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碟煞盤不太一樣!?

一次換胎機會,看到前後碟煞盤的式樣不一樣:

這是前碟煞盤
前後碟煞盤不太一樣!?

這是後碟煞盤
前後碟煞盤不太一樣!?

感覺後碟煞就一般般,前碟煞盤是分離式的......
這裡有專家對此有啥知識分享的嗎?
2021-10-30 0:0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前後碟
aerohero wrote:
一次換胎機會,看到前後碟煞盤的式樣不一樣:

前輪應該是浮動碟,後輪是固定碟
優缺點網路上都找的到
你覺得的後輪一般般是因為力學結構的問題
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車廠能解決
除非是動用無限手套改變法則
前後輪皆為一體式碟盤

大部分的車型 前輪與後輪煞車卡鉗與碟盤 卡鉗活塞數量 活塞直徑 碟盤直徑與厚度 形式都不一樣
aerohero wrote:
一次換胎機會,看到前...(恕刪)


樓主車子很高檔噢。
煞車卡鉗已經不是一般的單向單活塞。
前輪還有浮動碟。
前後輪碟片也都是打洞通風。一整個性能車的樣子。

前輪制動力要比後輪強,這是常識。
所有車都一樣。所以前輪煞車規格比較好,這是正常的。
bibliophlist_32 wrote:
樓主車子很高檔噢。煞...(恕刪)


哈哈.......車子只是小跑車,原廠就配這樣。

但網路上查到的浮動碟不是長那樣的....

感覺很特殊
樓主的車或比較新的車我不確定

但有些比較舊的車, 後輪碟煞盤中間還有手煞車用的鼓式煞車機構
所以型式多少會有差
aerohero wrote:
一次換胎機會,看到前...(恕刪)

前輪是通風碟 後輪實心碟
bibliophlist_32

實心碟會打孔嗎? 我以為打孔是順著通風碟裡面的通風方向打的。

2021-11-02 10:06
很正常,前碟煞車力道分配比後碟多,通常是通風碟。後碟煞車力道較小,加上需要配置機械式手煞車(鼓式),通常是實心碟。
aerohero wrote:
一次換胎機會,看到前...(恕刪)


前輪驅動車普遍都是為了降底成本,前大,後小盤徑,例如new RAV4,前300/後280,另外,就是再降本求利的方式,前通風碟/後實心碟,通風碟,兩片中間夾散熱槽,散熱較優,制動較不易熱衰竭。
這種配置,很常見。

反而是類似國產KUGA前後盤徑都一樣大,過300尺吋配至,比較少見於國產車上。

至於進口車的後驅車,配置就得看整車配重,如怪獸級的,後輪不論制動/卡鉗/鋁圈胎,大多比前輪大,輪胎無法同尺吋四輪對調磨耗,耗損更換的耗材支出負擔也需較大,這都很常見。
.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