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是舊聞但看看近期新車又看看售價(例如那個FIT

不免想到這新聞還有令人噴飯的財務部回應
"財務部關稅署也對「汽車關稅稅率達100%,係為保護國內汽車製造產業」做出解釋:
1、進口小客車現行之關稅稅率為17.5%,館長所言關稅高達100%,與事實不符。我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小客車之關稅稅率由原來的30%,分10年降稅,至99年已降至17.5%,調降幅度達40%,已有相當幅度之調整。相較其他國家如印度(60%)、巴西(35%)、墨西哥(35%)及泰國(70%~76.82%)等國為低。
2、另進口機車關稅稅率分別為18%或20%,相較其他亞洲國家稅率(中國大陸45%、馬來西亞30%及菲律賓30%),亦無偏高情形。
3、關稅稅率之修訂涉及國內產業發展問題,為維護國內產業合理經營及就業水準,適度之汽、機車關稅稅率仍有維持之必要。"
這個阿斗不長進還變成拖油瓶
(看看我們上面的韓國,人家連新能源車都卡好位了)
先進國日本韓國車給人民什麼車怎樣的優惠
財務部還跟一些國家比爛
台灣人民還要容忍這個華牌跟稅制嗎
但是沒有改革的餘地嗎?
當然有...不過沒下文囉
版上也熱烈討論過
準備進入二讀,取消汽機車貨物稅全民大歡樂
後續相關搜不到
至於在台灣買車為什麼這麼貴可以參考這篇
"以下列出課稅詳情:進口車排氣量2000c.c.以下需課徵關稅17.5%,乘上貨物稅25%,再乘與營業稅5%,總計54.2%;進口車排氣量2000c.c.以上需課徵關稅17.5%,乘上貨物稅30%,再乘與營業稅5%,總計60.4%;國產車排氣量2000c.c.以下需被課貨物稅25%,乘上營業稅5%,總計31.2%;國產車排氣量2000c.c.以上需課徵貨物稅30%,乘上營業稅5%,總計36.5%。"
為了保護阿斗,藍綠政府萬年稅制不改...只敢弄個"舊換新減免貨物稅方案"(舊換新汽車減徵5萬元,機車減徵4千元而已),2021年繼續讓大家當盤仔囉~
更一----------------
針對特定品牌?
當年就是保護某品牌啊~事實啊
現在呢?還在保護啊
財務部關稅署回應再看一次..."關稅稅率之修訂涉及國內產業發展問題,為維護國內產業合理經營及就業水準,適度之汽、機車關稅稅率仍有維持之必要"
你覺得財務部關稅署小官員會直白說:對~我們在保護某阿斗?
喔稅金不提
產品競爭力呢?台灣人民有給過機會吧
然後現在一台華牌七人座賣多少
百萬???
最近某車型還搞個大降價
擺明還是有很大的利潤嘛...
還有完整的主被動系統在哪裡?
怪台灣市場小?
那麼去中國去俄羅斯做得怎樣?
給好東西好價格自然大家就支持啊
更二----------------
不扯其它品牌?
和泰(ROC政府70年代禁止他們進日本車)
六和(最早是製造豐田,還被ROC政府強終止)
它們是華牌嗎?稅制這樣搞誰是始作俑者?
某牌一路靠ROC政府保護不是嗎?
看看那些年怎麼搞和泰、六和
而且人家福特豐田現在產品特色鮮明賣得好~怪我囉
稅制跟車廠給不給力本來就兩碼事
還有我有說稅收會進車廠?
1.ROC政府從頭到尾都在保護
2.稅制有問題(二讀呢?卡關?)
3.華牌競爭力不足(不好意思直接說爛啦)
4.吃虧是人民(不管你是不是某粉)

針對更新內容可以反擊再來反擊
最好主題主軸看好再來幫華牌或稅制說話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