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RTC撞擊測試的影片可由車商自行決定是否要公開

看看機車板ARTC財團法人車輛測試中心 機車用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及檢測方式介紹

QA

最後一行


然後問問,哪家國產車敢公布,尤其自認安全的國產車






原文:

ARTC 問與答


小編來到這個一般幾乎沒有機會到訪的場地,且長官們都在現場,當然要把握時間問上許多車友們好奇的問題,不過因為時間比較緊湊的關係,以下這些問題是在現場已經有解答的部分,包含 ABS 相關項目以及車輛檢測的問題,有興趣的話千萬別錯過這個最直接的回答囉!

Q:ABS 送驗的費用大約多少錢呢?常聽到加了 ABS 的車會貴很多,真的會增加車輛售價嗎?
A:每一車大約十三到十五萬新台幣不等。如果以量產車估計五千輛起跳的話,一輛成本頂多在30元左右,且現代車輛均已搭配碟式煞車,增加 ABS 僅是增加控制器與周邊元件,因此車價上漲會有,但主因不會是搭配 ABS 的關係,比較有可能是物價上漲。

Q:一輛車的檢測時間從到這邊直到領到合格證為止,平均大約要多久呢?
A:車子送來 ARTC 依法規測試有不同的方式 ( 少量/多量 ),以機車來說多樣來說有 12 大項,所以都會有不同的時間。

Q:網路上常聽到裝 ABS 不如裝煞車力量較強的卡鉗,是否建議如此呢?
A:制動效果更好的卡鉗的確會帶來更強的制動能力,但相對來說也更容易在濕滑或者操控不當之情況下鎖死輪胎,要如何搭配車主得深思熟慮。

Q:ARTC 的測試車手人員技巧是否會影響測試結果?
A:人員有考核證照,所以基本上不太會影響,因為不論何種 ABS 測試方式,都是以常規的力道將煞車抓到底為準,規範中也有提到握力要求須達標以上,但不得超過一定值,測試過程中也會記錄握力;未來也考慮導入機器人進入測試,但相關產品還未面世。

Q:檢測過程中,輔助支架如果觸地,是否就判定失敗呢?
A:通常會再進行複驗,確定是車輛或者是ABS模組問題,同時也會參考現場天氣狀況。

Q:ABS 法規是否是測試後可以領得合格證,如果可關閉 ABS 車種是否會有兩種合格證呢?
A:並不會,只有求路面最大煞車係數時才會完全關閉 ABS。

Q:曾聽聞有些車廠在送驗車輛時無搭配 ABS,但市售時則再將 ABS 模組裝上,過去與未來是否都會允許這樣的情況呢?
A:不合法,管理制度而言是屬於事後的部分,如果車輛有配備就一定要宣告,沒有宣告卻安裝 ABS 的話,車廠若已領取合格證,將會撤銷,行政院甚至可以合理懷疑同廠全車系都有問題,嚴重者將會完全拔除同廠車輛其餘車款合格證,並要求重驗。

Q:108 年後輕型機車也會安裝連動式煞車系統,ARTC 是否會針對這套系統進行檢測?
A:連動式煞車系統也會有性能的要求,基準中必須要達到以上的減速度,屬於動態煞車法規規範中部分,包含如果系統漏油或者斷鋼索時,也都要有一定的煞車性能,同時排氣量要大於 50c.c. 或者時速大於 50km/h (網路有連結可提供) 。

Q:機車 ABS 參考數據除了輪速感應器,是否還有舵角與G值感應等?
A:目前沒有,但未來已經開發中。

Q:ABS 有段數可調整,那測試時的 ABS 調整是否會在測試時一併調整呢?
A:由車商送至 ARTC 後,設定值就不會再度變更,合格證拿到後市售車也必須符合此設定值。

Q:機車使用中車輛會有抽測汙染,ABS 是否也會有抽測機會?
A:環保署的汙染有一個耐久認證,在規定的耐久保證期間,依然要符合排放標準,所以環保署才會抽測,但交通部這部分並沒有此規則,不過交通部有瑕疵鑑定,如果消費者發現車輛有瑕疵,可以去交通部網站登錄,如果調查是通案,就會要求車行啟動召回。

Q:常聽聞強制安裝 ABS 是官商勾結,甚至 ARTC 這個組織就是獨利財團,你們的解讀是?
A:ABS 列為標準配備並不是只有台灣,從前面的介紹之中就能發現這是世界趨勢,如同汽車的各項安全配備也會與時俱進,再說加入更多的安全配備對於市區安全騎乘並不會有害;至於 ARTC 這個組織只是集合全台灣所需要的各項與車輛檢驗相關之場地於設備,在國內外還有其他由行政院或者環保署認可之機關,均可提供相同的檢驗內容,端看車商如何選擇檢驗地點。

Q:一輛車的檢測時間從到這邊直到領到合格證為止,平均大約要多久呢?
A:車子送來 ARTC 依法規測試有不同的方式 ( 少量/多量 ),以機車來說多樣來說有 12 大項,所以都會有不同的時間。

Q:國外也有測試報告,為何無法直接引用國外法規測試結果作為國內法規合格證呢?
A:只要是環保署以及交通部認可的機構,不論國內外都可做為結果。

Q:車輛的送驗過程與報告,是否能夠公開?
A:因為車輛送驗是由廠商交由私人機構進行測試,不單只有 ARTC,每一私人機構均無法公開客戶之送測結果,報告屬於客戶的私人財產,這些報告最後都會交由廠商,由廠商自行決定,唯獨法規測試部分,是因為會將資料送至政府機關,所以自然會由政府機關公開,如油耗數據等。


Q:所以舉例來說,撞擊測試的影片部分是由車商自行決定是否要公開囉?
A:可以這麼說沒錯。
2016-12-23 19:53 發佈

MR.M wrote:
Q:所以舉例來說,撞擊測試的影片部分是由車商自行決定是否要公開囉?
A:可以這麼說沒錯。


所以撞到爛到駕駛扁掉一樣可以上市賣?

