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鋼砲」,這個早從40年前由第一代Golf GTI開創先河的性能掀背車代名詞,歷經四十個寒暑的時代演變,單是從動力性能來看,從110hp、0~100km/h加速九秒台的數字,演變到現今進逼400hp門檻、加速更是接近超跑等級的三秒台境界,雖然這類超級鋼砲(像是M.Benz A45 AMG、Audi RS3 Sportback)性能表現傑出,但是因為定位層級太高,車款售價自然較少有消費者願意買單,以國內市場來說,與其花約三百萬元左右的售價買一部鋼砲旗艦,倒不如買一部空間、配備及機能性更為出色的房車或休旅車款,還比較實際且有用的多。

所以轉看價格約莫落在150~250萬之間的「鋼砲二、三軍」,雖然比起旗艦鋼砲來說,動力和加速表現稍低,但不論性能和操控仍一樣強烈且頗具特色,反而成為鋼砲級距中較為親民且炙手可熱的選擇!目前國內稱得上新世代的主力二、三軍的鋼砲車款,即是上圖中此次登場的Golf GTI Clubsport、308 GTi、Civic Type R、M140i,而以「200萬、300hp」售價和動力輸出來看,這個級距之內的Golf GTI Clubsport、308 GTi自然分為一組,至於Civic Type R和M140i很顯然的就屬於這個級別之上的代表。

首先我們從「200萬、300hp」售價和動力之內的Golf GTI Clubsport和308 GTi來看,日前以限量身分登場的Golf GTI Clubsport,堪稱近年來少數熱銷的鋼砲車款,Golf GTI Clubsport除了限額88部的數量十分吸引人,能夠以預售價159.8萬元的價格,獲得比Golf GTI有著更出色的性能及齊備的外觀、內裝等配置,可以說相當超值,才一推出就已秒殺完售!至於有著濃厚法系色彩的308 GTi,車價和動力表現也是落在這個級距之內,雖然搭載的1.6升心臟排氣量小於Golf GTI Clubsport,但卻能壓榨出相當緊繃的270hp動力,搭配其向來一貫頗具特色的操控特質,還有「手排限定」的特殊身分,自然也有不少死忠玩家支持相挺。

至於「200萬、300hp」售價和動力之上的F20 M140i和Civic Type R,其實對於鋼砲市場較少著墨的BMW,旗下並沒有一部真正為了「鋼砲」而打造的車款,所以即便是E87世代的130i,小改款前的F20 M135i,還是此次登場的小改款M140i LCI,靠著3.0升大排氣量的動力(M140i改換B58新世代引擎),以及後輪驅動的操控特質,依舊足以夠格冠上鋼砲一詞!另外,雖然Civic Type R FK2已經不是「紐柏林最速前驅車」、十代Civic Type R也即將問世,但是九代Civic Type R這部戰力強悍的鋼砲,動力性能還是操控表現都相當傑出,目前僅有貿易商引進,售價均為200萬元起跳,數量與M140i一樣稀有難得,不過此次採訪的版本,是全球限量的Final Edition車型,可說稀有中的極上珍品!
戰鬥化外在、專屬特色配備 |
Peugeot 308 GTi x VW Golf GTI Clubsport

308 GTi


承襲家族化的外觀造型,初次看到308 GTi就可以很清楚的辨認其源自Peugeot法式風格,更別說試駕車所選配的黑紅雙色塗裝,更是目光聚焦的重點所在。車頭部分的重點水箱罩及前保桿進氣柵孔皆採用方格旗狀的黑色方型進氣柵設計,車頭Peugeot字徽也改為GTi車型專屬的紅色字樣,輔以足下升級至19吋大腳,以及內部加大的紅色煞車卡鉗,營造有別於一般車型的戰鬥氣息。另外車尾部份也是改換造型增大且附有下擾流的後保險桿,搭配左右二側整合其中的雙出尾管,至於車尾門上緣追加的小型尾翼,以及紅底銀字的GTi字樣,對於後方視覺觀感的營造也相當有感。
黑色網格進氣柵+下擾流翼

19吋胎圈+四活塞煞車卡鉗

紅黑雙色塗裝+專屬尾翼、後保險桿

Golf GTI Clubsport


以七代Golf GTI造型來看,透過比六代更為銳利的勾勒線條,以及新世代的LED晝行燈和尾燈的配置,本就有著頗為動感別緻的視覺扮相。至於基於GTI而來的Clubsport,坦白說,初次乍看的視覺衝擊性反而比自家鋼砲一哥Golf R更顯強烈,光是從車頭下方的前保險桿造型,藉著加大中央進氣格柵體積,以及左右二側由多片的黑色擾流翼組成的進氣壩,就令人為之驚艷不已,此外像是車身側裙、後保險桿部分,追加與試駕車塗裝頗為契合的黑色擾流,輔以在車頂後緣追加的大型尾翼,以及後照鏡、車頂部份的黑色塗裝,搭配足下19吋大尺碼胎圈,造就出一眼難忘的性能風格。
大型片蜂巢前進氣壩、專屬空力分流翼片

