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有針對Wagon舉辦的的國際型賽事嗎?

如題....
這些年Wagon性能風越來越強烈...
房車長期以來有WTCC, BTCC...等國際型賽事!
至於Wagon呢?有類似的嗎?
2019-06-24 9:23 發佈
沒有聽過會飛的坦克?
沒有聽過會飛的磚塊?



altisc wrote:
如題....這些年Wagon...(恕刪)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Pachilla wrote:
沒有聽過會飛的坦克...(恕刪)


+1
我也是想到這台
BTCC的傳奇之一
Pachilla wrote:
沒有聽過會飛的坦克?...(恕刪)

有喔!當初印象最深就這部。
可是都過20多年了!
有針對Wagon舉辦的國際賽事嗎?
altisc wrote:
有喔!當初印象最深就這部。
可是都過20多年了!
有針對Wagon舉辦的國際賽事嗎?


BTCC 沒有規定 Wagon 不能參加,車廠不使用 Wagon 是自己的選擇.

當初 VOLVO 使用 Wagon 單純是誤打誤撞,賽車工程外包商 TWR 當初受到 VOLVO 委託去 VOLVO 的廠領車的時候當天剛好只生產 Wagon, 因為當時那部車的用途單純只是工程開發用途不會比賽,所以不想白跑一趟的 TWR 就領了一台剛下線的 Wagon 回去改裝。

結果 Volvo 負責這個案子的主管看到了這部奇怪的賽車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馬上聯想到這台車如果下場比賽會對於 VOLVO 行銷上創造出的價值,就請 TWR 評估如果改為使用 Wagon 參賽是否 OK?

TWR 在進行了風洞實驗後發現在賽道環境上, Wagon 平坦的車頂創造出來的空氣力學特性 (尤其是車尾下壓力)比4門轎車還好一些些,因此使用 Wagon 下場性能不會比 4 門的差,所以結果就成為你看到的那台車。

但是這台車只比賽了1個賽季就被 4 門車款取代了,原因是比賽大會修改了規則開放了空氣套件 (下巴,尾翼 etc.) 在這個條件下使用 4 門車型作為基礎下場比較有競爭力...一直到今天都是。

下面這台就是當初誤打誤撞的 850 Wagon BTCC 原型車 (沒有比賽過,所以還是維持當初下線的紅色塗裝)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Pachilla wrote:


BTCC 沒有規...(恕刪)

觀察目前各廠的房車參賽車仍以四門、雙門為主,而非Wagon車型!
也就是以四門、雙門房車的基底,運動性、調教潛力還是較Wagon來的強!
altisc wrote:
觀察目前各廠的房車參賽車仍以四門、雙門為主,而非Wagon車型!
也就是以四門、雙門房車的基底,運動性、調教潛力還是較Wagon來的強!


單純是比賽規則限制...

要不然之前連續多年柴油引擎稱霸 Le Mans 24 Hour, 為何法拉利哺嘎滴這些市售超跑不用柴油引擎?

altisc wrote:
觀察目前各廠的房車...(恕刪)


應該說就目前的比賽規範,
房車在空氣力學方面可以加強的極限高於旅行車
而旅行車本身相對於原廠房車的空氣力學優勢,在房車開放使用尾翼等改裝之後,也消失了
最後旅行車在車長和車重上天生就是比較吃虧(結構上來講就是這樣...我這還是拿volvo來當例子(房車跟碗公的車長差不多),要是拿70年代的美國車來當例子就超明顯的了.....70年代美國的碗公屁股比同款的房車長多了,以至於當年volvo 140碗公在美國的其中一支廣告就是主打"車長跟140房車一樣短小精悍,但空間比其他那些"龐然大物"還大"
Pachilla wrote:


單純是比賽規則限...(恕刪)

嗯啊!
所以我在期待,可以有旅行車的國際級競賽!
甚至法規修改,讓旅行車、房車同場較勁。
增加可看性!

altisc wrote:
嗯啊!所以我在期待...(恕刪)


阿就沒有規定旅行車跟房車不能同場較勁啊
只是車廠就不想用旅行車(因為沒有比較有利)來跑囉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