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大陸進幾年電動車補助的作法,給台灣的借鏡。

大陸進年大力補助電動車的方法,有待商榷。因為民眾買電動車之後,大部分很少開車,每天平均15公里,其他時間都是閑置的,造成很大的電池資源浪費,政府花大把金錢確沒什麼好處。
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政府和電力公司聯合買下電池,再低月租費租給車主使用,而車子不開的時候,在用電尖峰時段,必須插在雙向充電樁上,當電力的儲能電池,如此可增加電力的備載容量,以後要廢核增加再生能源,就需要建儲能場,那將來電動汽車電池,就可以拿來輔助儲能了,因為電池的產權是台電的。
如果台灣能做到這一步,就不會感覺像大陸花了大把鈔票,卻一無所獲打水漂了。這樣政府有補助之實,又能獲得電池的產權,一舉兩得。
2018-08-04 7:49 發佈

無量之海 wrote:
大陸進年大力補助電...(恕刪)


隨便就幾千個億沒了...
反正不是執政者的錢,
台灣政府燒錢比大陸厲害...
傻傻的,動力電池很貴,假設電池只能充一千,每天多的電回灌台電,原本的電池可用7,8年平均,結果這樣一搞就只能用3,4年。這下可好了。
無量之海 wrote:
大陸進年大力補助電動車的方法,有待商榷。


1 民生、工業用電都快不夠了 還要增加到汽車上
很務實的問題 給車子跑的/多逾的電量要從那來?
是要多燒媒? 啟用核電? 還是學德國跟周邊國家買電??(超過4,5塊的綠電 我們民眾用的起嗎?)
靠風力發電(夏天的電 秋天發 >> 清朝的劍 斬明朝的官)?

2018-08-01 聯合報 今天用電達3,722萬瓩 再創歷史用電量新高

出處 台灣風力發電主要發電時段都在秋、冬兩季,正是台灣最不缺電的季節。

2 大陸的政策也在今年做了調整
不是光靠錢 還有落日條件 強迫不能生存的企業被淘汱

出處

2018-08-02 新能源車補貼取消衝擊 珠海銀隆南京廠裁8,000人

而政策的備案也在同步進行

上海在2017年9月就出台了《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在目前全市近6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運營的基礎上,提出了在2025、2030年分別達到3萬輛和5萬輛營運規模的目標。此後,江蘇一些城市出台了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在浙江和安徽出台的"十三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燃料電池汽車也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突破瓶頸 陸催生氫燃料電池車
什麼是氫燃料電池車?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表示,它與原油車結構相似,只是把油箱換為氫儲罐,內燃機換為燃料電池的發動機,不加油而是加氫,排放水出來,可做到零排放零汙染;續航里程可達300至500公里,加氫時間約為3至5分鐘,比鋰離子電池充電時間的20至30分鐘短。





這個構想不錯!是一種創新的智慧電網!

但如同前面網友說的,動力電池成本較高,除非車子真的要閒置好幾天,再把電池並聯電網儲能,否則每天不斷放充還真的會影響到壽命。

當然,如果未來電池成本大幅下降,真的可以這樣玩
想太多⋯
台灣連電動機車換電規格都搞不定了⋯
而且先前北市也傳要推ucar,後來也無疾而終

技術方面不是問題,
問題在於人
其實環保那些都只是表面上的理由
中國會發展電動車有2個很大原因
1.中國有鋰礦,只需引進技術,生產電池是自產自銷增進內需讓國內經濟更活絡
2.電動車可以減少石油依賴,自已燒煤發電,減少貿易逆差
所以對中國而言,國內有原物料,那某程度上來說發展電動車可以同時達到環保跟經濟發展

但對台灣而言沒有這些條件,沒鋰礦也沒煤礦,除了技術,其他通通都進口
台灣發展電動車的誘因就真的只是做環保
又或者是進口原物料後,所有零件與組裝都在台灣製造生產,那才能多少促進內需
但原料進口要稅,工廠又因環保法規較嚴,平均薪資高於落後國家
這些就會讓成本上升,所以價格競爭力就差一些,消費意願就會低
所以在台灣電動車真的很難發展
雖然台灣機車密度是亞洲之冠
但光市場大小並不能成為主要誘因
因為有燃油機車可能替代
要有政府輔助電動車這一塊才可行
但因為GGR目前在路上能見度愈來愈高了
所以我個人對台灣將來的電動車市場還是頗有信心就是了





先把公共交通建設好加上建立友善的自行車環境比較重要吧,對面那個國家叫中國,地球沒有國家叫大陸
暴君 wrote:
2.電動車可以減少石油依賴,自已燒煤發電,減少貿易逆差
所以對中國而言,國內有原物料,那某程度上來說發展電動車可以同時達到環保跟經濟發展
但對台灣而言沒有這些條件,沒鋰礦也沒煤礦,除了技術,其他通通都進口
台灣發展電動車的誘因就真的只是做環保


燒煤發電在大陸、毆洲應該愈來愈難
燒煤產生大量Co2 其次會造成空污
因此 不燒煤改燒天然氣(貴 但可以減少空污)新聞 中國擺脫燃煤發電,天然氣將打頭陣
新聞 中國禁燒煤 貧困民眾在零下酷寒硬撐

而 剾洲也是如此 新聞 英燃煤電廠 將在2025年10月前全部關閉


而鋰電池其製造跟回收也是一樣 不環保
再其次純電動車用電的來源 如果是燒煤、燒石油 對於減少CO2一樣是沒效果
慢火奶茶 wrote:
燒煤發電在大陸、毆...(恕刪)

中國也有產天然氣,所以一樣是自產自銷沒差

然後電動機的能量利用效率通常比內燃機來的高
加上電廠的排放是屬於高空排放
汽機車則是屬於低空排放,排氣管一出來你就吸進去了
所以低空排放會對人體的危害更大一些
至於電池製程的主要污染是屬於可以控制的
既然可以控制,那污染就可以做到很低,當然就算是做環保囉

除非啦
你認為只有零排放零廢棄物的產品才叫環保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