後照鏡、車頂黑色塗裝

19吋鋁圈、紅色塗裝卡鉗、黑色側裙擾流

大型後擾流尾翼

燻黑LED尾燈、後下擾流槽、大口徑雙出排氣管

BMW F20 M140i x Honda Civic Type R FK2

M140i


單就戰鬥力來看,M140i可說是這次四部鋼砲中最強的代表,不過從外在扮相來說,卻是四車中最樸素溫和的羊皮狼,即便原廠因應其M Peformance身分,為其追加專屬的空力套件,以及18吋胎圈規格、還有隱身其中的前四後二活塞卡鉗的藍色塗裝煞車系統,另外在一些細部配件,像是銀色烤漆後視鏡、裝設於前葉子板的M字徽飾,以及車尾M140i車身名牌,甚至置於後保險桿左右二側的黑色尾飾管,都是標註M140i性能身分的重點項目,只不過比其它入眼即知的對手,M140i外觀造型仍是較偏溫文儒雅,與其強悍的性能水準難以畫上等號。
專屬空力套件+黑色進氣格柵+銀色左右氣壩飾框

M字徽飾+專屬輪圈+前四活塞卡鉗

小型尾翼+車名飾牌

專屬輪圈+後對向二活塞煞車卡鉗

Civic Type R Final Edition


四部車中、造型最為動感醒目的Civic Type R,乍看下頗有從漫畫中走出來的未來載具感受,比起一般Civic,Type R幾乎可用判若二車來形容,像是層次分明且造型鋒利的前保險桿,以及望之難忘的超大型紅色H廠徽,輔以圍繞燈組外框的LED晝行燈條,單就前方的視覺效果就相當出色,更別說在全車四處葉子板追加的外凸輪拱,以及大型的車身側裙,對於車身體積也有著放大的視覺效果。至於後方聳翹又相當立體感的大型尾翼,搭配下方附有擾流槽的後保險桿,以及採用左右四出排氣管的配置,戰鬥氣息相當均衡且全面。
至於這次受訪的Final Edition版本,全球限量150部的身分比「在台限量」的Golf GTI Clubsport更為珍稀,Final Edition與一般車型外觀的最大差異,就是配置與車身同色的前下擾流及側裙,輪圈也從黑色塗裝改為白色配置,此外再輔以紅色塗裝的後照鏡和尾翼的搭配,在Champion White冠軍白塗裝的車色下更為搶眼突出。
大型紅色H廠徽+Final Edition白色下擾流

暴龜輪拱+Final Editon專屬紅色後照鏡

Final Edition白色塗裝輪圈、側裙+Brembo四活塞卡鉗

Final Edition紅色大型尾翼

附擾流槽後保險桿+左右四出排氣管

競技化內在、熱血操駕介面 |
VW Golf GTI Clubsport x Peugeot 308 GTi
Golf GTI Clubsport


坦白說,Clubsport其實就是GTI的進階強化版本,所以不僅擁有獨特的外觀配置,就連內裝鋪陳的設計也有著不同的差異感受。Clubsport內裝最醒目的重點,就是採用類平把式的麂皮方向盤,搭配碳纖維門飾板及麂皮門板的座艙環境,以及同時像是門邊扶手、排檔頭、腳踏墊、安全帶等配件,也都採用搶眼的紅色縫線穿插其中,駕駛人亦可以從螢幕切換新導入的車輛資訊顯示介面,在用力鼓催之餘也能即時監測車輛狀態。此外Clubsport雖然未配置「大耳朵」桶椅,但它所採用的座椅造型也算突出,除了具有GTI字樣繡於椅背,維持GTI精神的菱格紋路搭配紅線處理的麂皮布料組合,可說是Clubsport才有的招牌特色。

儀錶介面基本上維持與GTI相同配置,時速錶極速為280km/h、轉速則是7200rpm進入紅線,不過在時速及轉速錶外圍多了一圈艷紅底色,稍微增添點性能的氣息。


儀錶中央的多樣式顯示介面,除了像是油耗、車速景是之外,像是機油溫度或是賽道單圈計時功能,都是原本GTI上具備的功能。

中控台的影音介面也增加了新年式GTI導入的顯示介面,能夠提供渦輪增壓值、加速G值以及輸出性能的多寡,讓駕駛能夠很直接快速的瞭解車輛性能狀態。

除了中央儀錶的單圈計時器,在中控台顯示介面也有具備該項功能,而且呈現的數據和方式更為多元化且讓駕駛可以更清楚的瞭解在賽道上的秒數差異。

除了對於車輛性能的顯示功能,對於節能油耗的狀態自然也有提供,讓車主可以更清楚的掌握車輛的油耗狀況。

一般GTI方向盤就已採紅線縫製,不過Clubsport則另以麂皮包覆增加觸感及質感,激烈駕駛時也不至於手滑,搭配12點鐘方向的定位紅圈,不論視覺和觸覺的熱血度都相當高。