MR.M wrote:
看看機車板ARTC...(恕刪)

這個問題在之前民眾聯署提案時就有討埨
交通部也有回應
民眾提案公布ARTC國產車撞測結果

再重新回復一次
國王車訊這篇報導有提到
[....而依照ARTC過去所公布的新聞稿,指出國內車廠申請法規測試時,費用乃是由廠商負擔,ARTC乃是受委託測試,因此測試結果屬於廠商所有,ARTC並無權公布結果。不過另一方面,國內車廠遞交檢測報告及相關文件給交通部審驗機構申請合格證時,此資料即進入政府管轄範圍,交通部即有權決定是否公開供民眾查詢。]
[當新車上市時,雖然交通部手上都握有國產車廠呈交給交通部的ARTC撞測資料,但交通部相關單位表示,由於撞擊測試資料內容僅會有通過撞擊測試與否,並不會出現像是IIHS或Euro NCAP撞擊結果星等評分的概念,若是直接公布撞測資料,一般民眾恐難以理解,因此現階段僅公開通過撞擊測試要求的國產車型;倘若未來民眾有需求,交通部也會考慮針對國產車撞擊測試資料進行評等與分析。
交通部是有權可以決定是否公開國內車廠遞交檢測報告]

所以交通部會[考慮]且[有權決定]是否公開車廠遞交的測試報告
車廠公布這點很重要

另一點 是抽測嗎?
車廠送測的是不是選手車 舉例 一台多加強些結構與焊點 然後送測?
所以說,國產車到底哪裡安全

從上到下,官商...

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同級汽車生產有像台灣數量如此少還國產的嗎?

數量如此少還擁有生產線的

參考參考澳洲吧
Stanley69118 wrote:
所以撞到爛到駕駛扁掉...(恕刪)



至少有影片讓大家決定

台灣的測試

只有


不過



Cloudy Shiau wrote:
這個問題在之前民眾聯...(恕刪)


之前三菱有部車有公開過,還有測試影片是屬廠商的,是廠商決定是否公布
不關交通部決定

看看QA倒數第2
QA倒數最後已經回答是屬廠商是否自行公布-----撞擊測試的影片


yoshiyoyo wrote:
車廠公布這點很重要
...(恕刪)


是沒錯,但進步總是要慢慢來
先公布測試影片

不先公布測試影片,哪來自信說自己比同級車安全,01上不是最會追求資料為證

Cloudy Shiau wrote:
這個問題在之前民眾...(恕刪)

IIHS是經由各大保險業者出資成立的
目的是透過研究這些先進防護科技是否真的有效降低肇事率
或是車體是否能保護駕駛
所以才會公布
如果有搭配安全科技和車體安全的車款保險費自然比較低

hungmaxy wrote:
IIHS是經由各大...(恕刪)

另外一個問題

即使是這個機構 也沒權力讓你能不能領牌
只是建議車的安全性等級

反觀台灣的ARTC什麼鬼 有權讓你領不到牌 還沒權公布測試影片?
MR.M wrote:
至少有影片讓大家決...(恕刪)

我的回覆你好像沒看清楚
你說的車廠自行公布部分
是車廠去測試後得到的成績
因為是車廠出資做測試
本來就是車廠自行決定要不要公布

我看到交通部的部分
是所有在ARTC測試通過法規的車
車廠會把這成績和合格證明拿去VSCC申請新車審驗
這時候政府就可以取得測試成績
交通部就有權力決定要不要公布

比方說
車廠去ARTC測試沒通過標準
他因為沒通過標準不會也不能把成績去申請新車審驗
政府不可能拿到成績也沒機會公布
沒通過不會上市而買不到的車子碰撞成績
你也不會想看吧!

但是通過標準而拿去申請新車上市的成績
政府就有機會公布
看交通部要不要而已

hungmaxy wrote:
IIHS是經由各大...(恕刪)

IIHS的成立目的是有你所說的部份
但研究那部份是另外執行
因為需要購大量的數據和實際意外比對
所以現在IIHS也沒有用新車撞擊結果來調整保費
比方說如果新車撞擊成績較低而歸論相對不安全
對這較不安全的車子收較高額保費
這是理想和目標
但是目前是還沒且無法做到

目前IIHS公布的撞擊成績
就和其他新車評介NCAP的目的相同
提供民眾做一個購車的選擇
因為這成績沒有任何強制力
有強制力決定上市的是個政府的法規碰撞
能去做NCAP、NHTSA和IIHS的車都是已經通過法規碰撞的車
也可以說法規碰撞本來就較低
而台灣ARTC所執行的是法規碰撞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