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老婆小孩在車上,我要的很簡單
就是「安全性夠的車」
「黃紹博」是一個我在FB追蹤的一個人,他的文章根本說出我的心聲
他的文章在商周:
以前年輕不懂事,買車只想要省油、大空間、高折價,當家庭有新生命誕生時,
開始重視生命與安全這種老掉牙的事情。
別再說「車不是買來撞的」!從小型車到七人座,2017年超完整「安全先決」購車指南
我寧可多花一點心力去研究找一台安全的車
也不想買一台結構不好、2安氣囊但是影音齊備的鋁罐車
守法開車也難防其他駕駛造成的意外
這條車安防線我認為是政府和車商的共同責任
今年TW-NCAP聯署後,行政院決定編列預算成立機構和機制

這是好的方向,但是TW-NCAP要成立完成耗費時日
這幾年的空窗期,就只能靠「市場機制」來逼迫車商就範
來看看目前的「市場機制」的制衡力道吧
2017年11月份臺灣汽車市場銷售報告
賣得好的仍然是安全配備沒有給足,被罵最兇的車款
顯示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口嫌體正直」
怪不得前幾天這篇文章「 TOYOTA這麼不堪嗎?」
要感嘆「即使安全配備不夠,但各車型仍是銷量第一」
和泰和Honda可以不要偷料,讓國外測撞成績名符其實嗎?
HONDA回應鋼鐵門兼懶人包整理
我認為一個正常健康的市場應該是:
消費者提出需求 (安全)>>>廠商推出新產品,期待放大利潤
>>>消費者願意購買>>>廠商願意持續符合市場期待
如此一來才能將「商人目標:賺錢」=「消費者安全」成為正循環
周一發表的S3讓我眼睛一亮,我有新的選擇了55.9 有6安+ESC
因為「沒錢預算低」只能不安全就是我最看不爽的地方也是我的無奈
不然我也想直上進口車,還在論壇鍵盤口水幹嘛
想購買 60 萬以下標配 6 氣囊加 ESC 的車?選擇少到讓人無奈
舉一些例子:
Kia的早安號 56.9 萬 7氣囊加上ESC,上個月賣56台(韓車在台灣難做)
Vios到頂規 1.5雅致型 53.9 萬 2安
Escort頂規才有6安 +ESP(剛上就被酸)
City 66.9萬 才有6安
往上看Altis 和Sentra要到70幾才有6安
其實我覺得車輛安全都是會上網的「年輕世代」在喊的
喊得震天響但是年輕世代的購買力還是不是如老一輩
所以議題是真,反轉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希望市場在TW-NCAP上之前市場正循環能夠開始
每個品牌都推安全又便宜的車然後賣很好,才是全民之福
我的邏輯不太好想到什麼打什麼,請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