採用雙排紅漆處理的排檔頭,搭配同樣以麂皮材質製作的排檔套,其中在以雙排紅線縫製作為色調處理,視覺質感相當出色。


比照Golf R配置的駕駛模式功能,可以依照駕駛的操駕需求,自行切換節能、舒適、一般及運動,還有自行設定的個人化模式,這個配備在一般GTI可是要加價選配才有的。


在一般模式下的引擎怠速約莫落在800~900轉速之間,不過切入Sport駕駛模式之後,就會自行拉高轉速到1100rpm左右,更積極主動的因應駕駛人的油門驅策。


一般GTI的ESC循跡系統並沒辦法完全關閉,必須到Golf R才能將ESC Off,不過Clubsport上則可將此項功能關閉,讓駕駛人享受更多自主的駕馭樂趣。

腳踏板也設有金屬飾板,並具備防滑膠塊設計,此外就連腳踏墊的外圍也繡有紅線,營造相當熱血的運動感受。

座椅造型比照GTI設計,不過椅背上GTI字樣以及乘坐處外圍則以麂皮包覆,搭配中央菱格紋路與多色縫線的處理,視覺效果算是動感出色,不過稍微可惜的是,原廠並未提供大耳朵桶椅的選配,否則車內戰鬥氣息將更為強烈。
308 GTi

308 GTi座艙格局的鋪陳,基本上仍是以一般308延伸而來,但是入眼所見的多數配件,像是大從方向盤、排檔頭、座椅等架構,小到中控台和車艙多數元件,採用畫龍點睛效果的紅色縫線處理,還是GTi字樣點綴的名牌,都是可以瞧出與一般308明顯不同之處,運動氣息自然顯得強烈許多,

相當具有特色的轉速錶,將以往由左往右轉動的方式,改為由右到左的設計,所以當你用力催促的時候,時速和轉速錶的二邊指針,就會同時劃向中間,視覺感受相當特別有趣!

中控台螢幕為觸控設計,能夠提供空調、車輛狀態、影音等多種資訊顯示及切換的功能。

六速手排限定的配置,排檔頭採用金屬材質製作,握感稱得上不錯,倒檔則須以手指拉提排檔座下的鉤環,才能將檔位推至倒檔,不過位置設計稍低,在較為緊湊狀態操作時,離方向盤距離稍遠操作有些不就手。


按下排檔座下方的Sport按鍵,就可將車輛進入運動模式的狀態,不僅動力反應更為積極熱血,儀錶中央也會跳出馬力、扭力數值,以及渦輪的增壓值狀態。

308 GTi配置的這款平底方向盤,黑色皮質搭配紅色縫線的製作方式,搭配下緣大型的GTi字樣之外,平把以及縮小盤徑的尺寸設計,操作起來相當俐落順手。

油門、煞車、離合器及休息踏板,全都是以金屬飾板搭配防滑膠塊的設計,油門和煞車的落點算是等高,可以比較流暢的進行跟趾動作,不過離合器接點稍高,而且回饋力道有些輕腳,初次操作須特別注意。

座椅體積算是有些龐大,並採用麂皮、織布、皮料三者混搭製作而成,造型剪裁算是動感,整體支撐性算是出色,而椅面的設計對於雙腿的包覆性有特別著墨,但腰部和肩部的包覆性則有進步空間。
Honda Civic Type R FK2 x BMW F20 M140i

Civic Type R

FK2世代的Civic Type R中控台及座艙的用料雖然不像對手般豪華,且大多以簡單的皮料和碳纖維飾板、金屬飾條點綴,但卻能憑著新潮又熱血戰鬥的設計,挑起駕駛人的心中熱血。單就儀錶界面來看,雙層式的顯示架構就相當特別,特別以駕駛人為導向的座艙,加上三環式大型儀錶、配色搶眼的方向盤,以及Final Edition專屬的黑紅Recaro賽車椅,造就出令人興奮且熱血的車艙氣氛。

儀錶設計方面,雖然並未向對手導入液晶顯示介面,但以轉速錶居中的三環式設計,辨識度不僅清楚直接,轉速錶底的Type R字樣也相當醒目特別。


按下位於駕駛左側的R按鍵,這時原本儀錶後方的白色燈光即改為紅色顯示,就連右上大型螢幕的Civic側面輪廓,也會同時冒出紅色燈光,對於駕駛人的視覺觀感相當催情。

單就握感及操作便利度來說,FK2雖然不是四車最為優秀,但是實在又厚實的握感,搭配紅色縫線以及紅色定位圈的配置,依舊給予醒目的視覺衝擊感,唯有方向盤體型稍嫌肥厚,略微減損些熱血氛圍。

一般模式狀態即可顯示G值,以及煞車踏板與油門開度的幅度顯示。

進入R模式之後,更可提供渦輪壓力、水溫、機油壓力、機油溫度的功能顯示,不用在額外加裝顯示儀錶。

賽道單圈計時功能也有提供,並具有五次單圈秒數的紀錄功能。

喜好加速測試的車主,也可利用內建的0~400M功能測試愛車的加速性能,同時亦具有五次加速成績的功能。

中央大型顯示螢幕亦具備多項功能,像是行車導航、手機通訊、影音顯示等功能,皆可以觸控方式直接切換,只不過因未具備台灣圖資的關係,現階段無法使用導航功能。

Type R最具經典代表意義的金屬球型排檔頭,握感相當紮實明確,搭配簡潔明快的換檔行程,操作起來相當流暢便利,而且離方向盤距離不遠的設計,讓駕駛人可以很快速地完成換檔動作,而前方的金屬名牌則為限量身分的專屬飾牌。

