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最新的IIHS和NCAP撞擊測試突然發現同車款不同地區的氣囊好像有差異美規車在氣簾設計會一直延伸到A柱 歐規車大概只會到頭部的地方下面是擷取兩款歐美都有販售的車款 不過廠牌我都遮住了(純討論 不想節外生枝)兩款車在歐洲和美國都是G跟五星A車歐規A車美規B車歐規B車美規以上都是同年份的圖片應該可以很清楚看到差異
hungmaxy wrote:看了最新的IIHS...(恕刪) 感謝分享這真是蠻有意思的狀況也再次支持不同規格的車子在安全細部會有差異而撞擊測試美國歐洲也各做各的我在想這和IIHS的小面積前方撞擊測試是不是有關?因為先前報告就有提及氣囊涵蓋率的問題強調氣囊延伸到A柱對測試結果的影響此車如果歐規先出要到美國上市可能就會修改氣囊不過對同款車若同一產地或工廠卻有不同尺寸氣囊其實會增加組裝複雜性所以我想這款車美規歐規應不相同產地建議還可以比較看看NHTSA的撞擊測試照片不過同樣美規車應該和IIHS相同吧??另外在氣囊尺寸上美國和歐洲之前本來就有不同看法美國傾向大尺寸前氣囊且列為標配但像英國建議的前氣囊尺寸就較小也無強制
aquaeuro wrote:為了因應各地不同的...(恕刪) 感謝分享之前有聽說的是美規需要尺寸較大的前後保險桿好像porsche還因此差一點無法引進某款車因為他們不想改保險桿但是像氣囊這種安全配備我還真沒想到尤其像頭部氣簾在歐美都非要求標配
Cloudy Shiau wrote:感謝分享之前有聽說的...(恕刪) 這些現象讓人有以下的感想一 安全是相對 不是絕對的二 安全規準因地制宜 與時俱進三 通過歐盟撞擊測試的可能過不了美國那一關 反之亦然 但是如果有在同一車廠生產的某車同時在兩區域相近時期內安全測試中得高分者可謂雙重加分四 安全刻板印象與安全測試結果仍是兩回事 例如歐洲車對上日韓車 volvo對上其他歐洲品牌 等等 感性與理性面還是要分開討論
aquaeuro wrote:這些現象讓人有以下...(恕刪) 很贊成你的說法不過一般台灣人對汽車安全的觀念不一定會是這樣還需要一陣子吧?歐洲美國本來自身對撞擊測試的要求就有所不同但是雙方的撞擊測試也沒真差太多任一測試中5顆星的車在另一測試大多數還是可以得到5顆星只是在一些細項可能就無法都滿分像之前看很多車都不容易在NHTSA的前撞拿到5顆星即使這些車在Euro-NCAP或IIHS的前撞成績很好而IIHS的小面積前撞應該是台灣討論最多的幾乎把IIHS當成安全唯一指標其實一些車在Euro-NCAP的側撞中柱狀測試(pole)分數不太好甚至有些會在胸部軀幹的地區得到差poor的等級但這些車總分上還會是5顆星這些都是看評分標準和測試方式如何設計都是不斷在修改進步安全本來就很難定義只是台灣人在資訊充沛的今天仍還是用品牌崇拜來看安全像volvo雖然是安全相對優等生但也不意味volvo的車一定都可以達到測試的滿分因為該注意的項目很多有限的成本下是不可能完全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