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他們的分析師更表示「AEB不該是一個消費者必需買豪華車,或者是昂貴的加價選配才能獲得的配備。所有的車廠最好都能盡快將低速和高速自動煞車列為車款標配。」
注意:是低速和高速自動煞車,同時喔,只有低速自動煞車也算是半套
原文網址:https://www.consumerreports.org/car-safety/where-automakers-stand-on-automatic-emergency-braking-pledge/
還記得去年IIHS與20家汽車廠商達成協議將會在2022年標配AEB嗎?
Consumer Report也特地向當初達成協議的20家車廠詢問目前AEB進度到哪
也特別點出Toyota、Volvo、Mercedes三家車廠進度領先其他車廠

其中令我比較意外的絕對是Toyota,目前台灣Toyota不論進口或國產還沒有任何一台車有搭載AEB自動煞車功能完整的TSS0%,美國Toyota竟然預計「今年底」就要幾乎每台車標配AEB100%。
台灣0%的AEB配備比例 VS 美國100%的AEB配備比例
這樣講可能沒有太深的感覺,提幾台台灣熱賣的車型對照美國一下
美國Rav4從2016年的選配變成標配高低速AEB
美國Altis也從2016年根本沒有AEB變成標配高低速AEB,對照台灣入門款Altis連ESP都還要花3萬多才能選配,真的是美國Toyota已經上太空,我們還在殺豬公。
國產車這樣做還可以自圓其說,但進口車明明就是從日本進口卻還這樣真的不知該說什麼

不過還是必須說台灣最近的NX小改款標配有低速和高速AEB的完整版新LSS+值得鼓勵!
(補充:新舊LSS+說法原因為台灣官方說法在新NX上配備的新LSS+為有AEB功能完整版,台灣舊版LSS+為只會警示不會自動煞車的半套版)
跟美國消費者最便宜能買到有低速和高速AEB的豐田集團車型,台灣還好有Lexus NX,只要比美國多花100萬就能享受完整版的AEB
假如以美國全部市售車型來看
2016年至2017年搭載高/低速AEB的比例確實都有上升
選配低速AEB上升了2%,標配低速AEB上升了9%
選配高速AEB上升了4%,標配高速AEB上升了7%

https://www.consumerreports.org/car-safety/automatic-emergency-braking-availability-expands-with-2017-cars/
以台灣最夯的國產休旅車CR-V 5代來說
美規CR-V 5代1.5T的Honda Sensing是標配的

不過比起Toyota,台灣CR-V 5代至少最貴的113萬車型Honda Sensing有保留下來
比起HR-V、Tucson、Santa Fe、Forester、X-trail、Kuga這些國外明明有低速和高速AEB,台灣卻連想選配都沒辦法選
目前大多有搭載AEB的車款多為休旅車,且台灣主流市場大多家庭買家還是會買休旅車,這邊也順手整理了些休旅車(預算抓百萬內)的安全氣囊數跟是否有搭載AEB供大家參考,百萬內符合完整被動安全(六、七氣囊)+AEB只有一台,不然就是得超過百萬預算才能買到

最近很夯的議題是要推動台灣的NCAP制度
但我覺得與其花很多前推動一個大家不見得相信的制度
不如先從最基本的下手要求
在眼睛看得到的安全配備表上先要求跟國外一致
隨便舉例來說

美國Rav4是8氣囊+高低速自動煞車 台灣Rav4氣囊數跟美國不同也沒有高低速自動煞車但因為是進口車不用再經過台灣的撞擊測試
不過假如連規配表上的安全配備進口車都跟國外有落差又不用經過台灣撞擊測試
怎麼知道車子是否安全?
假如連基本的安全規配都無法要求進口車,卻花大錢去推動台灣的NCAP制度算不算捨本逐末
我是不指望台灣各車廠能跟國外各家車廠一樣在2022年前標配低速和高速完整AEB,但至少能期待幾件事吧
1. 降低有自動煞車車型的售價
2. 以合理價格提供全車系選配
不過消費者假如不自覺還是要選擇跟國外配備明顯不同的車型,那當然台灣不管是直營還是代理商當然就樂得繼續提供比較貴安全又比國外差的車型,這就是供需市場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