟斷。
供應商則是只要有錢,不管你誰都能來買貨
哲車神 wrote:
3年前就說結合所有協...(恕刪)




Lordstown 2020年就已發表的Endurance,原先預計於2021上市販售,但因為疫情影響與車輛零組件缺料的因素,延至最近才能正式生產

首批將生產500輛,其中50輛會在2022年交車,其餘的450輛則於2023年的上半年陸續交付..................


是超跑限量的概念嗎?

所以還有哪家會用MIH底盤??????????????
這是攤平研發.開模的成本,每一間廠商負責一種產品去研發製程,這樣所需要的負擔就沒那麼嚴重,但是同時也會有所謂的組合公差問題(S3、S5問題就在這,引擎本身測試沒問題,但是跟其他裝置放在同一台車子的時候就出現問題了),只要克服了,相信不會有特斯拉的板金差異過大問題出現,
Bemo_Du

難就難在克服了,特斯拉沒克服,鴻海有辦法克服嗎?

2022-11-29 10:13
hahacar
hahacar 樓主

講的造車全靠別人就造的好~!!????[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2-11-29 14:01
未演先轟動,氣勢炒起來
197414 wrote:
未演先轟動,氣勢炒起(恕刪)



風聲大 雨要明年底才下得來?
sangelay wrote:
但是同時也會有所謂的組合公差問題...(恕刪)

公差不好有兩種,一種是沒設計好另一種是沒管制好
各位知道最早的公差標準就是美規的ASME Y14.5嗎?
最早的統計製程管制也是美國人愛德華戴明博士創造的
不論設計和管制美國都是前沿技術,特斯拉搞得不好那是公司管理出問題不是技術難克服。
曾在會議上聽一位長官說成本在設計的時候就決定了!
也就是你訂出多嚴謹的公差,成本就相對多高!
特斯拉會不會是為了省成本?




Fa1con wrote:
公差不好有兩種,一種是沒設計好另一種是沒管制好
各位知道最早的公差標準就是美規的ASME Y14.5嗎?
最早的統計製程管制也是美國人愛德華戴明博士創造的
不論設計和管制美國都是前沿技術,特斯拉搞得不好那是公司管理出問題不是技術難克服。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