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灣的市售國產轎車,全部都是前輪驅動車,但也拜大排氣量或Turbo車款,1、2百匹馬力的車款也不少,無耐口袋不深,買不起或養不起雙B一些後驅轎跑車,想知道大大們如何借由底盤強化,讓國產大馬力轎車,可以擁有些"操控"感!歡迎經驗分享⋯
所以要改善這個問題,就想辦法提升前輪的抓地力,或是降低後輪的抓地力(應該沒人想這樣做吧)
最簡單的,前面用抓地較強的輪胎(前後規格相同)
更上一層,就是前面用較寬的輪胎(前後規格不同)
FR/MR市售車也是轉向不足, 如果不在彎中踩油門, 那麼絕對是轉向不足的調性, 踩油門破壞後輪抓地力才能製造人為的轉向過度
為什麼要這樣做成轉向不足的車呢?
你可能不清楚轉向不足的車, 車頭響應比轉向過度的車還要好吧?
如果是預設轉向過度的車, 那麼轉方向盤跟實際車輛前進方向改變的相位差(時間差)會讓人難以駕馭
意思是轉向過度的車反應會慢半拍, 而轉向不足的車幾乎沒有相位差(時間差)
上面這段話肯定非常難理解
請用你以前的經驗來想像, 有助於你理解為什麼轉向過度的車會難以操控, 譬如說這種手推車:

用推的 ==> 轉向過度 (轉向輪在後, 所一定是轉向過度, 推車車尾往外甩)
用拉的 ==> 轉向不足 (不像汽車輪胎在轉向時會有滑移角, 這種推車後輪完全不會滑移, 因此轉向不足)
試問, 用推的時候是不是左右搖擺很難推一條直線? 那是因為你微調推車方向時, 推車車頭並不會馬上跟進轉向, 所以會讓你微調過頭, 所以才會一直左右搖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