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撞看多就會看到麻痺了.....個人現在注重"乘客側小面積偏位撞擊"。這個成績能好,其他面向我想也不會有問題吧!?坐等Model 3洗戰績。至於U5.....看隔壁某版就能知道了,太多人被LUXGEN此舉給沖昏頭,已經失去理智。這樣說好了,個人看法。正面測撞不分偏位不偏位,有什麼好看?車頭就大大一區潰縮區,A柱微微變形都能接受。但如果正面還能撞到A柱明顯變形....替測試假人感到難過。
j00164168 wrote:測撞看多就會看到麻...(恕刪) TESLA為了電池承載 底盤全平整而且很厚MODEL S 看起來也是靠底盤撐下來的但是MODEL S在車頭小面積撞擊就不及VOLVO 只拿A
我現在是已經不用看撞擊測試了看車重就大概知道有個8成準了F-ma這種簡單的公式 就知道越重的車撞擊時加速度越小不算氣囊跟其他被動安全,越重的車安全越好XC90為什麼撞下去都是別人凹,FIT為什麼各種慘況都有廢話,一個車1000多公斤,一個將近2000公斤就像小孩撞大人一樣,誰會受傷?要是不怕耗油,車買越重的越安全國產SUV加六安可能會是CP值最高的安全方案
艾薩克 wrote:比較傳統的購車觀念...(恕刪) 看完此篇更能瞭解,納智捷U5送測跟Euro NCAP一點關係都沒有,唯二有關係的只有測試場地跟前撞64KM,其餘跟台灣ARTC上市法規測試一樣。看完此篇更能瞭解,納智捷U5送測跟Euro NCAP一點關係都沒有,唯二有關係的只有測試場地跟前撞64KM,其餘跟台灣ARTC上市法規測試一樣。看完此篇更能瞭解,納智捷U5送測跟Euro NCAP一點關係都沒有,唯二有關係的只有測試場地跟前撞64KM,其餘跟台灣ARTC上市法規測試一樣。感謝 艾薩克大大說明
e1299129 wrote:看完此篇更能瞭解,...(恕刪) 看完此篇更能瞭解,其他國產車廠沒人願意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因為怎麼做都有人會酸!看完此篇更能瞭解,其他國產車廠沒人願意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因為怎麼做都有人會酸!看完此篇更能瞭解,其他國產車廠沒人願意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因為怎麼做都有人會酸!
ivanKK wrote:看完此篇更能瞭解,...(恕刪) 國產車廠每台上市前都有通過ARTC測撞,試問有誰沒做?大家有酸納智捷送測嗎?酸是酸打著NCAP名號,實際卻跟ARTC測的一樣...要護航也作多點功課如果納智捷敢說U5通過NCAP再來把NCAP名號打出來好嗎?不然開口閉口NCAP,結果根本沒有,這沒有混淆消費者之嫌?
e1299129 wrote:國產車廠每台上市前都有通過ARTC測撞,試問有誰沒做?...(恕刪) 有這回事?我是說"測撞",不是說審核喔?以下是估狗的資料~整個新車製造/進口來台的流程為:車商可選擇國內外 53 家檢測機構進行 79 項零組件檢測(ARTC 為其中一家檢測單位),並提供檢測報告 → 隨後再由車商拿著檢驗報告向 VSCC 申請合格證,經 VSCC 審驗並核發後才能向監理單位申請領牌。簡言之,在車輛領牌前,車商須先將車輛送測,再由 VSCC 審核發放領牌合格證照。所以只要車商拿著國外的核可機構送測資料,根本不需要ARTC做"測撞"意思就是說,即使是"台灣特仕車",車廠也只需要拿國外母廠的測試資料送審,根本不需要在ARTC做測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