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
2016-03-20 10:0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1111111111111

brockf5x wrote:
有關於引擎拉桿有小...(恕刪)



就一支拉桿.....天天跑拉力喔?
白晝の月~ 一曲肝腸斷......
視覺大於效果沒錯,但是引擎蓋沒打開的狀況,視覺效果是0,
心理效果比較大,實際對於操控影響很小。
後拉桿影響比較大,但是要注意拉桿粗細,實心或空心,底盤能否承受
裝了引擎室拉桿,前輪有一側受撞擊,另一側也有可能受損
底盤先天不良的話,裝什麼桿提昇也有限,
想要操控好,基本上就不要選後輪是非獨立懸吊的車
所以鎖的孔會被拉壞拉大的說法是不成立囉?
brockf5x wrote:
所以鎖的孔會被拉壞...(恕刪)


並不是沒有拉壊的可能,只是機率比起底盤的拉桿要小很多,
比如後拉桿,下拉桿,井字拉桿這些,
引擎室拉桿受力小,影響操控有限,拉壞的機率就很低了
看過引擎室拉桿怎麼裝的你就懂了,鎖的地方又不是可動的
總而言之,重改的非四輪獨立懸吊,
操控性也比不上未改過的四輪獨立懸吊
花钱爽度有差而已,
少数專業人力有感,
一般人要用到有感,
可能要7天後才能回家。
可是peugeot的車,後輪多數都是非獨立懸吊
怎麼沒說操控差,反而是操控好又刁鑽啊?
應該不是獨立懸吊就一定好
而是要看車廠調教功力吧
Dogking87 wrote:
視覺大於效果沒錯,但...(恕刪)
Iamsonic wrote:
可是peugeot...(恕刪)


小型車為了保有一定空間,只能選擇拖曳臂後懸吊,
車身小再加上懸吊不偷料,還有不錯的調校功力,
當然開起來靈活刁鑽,既然拖曳臂這麼好,
何不全車系都拖曳臂就好?
為何高端車型很少拖曳臂?
先天不足是沒法改變的,
要不然雙A臂,多連桿不都去吃屎算了?
中大型房車,如果還採用後拖曳臂,只有幾個理由,
結構簡單省成本,維修簡單,營造中型車車內比美大型車的好賣相,
初次買車的不用說,買了第二甚至第三部以上的人,
有幾個會注意到DM上底盤懸吊上的規格?

拖曳臂結構,如果遇上愛省成本的車廠,
造出很虛弱的底盤懸吊,房車搭配60甚至65扁平比的舒適胎(符合大眾口味)
配上愛開快車又不了解自己車子有幾斤重的駕駛,
種種不利條件加在一起,那有多危險?

個人要買車,第一點就是看底盤懸吊結構,
後輪非獨立懸吊的,一律打槍
第二就是看安全配備了,
影音什麼的,完全無視
為何RCZ R也是用扭力樑呢?
如果獨立懸吊打趴非獨立懸吊
那RAV4的底盤表現也應該會比3008好
事實卻不是如此

Dogking87 wrote:
小型車為了保有一定空...(恕刪)
Iamsonic wrote:
為何RCZ R也是...(恕刪)


請用同一家車廠的車型來比較好嗎?

你用Rav4來比不是很好笑?
2家底盤功力不同,偷不偷料也不同,
我沒有說誰偷料就是啦,
這也能比?

即使都是4輪獨立懸吊,也有結構上的差異,
用的料不同,甚至偷料,
也是會產生極大的不同的,
底盤和懸吊的學問不是那麼簡單的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