一般FK2 Civic Type R座椅為大面積的紅色配置,至於Final Edition則以黑色為基本色調,僅在椅背及椅面外緣及椅面前端中央設有紅色飾條,顯現低調中又保有動感性能的視覺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由Recaro代工的賽車椅不論是包覆性和支撐性都相當出色,就算激烈操駕也不需費神固定身體,實在的泡棉用料乘坐再久也不會疲累。
F20 M140i

正如低調溫和的外觀造型,M140i車艙格局的設計也是一派沉穩中性,大面積黑色皮料搭配鋼琴烤漆與銀色(拉絲)處理飾板的主要架構,呈現出不錯的視覺質感,為了營造其高性能身分,原廠為其配置專屬內裝配件,像是造型較為動感且下緣設有M字的方向盤,橫貫中控台中央的藍色飾條,以及藍色格紋的座椅等配置,搭配同樣設有M字的金屬踏板、儀錶介面等,不過依舊難以與熱血劃上等號。

儀錶採用二具大型的時速與轉速錶為主,中央下方則可由快撥鍵切換多種車輛資訊,至於轉速錶下方則另附有M140i字樣,彰顯其特別的性能身分。

中控台上方的大螢幕顯示介面,已經改為比照新大七的新年式介面,將以往由上至下的捲動顯示方式,改為左右翻閱的設計,不僅操作更為簡便也更容易區分辨認。

M140i引進國內版本以八速自排配置居多,僅有極少量六速手排版本接單引進,而其排檔操作方式以及排檔座造型也與改款前相同,操作方式簡單易懂。


M140i配置動態操控模式切換功能,可以依照駕駛狀態,切換Sport+、Sport、Normal、ECO等模式,此外亦可另行解除循跡系統,獲得自主性更高的駕馭樂趣。

在大面積銀色網格飾板上的新一代iDrive操作系統,大型化旋鈕上方新增手寫輸入功能,至於下方則為快捷鍵設計。

登車踏板和腳踏板組也都配置金屬飾片妝點,並額外配有M字樣作為視覺氣勢強化之用。

先不論座椅造型剪裁,M140i是此次車款中唯一配備全電動調整的座椅,駕駛座亦具有二組記憶功能,至於因應M Peformance定位,座椅為麂皮材質包覆,在椅背與椅面部分則有藍色格紋,視覺感受仍是以質感為主,熱血程度依舊不高。
新世代引擎科技、渦輪動力至上 |
VW Golf GTI Clubsport x Peugeot 308 GTi

Golf GTI Clubsport

嚴格來說,Clubsport雖然名為GTI,可是它的引擎動力、車輛配置等,其實可用「前驅版Golf R」稱之,為什麼我要這樣形容Clubsport?主要是原廠基於耐用度及使用考量,並非以GTI的220hp引擎調校做為Clubsport動力來源,而是採用擁有300hp出力的Golf R心臟下修而來,所以這具引擎出力雖然看似「僅有」265hp/35.7kgm,但是在超增壓模式下,卻能夠給予290hp/38.8kgm進逼Golf R老大哥的動力輸出,若事後再進行強化改裝,想要比照Golf R擁有相同出力水準不無可能,只不過礙於驅動方式的關係,Clubsport無法比照老大哥以較高轉速彈射起跑的關係,擁有五秒內破百的加速數據,不過比起一般GTI來說,Clubsport已經可將原本6.5秒破百的成績,縮短到5.9秒的水準,以一部前驅車的加速表現來說已算亮眼,

由於硬體規格是從Golf R而來,所以不僅引擎內部的活塞、連桿都經過強化,就連渦輪規格也比照R採用較大的出風量型式,所以才能夠創下290hp最大馬力的輸出。
308 GTi

其實以排氣量來看,308 GTi配置的代號EP6FDTR的1.6升渦輪引擎,能以較小的吞吐量架構,卻能壓榨出270hp驚人的馬力輸出,其實可以算是相當傑出,這顆Peugeot Spor調校而來的動力心臟,除了具備缸內直噴供油系統之外,渦輪也配置一具雙渦流型式的機體,其實先前就已在RCZ R上現身,出力與308 GTi同為270hp/33.65kgm境界!同時也藉著雙渦流的渦輪配置,以及高達10.5壓縮比,308 GTi低速表現並未因此犧牲,最大33.65kgm扭力輸出,其實從1900rpm就已經湧現,此外即便變速系統配置六速手排,但其0~100km/h加速依舊擁有六秒整的表現,在Clubsport之前毫無懼色。

透過Peugeot Sport引擎內部的強化升級,以及採用能夠強化低速出力的雙渦流渦輪,308 GTi能以1.6升排氣量創下270hp/33.65kgm最大動力,坦白說已屬相當亮眼。
BMW F20 M140i x Honda Civic Type R Final Edition

