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之所以不安全一部份是因為在台灣即便是進口的車,安全配備都跟國外有很大差異
例如Toyota C-HR

C-HR在2017年EuroNcap的測試成績雖然有拿到5顆星的成績,但他在台灣就算破百萬的車型都還是沒有自動煞車這項主動安全配備的,所以用2017年的成績來看,扣掉自動煞車在成人防護、行人防護和安全系統的額外加分後,有三項成績大幅下降,成人防護會變成87%,行人防護會變成65%,安全輔助系統會變成56%

C-HR扣掉自動剎車的加分後成績跟同年受測的Swift差不多,所以台灣版本的C-HR如果去受測的話推測大概只會有4顆星
溫馨提醒:Swift在EuroNcap有兩個測試成績,4顆星是有自動煞車的車型(Radar Brake Support),台灣的Swift雖然是進口但因為全車系都沒有自動煞車,所以成績是要參照下面3顆星沒有自動煞車的車型

接下來換看看在台灣賣得很好的HR-V
我知道國產車不能參照EuroNcap,這邊假設一下假如HR-V是進口的情況

歐洲HR-V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已經有都會型的自動煞車和車道偏移,而三年過去了,台灣HR-V國產化明明成本比較低還是還是沒有給這兩樣配備,所以跟C-HR一樣,在看EuroNcap撞擊測試的時候,要把自動煞車和車道偏移的加分扣掉,
簡單說就是相對2015年的測試,2017年標準變高(舉例來說安全輔助的成績2015年ESC都還有算分,到2017年歐洲因為每台車都標配,就不算分數了),另外因為自動剎車有加分,所以成人、行人還有安全輔助的總分都變高了,但台灣HR-V沒有這些配備,所以在成績上就會差很多
統一以2017年的標準來看,行人防護和安全輔助的分數都要做調整,調整後台灣HR-V的成人防護約81%(拿掉AEB City加的2分),行人防護約62%,安全系統約40%,分數大概介於4星和3星的Swift之間,所以台灣最高規格84.9萬的HR-V如果去受測的話,成績推測差不多會落在3~4顆星之間(另外兩個規格連6氣囊都沒有,真的有人買?)
但除了安全配備的差異外,因為HR-V是國產車,加上本田一直沒有公佈HR-V的鋼材用料,無法知道是否與歐規相同,所以這個3~4顆星只能當作參考而已

再來是一樣賣的很好的進口小休旅CX-3,直接只看88.9萬以上的車型,入門禮個車型跟歐規受測車型不同就,應該會直接少1顆星剩3顆,因為也是2015年受測的,就算是用88.9萬以上車型來看,一樣要調整行人安全和安全輔助的分數,調整後行人防護會變成約72%(因為台灣CX-3不像歐規有行人偵測功能,所以少了一些分數),安全輔助系統會變成約55%,不過畢竟88.9萬以上車型還是有自動剎車只是沒有行人偵測,所以對照2017年的成績差不多應該還是可以維持4顆星

最後來看看Vitara,一樣是2015年受測的,加上台灣Vitara規格跟歐規相比也是有少了自動煞車的問題,所以也是要調整行人防護和安全輔助的分數,調整後行人防護會變成65%,安全系統會變成36%(少了2017年不有加分的ESC的3分,也少了AEB Interurban的2.4分)

所以以2017年的成績來看,台灣Vitara規格的成績跟3顆星的Kia Rio差不多,而且看了整個2017年成績是5星和4星的車款,在安全輔助這項沒有一台的成績是低於40%的,所以合理推測台灣版本的Vitara如果用2017年標準去受測的話應該會從5顆星變成3顆星
從上面一路這樣看下來不難發現在安全方面台灣目前的小休旅就算是進口且買到接近90萬甚至破百萬的旗艦車型,沒有一台在EuroNcap採計AEB加分&拿掉ESC加分後的新標準能有5星安全,幾乎都只有3~4顆星的成績,都花了接近90萬或更貴卻只能買到安全性3~4顆星的車款,為什麼還有這麼多消費者要買小休旅?
明明只要多加個10萬左右不到百萬就可以升級買到像是CX-5或是Eclipse Cross等更大一號且符合EuroNcap 5星安全的進口休旅車,空間也直接大一號,假如覺得加10萬選擇不夠多,加20萬到110萬選擇就更多多了Tiguan的選擇,多花一點錢買安全就已經算是賺到了,多出來的空間就算附贈的吧

(台灣的CX-5因為沒有行人偵測功能,所以為了公平起見行人防護那邊的成績有做調整,但即使調整後看起來也是不至於會影響到他5顆星的成績,而且說真的,一定是先顧自己車上人的安全之後才會去考量行人吧)


真的很好奇想知道大家是真的不知道小休旅安全只有3~4顆星所以才買小休旅?
現在知道了,覺得加10萬安全性從3星或4星立刻升級5星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