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有在關注電動車的相關消息,尤其當我看到國外目前的發展後,真的不得不感嘆國外的電動車發展腳步已經相當超前,除了有許多很酷的概念車或是選項相當多元的市售車外,一些國家像是挪威,他們的電動車銷售甚至慢慢超越了傳統燃油車的比例
我想電動車勢必會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回過頭來看看台灣,其實也不難看出這是個趨勢,像是近期各機車大廠陸續推行電動機車,而政府也明確指出了未來汽車的定位與方向,各位可參考以下報導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209000430-260102?chdtv
政府打算在2022年提高容許耗能標準,等同到時將提升高達三成左右的標準,這個調整確實對於現行市場傳統燃油汽車相當嚴苛
就拿文章中舉例,現在的油耗是15.7km/l,同樣車款以新版的標準來看,油耗標準將提高到21.3 km/l才符合政府所規範的油耗數值
而今日市場真的能到這樣標準的傳統燃油汽車又有幾台呢?目前看來確實是沒幾台能夠符合
報導中也提到「如果車廠出一輛電動車,就能可抵約10輛汽油車耗能額度」,如同電動機車政府大力補助,相信政府的這個舉動也是希望能提升電動車的比例及鼓勵大眾多購買這類型的車款
雖然說台灣市場目前電動車選擇有限,但不難看出各大廠也開始陸續朝此目標開始發展,近期像是Nissan Leaf、Tesla Model 3、Hyundai Kona EV、Hyundai Ioniq EV、JAGUAR I-Pace…等等,已有不少車廠傳出消息或是已經排定時程準備將旗下的電動車引進台灣了
現階段台灣電動車市場,最直覺想到的就是Tesla,畢竟從一開始就是以電動車當作主軸的品牌外,再加上本身Tesla的名氣滿響亮的,所以說現今考慮想買電動車的人,應該都是優先考慮Tesla,儘管說從上次大降價事件到現在狀況不少,但要說是電動車中的一大代表確實不太需要去質疑
而在Tesla以外,目前比較能夠期待的大概就是Leaf了吧
Leaf這台車在國外除了普及度非常高,相關討論也非常多,論性能以及續航力也有不錯的表現
按照Leaf的設計以及定位,不僅恰巧是現行市場主流的熱門的五門掀背車型,實用性上也會更貼近一般家庭的用車需求
更重要的事Leaf加入台灣市場後的角色,我認為也算是完美的與Tesla旗下產品有所區隔,畢竟以車型來看,在應用以及實用性上是完全不同市場
除了車型的不同,其實Leaf一直以來在世界各地的銷量都相當好,意味著這台車已經受到市場及車主的認可,所以說到台灣之後,想買這台車的消費者應該是不用太過擔心車子是否有什麼部份的技術還不夠成熟
另外Tesla在台灣的後勤確實是滿令人擔憂的一點,但買車不光是在外面跑而已,車廠的後勤好不好其實也是相當重要,像版上有位車主光是因為異音問題就來來回回原廠十幾次了,真的辛苦那位車主了
相較之下,Nissan在台灣不只據點多,後勤的品質也不至於像Tesla那樣令人詬病,Leaf進來後也不用太過擔憂後勤的問題
Tesla以目前的狀況看來,其實還是有相當多的不穩定存在,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家應該很熟悉不久前Tesla決定大降價結果卻引起多數車主不滿的新聞,而Leaf則是從傳統汽車大廠所研發的,像上述所提到的許多技術跟後勤都穩定許多
滿看好之後在台上市的結果,甚至我認為其他還在觀望中的車廠或許也都會將Leaf當作先驅,替自家未來的電動車發展當作主要的參考依據
電動車儼然成為了這個世代的趨勢,目前看下來短期內台灣比較有機會成為電動車首選的,不外乎就是專營電動車的Tesla以及即將上市在國外表現相當優異的Leaf了
今年大概就是看兩個品牌互相在電動車市場較勁,看是早一步在台灣起步,已經打下知名度的Tesla能繼續穩固地位,還是說更早在國外熱賣多年,今年才準備進軍台灣市場的Leaf能夠順利從Tesla的夾縫中脫癮而出
一次充滿電的行駛里程數和電動車價錢,
也是普及的一項阻力,
就我個人而言,
電動車的里程數達五百到六百公里,
價錢壓到一百二十萬以下,
就會考慮更換成電動車,
不過看看神A油電的銷售數字,
和相同油電系統PRIUS的銷售數字,
要大量快速普及電動車,
也許價錢要在九十萬以下才有可能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