M140i

雖然只是小改款,但是M140i的改變並非僅有將35i變成40i那麼簡單,M140i引擎捨棄先前的N55B30系統、改為B58B30出力設定,這具新世代動力機體,比起前代N55不僅排氣量再次增長,更擁有更優秀的缸內直噴系統、渦輪出風量加大、水冷式中冷器等的硬體改良,性能輸出不僅讓先前326hp馬力提高到340hp水準,扭力輸出更是來到驚人的51kgm設定!M140i不僅動力再次成長,搭配一脈相承的八速自排系統,加速性能也從先前M135i的4.9秒再推進到4.6秒境界,是此次鋼砲單元中性能表現最強健優秀的代表。

M140i最大改變重點就是將N55B30改為世代更新的B58B30系統,這顆新世代機體除了排氣量更大,不論供油系統、渦輪規格都已經強化加大,就連中冷器也將空冷改為控溫更穩定、出力更迅速的水冷型式,因此才有更為精進的性能成長。
Civic Type R

FK2 Civic Type R採用的這具「紅頭地球夢」引擎,雖然對Honda來說,缸內直噴供油、渦輪增壓的整合科技,使用時間上自然不及歐陸車廠悠久,但FK2一現身就以2.0升排氣量,壓榨出310hp最大馬力輸出,如此出力水準已經將其身分拉抬到Audi S3、VW Golf R這類地位更高一層的性能鋼砲,更別說在壓榨最大馬力之餘,對於扭力輸出也沒犧牲,40.8kgm最大扭力可在2500~4500rpm完整發揮,而其唯一六速手排的配置,雖然比起換檔神速的雙離合器或是新世代自排稍微遜色些,但Civic Type R依舊可將0~100km/h加速秒數壓在5.7秒內,極速數據亦可推至270km/h境界,性能表現相當亮眼傑出。

對於缸內直噴供油的技術,以及把玩渦輪增壓的經驗,對於Honda來說都並不是新鮮事,只是要將這二項科技整合為一,FK2 Civic Type R算是先鋒之作,而這顆代號K20C1的紅頭地球夢引擎,除了擁有上述二大項科技之外,亦納入自家得意的可變氣門技術,一舉將輸出動力跨越310hp門檻!
熱血用力鼓催、彎道操控比拚 |
VW Golf GTI Clubsport x Peugeot 308 GTi

308 GTi

雖然我是第一次接觸308 GTi,但就先前試駕同事的感想分享,無外乎就是擁有頗具性格的動力及高度樂趣的動態表現,經過實際駕馭後,我必須要說,能夠以1.6升排氣量做到如此順暢的輸出性能,其實已經值得鼓掌,雖然硬要雞蛋裡挑骨頭,它的低速慢行狀態,仍是察覺得出些微出力和緩的情形,但我寧願相信這是因為拖動19吋圈胎所造成的關係!不過話說回來,308 GTi動力真正精采的地方,仍是偏重中高速的領域,而且這顆引擎的出力表現算是精緻,即便我對它那反轉的轉速指針花了些時間習慣,但只要確實拿捏好出力特性,而且盡可能讓自己熱血的檔檔瀕臨斷油才換檔,就能體會到308 GTi頗具性能的出力特性。

不過對於一個設定為熱血的鋼砲來說,308 GTi的操作介面設計的協調性依舊需要花點時間習慣,像是轉起來很緊湊的小徑方向盤,卻配上回饋接點偏高的離合器踏板,還有得將右手額外多移開一點距離,以便於進行換檔的設計,都是還可以再精進的地方。此外雖然308 GTi出力表現已算優秀,但是面對Golf GTI Clubsport來說,即便有著原廠0~100km/h幾乎持平的數據,可是在半路遭遇的臨時加速比拚,擁有更為豐沛的出力以及DSG雙離合器的先天優勢,308 GTi想要比拚在伯仲之間,還真的要用點心力,而且換檔還不能夠失誤!

正如前面所說,308 GTi操駕起來的動態實在是令人玩味,雖然試駕當天適逢陰雨天氣,但卻絲毫不減損我鼓催308 GTi的興致,拜它配置的短徑方向盤,還有Torsen機械式差速器的輔助,面對彎道可以很輕鬆的犀利進入,不過卻也因此得格外細心的拿捏它轉動的分寸!而308 GTi好玩的地方,就是即便它是部前驅車,但它的後軸卻能夠在出彎時,因為後扭力樑的懸吊結構設計,給予車輛向外扭出的車尾滑動感,或許對於習慣車尾穩定的駕駛者來說,這個滑動感多少會給人些許不信任感(如果你是FR玩家、就覺得還可以再溜一點),不過有趣的是,即便如此308 GTi在出彎扭動車尾的時候,它的懸吊系統依舊盡職地將輪胎熨貼在地面,那種與出彎反方向的「扭一下」,反而有助於讓車頭朝向出彎點,所以只要拿捏好這個訣竅,就可以把308 GTi開的令人歡喜且有趣!

