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W124的底盤結構圖
http://w124.com.ua/media/catalog/category/GMOB_01-5.gif
小弟以前一直以為, 底盤就是兩根長長的大樑, 然後放個盤子上去, 再把引擎懸吊等等鎖上去, 原來承載式底盤, 就沒有那兩根長長直通到底的大樑了,所以現今的轎車, 大多是承載式底盤結構嗎?
我最先想到的是, 非承載式底盤(如卡車),要獲得不同的軸距, 只要把後懸吊固定在大樑不同長度上即可.
但是豪華轎車的加長型結構, 軸距的增長, 就我所知, 美國的三節加長禮車,必須要切斷車身, 中間那一段是焊接上去的, 所以車身剛性可能不好, 但是原廠加長型轎車,就不可能這樣搞, 是否要另外沖壓出一個不同的車身底盤, 好獲取較長的車身?比如雙B的加長型系列之類的...
youuyouu wrote:
這是W124的底盤...(恕刪)
很早期的轎車都是兩支大樑,後來才演變成單體結構
如果你現在想要看底盤就是兩根長長大樑的承載式底盤,最容易見到的就是Toyota的Innova和三菱的zinger,比較貴的就是MB的G-class。
加長禮車畢竟是特製車還是會進行相當程度的補強的
這是W221的pullman加長型車款

志林姊姊 wrote:
很早期的轎車都是兩...(恕刪)
我看過一些他們的改裝方式, 比較仔細的就是內裝要先拆掉, 然後把車子鋸斷, 中間加長的那段再補焊兩段大樑延長, 常見的Cadillac fleetwood可清楚看見兩根長長的大樑(要改成靈車也比較適合)
http://i41.tinypic.com/28spnr4.jpg
我去這家改裝廠網頁算過,基本改裝,切斷加長60CM,加上各簡單的貨斗,基本差不多100萬NT起跳,整套包含監理處變更車體...等。最麻煩的是~~改裝完之後車子保險,會貴貴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_mWtKwjTQ
不但有加長車體的玩法,還有加長車體之外再把4輪變6輪的改裝方法。(注意看第14張照片的懸吊)
http://www.specialisedvehicles.com.au/gallery-6-wheeler.php
車體結構可分為承載式車身、非承載式車身和半承載式車身三種。
承載式車身(Unibody)
承載式車身。這種車身的結構特點是汽車沒有車架,車身就作為引擎和底盤安裝基體,車身兼有車架的作用並承受全部載荷。目前的轎車和SUV都是採用這種車體結構,這樣的車身優勢是:公路行駛非常平穩,整個車身為一體,固有頻率震動低,噪音小,整體式車身比較安全,缺點就是底盤強度遠不如大樑結構的車身,當四個車輪受力不均勻時,車身會發生變形外,製造成本較非承載式車身高!
非承載式車身非承載式車身(Body on Frame)
非承載式車身。此車身結構特點是車身通過橡膠軟墊或彈簧與車架作柔性連接,在這種情況下,車架是支承全車重量的基礎,承受著在其上所安裝的各個總成的各種載荷。非承載式車身的車身部分不是不承載,最起碼它要承受所裝載的人員和貨物的重量及慣性力,只不過在車架設計時不考慮車身對車架的承載輔助作用。
最大的特點就是結實耐用,具有很 高的剛性,因此對抗正面碰撞的能力也很強
直至上世紀60年代,非承載式車身仍然被大部分汽車所使用,它的優點就是有獨立的大樑,底盤強度較高,抗顛簸性好,此外四個車輪受力再不均勻,也是由車架承擔,而不會傳遞到車身上去,所以SUV和越野車用的比較多。不過非承載式車身也有其缺點,就是車身重,重心高,另外遇到危險(翻車)的時候,厚重的底盤,也會對相對薄弱的車身產生致命威脅(承載式車身便不會遇到這個問題,音問它的車身都是一體的)。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19&t=6939966&p=13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