駕駛著308 GTi的確是個愜意的事情,但是若要再苛求一點,我是覺得它配置的Torsen差速器的鎖定率並不算高,雖然它的轉向反應已夠格稱為犀利,但遇上同樣具備差速器且鎖定率較高的Civic Type R,就能很清楚的感受到「原來還可以再利」的差別感受。此外它所配置的Brembo四活塞卡鉗,雖然看起來視覺感覺相當緊繃,但是制動力的回饋表現並不算線性,輕踩一點就有頗為直接的減速力量,如果要以激烈一點的方式操駕,得以更細膩的幅度來掌控。不過好在的是,它配置的避震器設定雖然有些硬派,但是支撐性表現有一定的水準,在車輛在彎道中穿梭或是急遽的加、減速時後,重心帶來的側傾或是前後俯仰情形並不算明顯,所以面對連續組合彎道,308 GTi其實可以相當俐落靈活的攻略,加上其輸出動力並不算過於猛暴,適時的利用車尾「扭一下」時候補下油門,享受法式鋼砲特有的操控樂趣!
Golf GTI Clubsport

如果要以操控樂趣來說,Golf GTI或是Golf R向來就是以穩定見長,較少那種刻意讓車身滑動或扭曲的操控特性,所以即便是「前驅版Golf R」的Clubsport,動態表現仍是偏向沉穩的設定,不過拜採用MQB平台的關係,從七代Golf GTI開始,就有著以往較少出現的輕盈感,這個情形也有可能是因為逐代提升的動力關係所造成,不過對於有著265hp最大馬力、超增壓上看290hp的Clubsport,鼓催起來這種感覺自然更為鮮明!尤其這具EA888 Gen3心臟的出力特性,本就相當著重於低速扭力的詮釋,所以當踩下油門的時候,近乎零時差湧現的動力,搭配DSG的迅捷傳遞動力,飽滿直接的渦輪出力就蜂湧而出,甚至有點突兀的暴衝感受,相當契合喜好大動力的玩家。

其實就我覺得,Clubsport最適合揮灑的舞台,其實是在中高速的彎道或是快速、高速公路等路段,因為拜延用Golf R的出力機體,加上渦輪出風量又大,所以不僅低速扭力夠勁,就連高速的動力延伸性也令人豎起大拇指,完全一改Golf GTI在高速動力減緩較多的問題,更別說後續如果再進行改裝調校,升級空間將比GTI更為明顯且強悍。此外對於鼓催時聽覺上的聲光效果,這個在變速箱換檔時、基於保護變速箱而退點火的設定,當完成換檔後點燃持續供油且稍濃油氣而出現爆炸聲響的特色,已經成為GTI最大特色,身為更強悍的Clubsport也沒有讓人失望,原本在一般GTI上換檔時的排氣管爆燃聲響,在Clubsport更為清楚且明顯,所以駕駛時不僅可以感受令人愉悅的速度回饋,同時間的聽覺感受也相當熱血帶勁!

就像前面一開始所說,向來強調穩定至上的Golf車系,開起來的操駕感受本就不會「太刺激」,這個情形在Clubsport上自然照辦煮碗,比起一般GTI來說,Clubsport不僅擁有比較直接強勁的出力反應,當將DCCD切入運動模式後,避震器設定回饋比較硬朗了些,也有著較為明顯的路況回饋,雖然它沒有特別著重要有多麼犀利的轉向,還是因循車頭出彎方向而扭動的車尾,但只要遵循既定的過彎路線,Clubsport就能夠穩當的緊貼路面快速入出彎!此外對於前驅車慣有的出彎推頭特性,一般GTI有著以煞車控制輪轉速的XDS,但在Clubsport上配置直接從動力鎖定分配的eLSD電子液壓限滑差速器,不過這套電子差速器的作動時機,是要在補油狀態才會作動,所以入彎速度過快、超過輪胎抓地力負荷,其實還是會出現轉向不足的推頭情形。

為了測試這款電子差速器的特性,我刻意不外內外的走線,而是保守的將路線維持在路線的中間,然後在還沒完全出彎時就提早出彎補油,希望藉著它「補油才作動」的設定以及分導二側驅動輪動力,能夠減少出彎推頭、以及能隨著我方向盤轉幅繼續轉向而出彎,經過此次測試,這款電子差速器的確可以帶來更為銳利的轉向反應,不過畢竟是電子化的設定,在偵測輪轉速、輸出動力等數值後,再將動力進行鎖定分配的速度,還是稍微慢了「按照既定比例」鎖定的機械式差速器一些!此外也因Clubsport扭力表現實在出色,加上全油門狀態就會進入輸出更強勁的超增壓狀態,所以當我幾次已經將目光瞄向出彎點、確認車況及路線之後,立刻大腳油門衝刺出彎,而過於強勁且有點暴衝湧現的超增壓動力,會讓電子差速器來不及鎖定,因此突破輪胎負荷而向外推出,而這也是我前面所說,Clubsport擅長所在是在中高速彎道,面對低速窄彎就得更細膩控制的主要原因。
BMW F20 M140i x Honda Civic Type R Final Edition

M140i

對於改換B58B30新世代引擎的動力表現,其實先前試駕340i就已深刻體會過,飽滿的出力反應為其最大特色,而當相同的出力機體、改換到重量較輕的M140i上,原先飽滿的動力輸出就變成相當有感且強悍許多!當我踏下油門加速的時候,很明顯的就可感受到重心瞬間後移的關係,車尾隨即往下沉了下去,然後因為下雨路面濕滑的關係,儀錶板上的循跡燈號就開始頻頻閃爍,而當輪胎確實抓牢路面之後,「由後往前推著走」的加速力量,隨即源源不絕的持續宣洩!比起N55B30雖然一樣是3.0升單渦輪的配置,但比起已屬不錯的M135i,M140i動力表現更是高出一班,原先在M135i上相當夠勁的低速扭力,M140i硬是再加了幾分強勁感受,更遑論幾乎已經是零渦輪遲滯的出力反應,至於中高速的動力詮釋,原先M135i在高轉稍微明顯的走緩情形,也因為M140i渦輪出風量加大的關係,搭配強勁的低速扭力,整段加速表現可說一氣呵成且絕無冷場。

雖然這顆新世代機體問世時間不久,但是專事BMW動力性能改裝的JB4,卻已經推出專用改裝程式,雖然JB4是個改變訊號的外掛電腦,但它仍是可以因循周邊的改裝條件,像是進氣系統、觸媒有無、中尾段排氣管是否升級,甚至後續追加降低進氣溫度的水噴射系統等,都可以做出媲美內寫式電腦般的對應設定!根據此次商借M140i的店家上口田國際表示,根據周邊硬體升級條件的配置,現階段JB4電腦已經推出MAP7的程式,最大動力已經可讓原本「只有」340hp最大馬力,輕鬆突破400hp門檻、進軍挑戰450hp的誇張出力!而這具B58B30新世代引擎的升級潛力之所以如此亮眼,再強化的缸內直噴供油、穩定進氣溫度的水冷中冷器,還有比N55B30更大顆的渦輪配置,都是奠定其更強悍升級空間的主要原因。

雖然M140i出力表現可說是令人讚賞,但是如此強勁的出力,它的底盤配置就有點「跟不上」動力表現,雖然它的轉向反應就像BMW多數車款般直接好操作,但設定偏向舒適的避震器,在一般行車狀態或是中高速路段,M140i動態反應都還算可以接受,但若加快車速或是以比較快節奏的步調殺彎,就會感覺避震器無法很即時的抑制重心變換帶來的車體晃動,甚至在高速路段以較高速行駛的時候,也會感受到明顯的飄浮感!同時也因出力較為強勁直接,M140i因為後方負重較低以及前面所說懸吊設定偏軟的關係,雖然它仍舊可以給予不錯的輪胎貼地性,但面對重心轉移的抑制能力卻有點勢弱!所以當你在彎道中給予的油門開度必須細膩的控制,如果油門給的稍多,很容易就觸動儀錶上的循跡燈號,甚至後輪很會出現不安定的扭動。

而且坦白說,身為1M Coupe車主的我,以及先前又曾試駕車友的M2 Coupe經驗,F20小改款M140i動力表現的確不容小覷,它的低速扭力表現實在令人記憶猶新,那種已經可用零遲滯的出力反應,踩下油門動力就立刻湧現,那種在N55上已經接近完美的特性,在B58上仍可再精進強化,令人為這具新世代引擎的表現感到佩服,更別說此次試駕的時候,即便接近採訪尾聲停止下雨,但駕駛著M140i在路上鼓催,依舊無法很肆無忌憚的摧殘油門!同時也因動力表現太傑出,反而凸顯M140i在底盤懸吊的設定上仍需在精進,除了前面所說向舒適靠攏的懸吊,即便因應M Peformance身分而配置前四後二活塞卡鉗的煞車系統,不過需要「先踩一段」後才可感受直接的減速力量,需要多加操作才會習慣,制動力道也仍有進步的空間。
Civic Type R

Civic Type R FK2,對於這部有著紐柏林最速前驅車光環的日本掀背鋼砲,多數人都為其操控大大的稱讚,對於它的出力表現卻少有著墨,原因主要是在現今車款的動力特性,較多偏重於低速扭力的設定,像是採用2.0升直噴渦輪系統的VW Group車款,例如:220hp的Golf GTI、還是此次採訪的265hp的Clubsport,不僅低速扭力出色,後續銜接而上的最大馬力,構築出一氣呵成的出力平原!反觀Civic Type R在2500rpm「才」開始湧現的扭力峰值,就稍微顯得有點晚了些,不過要說Civic Type R低速扭力就比較差,這個論點其實我沒辦法接受,因為同樣熱愛以往Honda自然進氣高轉動力的我,堅信這是Honda即便因循世界潮流走向渦輪化,但卻要保留以往高轉熱情特色所做的設定。

所以駕駛著Civic Type R想要感受比較強勁的動力表現,最好的方式,就是比照以往操駕Honda車款的「傳統」,就是「檔檔紅線」就對了,尤其當引擎轉速跨越4000~4500rpm之後,就會感覺到渦輪扭力瞬間變得相當清晰且明顯,這種出力特性會持續延伸到7000rpm,然後再透過變速箱齒比的設定,當你將檔位換到下一檔後的轉速,又會剛好落在這個區域之間,就可以一直持續感受強勁又連綿不斷的引擎出力,而這也就是Honda車款向來的動力特色。如果你對它的動力還不滿意,按下位於移錶介面左方的R字按鍵,這時除了儀錶底色和上層的車側圖像會改為紅色燈光,引擎出力的反應會變得更為直接且敏銳,同時更會積極的維持引擎轉速,盡可能的讓駕駛人能夠善用它的出力區段,還有越高轉越興奮的動力特性。

如果你是第一次開到Civic Type R,絕對會對它頗為硬朗的避震器設定印象深刻,如果硬要挑毛病來說,FK2避震器的路感回饋稱得上明顯,如果不是比較熱血的人,可能會不習慣它的乘坐調性,甚至因此會懷疑「低速就這樣硬派了,那高速不就很跳了嗎」?在我第一次接觸Civic Type R時的確有這樣想過,不過當我硬著頭皮加快速度,並以相當高速狀態衝過起伏明顯的橋接縫後,原本以為會被橋接縫「頂起」而彈跳的車身,竟然在那一瞬間、避震器就火速的把震動給吸收,然後四輪繼續穩定的「吸著」路面且車身動態一派穩當的往前衝刺!在那一瞬間,我突然瞭解了為什麼Civci Type R會有這種低速硬朗、但高速卻吸住的特色,主要是因為它的底盤懸吊設計,就是針對路面狀況不佳且高速彎居多的紐柏林賽道而生,有如此穩定的車身動態自然正常!

如果要我挑部讓我印象深刻的鋼砲,FK2絕對是前列之選,它那種犀利卻又很合理的車頭轉向,只要不是以錯誤方式操駕,車頭幾乎都可以聽話的切入彎內,這個原因是藉著前寬後窄的輪距設定(前1605mm、後1528mm),以及俗稱「變形麥花臣」的前懸吊系統,能夠減少轉向時的避震器壓縮情形,擁有媲美雙A臂的轉向與循跡性!它所配置的機械式差速器,當引擎動力傳遞到變速箱、變速箱再將出力分導的時候,就已經做出最佳化的設定,就算我刻意以「內內內」方式進出彎,Civic Type R依舊可以追尋著方向盤轉幅,像把鋒利剃刀般俐落明快的切割山路。除了轉向犀利明確,它的車身動態也是一派敏捷,Civic Type R後懸吊雖然扭力樑設計,但它卻沒有像308 GTi那種扭一下的動態,而是以近乎零時差的跟進性,迅速隨著車頭快速的出入彎,而且如果你又按下R字按鍵,突然轉性更趨熱血的車輛特性,會給人想要一直鼓催及壓榨的慾望,繼續挑戰它的操控極限!
令人玩味的操控魅力、才是熱血鋼砲的真正意義 |

正如同「鋼砲」的原本意涵,就是將一部掀背車、給予夠用的動力以及令人玩味的操控,不過隨著四十年的時間演變,原先操控為主、動力為輔的設定,逐步轉為動力佔較大比例的特色,也讓原本不過百餘匹的馬力輸出,現今已經成長到接近400hp的誇張動力,更別說加速性能更足夠與高性能跑車媲美,與原本的鋼砲真義其實有些相形漸遠!
坦白說,雖然這類高性能鋼砲鼓催起來很開心,畢竟很少人天天在跑山道甚至賽道,偶而熱血鼓催足敷因應就已經足夠,加上越趨豪華的行車配備,以及掀背車的大車室空間,要作為日常代步也不無可行,所以Golf GTI Clubsport預售價格的消息才剛發佈,就立刻火速秒殺完售,從這點不難看出現今消費者對於鋼砲,操控樂趣的比重,似乎比起「Clubsport比GTI還要超值」顯得稍微淡薄了些!但回歸鋼砲的設計初衷,能夠擁有一副可以完整釋放動力的底盤操控,不須畏懼過於強大的動力超過負荷,或是得小心翼翼的控制車輛,這才是可以讓人開的興奮且回味無窮的熱血鋼砲!
車型規格表
Golf GTI Clubsport

引擎型式:L型四缸 DOHC 16V 渦輪增壓
排氣量:1984c.c.
最大馬力:265hp/5350~6600rpm(超增壓290hp)
最大扭力:35.7kgm@1700~5300rpm(超增壓38.8kg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六速雙離合器自手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25/35R19
車身尺寸:長4268x寬1790x高1481mm
軸距:2626mm
車重:1395kg
油箱容量:50公升
308 GTi

引擎型式:L型四缸 DOHC 16V 渦輪增壓
排氣量:1598c.c.
最大馬力:270hp/6000rpm
最大扭力:33.65kgm/1900rp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六速手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扭力樑
輪胎規格:235/35R19
車身尺寸:長4253x寬1804x高1446mm
軸距:2617mm
車重:1300kg
油箱容量:53公升
Civic Type R Final Edition 車輛協力:孚海國際

引擎型式:L型四缸 DOHC 16V 渦輪增壓
排氣量:1996c.c.
最大馬力:310hp/6500rpm
最大扭力:40.8kgm/2500~4500rp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六速手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扭力樑
輪胎規格:235/35R19
車身尺寸:長4390x寬1880x高1466mm
軸距:2594mm
車重:1380kg
油箱容量:55公升
F20 M140i 車輛協力:上口田國際
排氣量:2998c.c.
最大馬力:340hp/5500rpm
最大扭力:51kgm/1520rpm
驅動方式:後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八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五連桿
輪胎規格:前225/40R18、後245/35R18
車身尺寸:長4324x寬1765x高1411mm
軸距:2690mm
車重:1475kg
油箱容量:52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