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燃料電池車與電動車背後的車廠戰略思維

1、話說Tesla的電動車已出現好一陣子,撇開車價高的問題不談,缺點大家都知道就是充電時間長、電池使用壽命及方便性問題,使消費者裹足不前,另外傳統車廠是否支持生產電動車,其實仍有其背後的考量。
2、但是TOYOTA準備在2015年推出量產燃料電池車,看似解決了電動車的缺點,充電方便快速,但問題在加氫站的普及程度。
3、由上述簡單的說明,看似燃料電池車是未來趨勢,但加氫站所加的氫,究竟能有多便宜?用車人未來是否會被加氫站所綁架,就如同現今汽柴油車被加油站綁架一般。每週關心著氫氣的價錢...,而電動車所用的電或許仍有淡旺季電價的不同,但超級快速充電技術的提升後,人們除了加電站充電外,仍有在家充電的選擇機會。這會不會是更有利於消費的發展方式?

歡迎大家對這部分的議題提出看法~

2014-07-21 14:34 發佈
燃料電池只是提供另種能源的選項,不代表就一定會取代其他種動力。

從能源多樣性的角度來看,石油與鋰礦的儲藏量都是有限,氫氣的儲量相對就多很多,只是要產生氫氣還是得耗電(或其他能源)。

我個人是很看好燃料電池的未來,或許無法完全取代其他動力,但一定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高野部長 wrote:
1、話說Tesla的...(恕刪)

燃料電池還是電動車吧?
不都是馬達為動力來源
差在電池的種類
目前電池需充電而燃料電池須加氫
現有的電動車只要有空間可裝
應該不難改成使用燃料電池
所以TESLA未來要轉型也不難

只是燃料電池喊了好多年
不知道為何進步緩慢
以現在的發展速度
我想油電混合還可撐個5-10年

發展燃料電池的過程
有個好處是
當解決氫氣生產和儲存問題
其實現有的內燃機也可直接使用氫氣
BMW發展好多年了
只是最近好像中止了
燃氫的內燃機至少不用石化燃料且排污也很低
那樣電動車有一定是必要的方向嗎?




Cloudy Shiau wrote:
燃料電池還是電動車吧?
不都是馬達為動力來源
差在電池的種類
目前電池需充電而燃料電池須加氫
現有的電動車只要有空間可裝
應該不難改成使用燃料電池
所以TESLA未來要轉型也不難

只是燃料電池喊了好多年
不知道為何進步緩慢
以現在的發展速度
我想油電混合還可撐個5-10年

發展燃料電池的過程
有個好處是
當解決氫氣生產和儲存問題
其實現有的內燃機也可直接使用氫氣
BMW發展好多年了
只是最近好像中止了
燃氫的內燃機至少不用石化燃料且排污也很低
那樣電動車有一定是必要的方向嗎?


BMW燃氫內燃機系統,現在基本上是死巷一條。

原因是常溫下,氫只有固態跟氣態。
固態常溫儲氫目前辦不到(需要的壓力太大了),氣態量又太少,不適合低效率的內燃機使用。
降溫的方向,則又會需要打造大型降溫系統放在車上,在效率跟空間上,完全無法被接受。

BMW的作法,燃料採用的是低溫液氫,但儲氫槽有內建洩壓閥,會自動釋放過大的壓力,避免儲氫槽因壓力過大而炸開。
但這也就是說,當車子加滿燃料後直接放著都不開動,過一陣子(約一個星期),燃料還是會通通洩光光....
(即使儲氫槽隔熱已經做的很好了....)

這個先天無法克服的弱點,也是計畫最後喊卡的主要原因。


另外燃電車為了增加效率,也會採用現有的Hybrid架構來回收與再利用動能/多餘的電能。
像Toyota FCV,就是把HSD混動系統的ICE(引擎)換成FC氫燃電來組成的。
所以他還是需要鋰大電池的喔!
明月下的清風 wrote:
BMW燃氫內燃機系統...(恕刪)

感謝分享
所以燃氫內燃機其氫氣消耗量是高於燃料電池許多?
不然燃料電池的氫儲存也應該會遇到一樣的問題?
而加氫站中氫的儲存也是

我記得有人利用水做為氫儲存態的方式
但是應該還是產氫量不多
像Ronn Motor company的scorpion
就是加水就好
但scopion組成不是電動車

Cloudy Shiau wrote:
感謝分享所以燃氫內燃...(恕刪)


Ronn Motor company的scopion

昨天看discovery的動力頻道剛好有重播介紹這台車

是加水之後電解出氫,併入燃油系統

油耗部份我沒注意到,但有提到降低80~90%的有害物質排放

那家公司從開始研發到做出來,只花了半年時間

我想到的是,一家沒幾人的小公司只用半年就做的出來

那一堆大廠怎麼會做不出來,是不是有什麼缺點無法改善呢?

Black Ocean wrote:
我想到的是,一家沒幾人的小公司只用半年就做的出來
那一堆大廠怎麼會做不出來,是不是有什麼缺點無法改善呢?


「油耗部份我沒注意到,」

自己都說出答案了還問。

yan49516 wrote:
「油耗部份我沒注意到...(恕刪)

油耗??
scorpion的氫氣系統不但改善排放
油耗可使原來27mpg變成40mpg
油耗是更佳

我想主要是實際使用問題
例如車上1.5加侖的水產生的氫氣
可提供混合行走多少公里
且成本上和加裝複雜度都需考慮
scorpion本來設計就是超跑
續航甚至油耗的問題應不是最優先考慮的吧
像porsche 918 的hybrid系統也可改善不少油耗
但是是超跑的油耗

Cloudy Shiau wrote:
我想主要是實際使用問題
例如車上1.5加侖的水產生的氫氣
可提供混合行走多少公里

汽油用完了都能再加,水用完了也算問題?
能節省多少油還不都是他們自己說的罷了,
每家賣省油產品的不是都這麼說。
誠心請教個問題

Toyota FCV是用什麼方法來儲氫?
如果和BMW一樣用低溫液氫方式,會不會也會有
「當車子加滿燃料後直接放著都不開動,過一陣子(約一個星期),燃料還是會通通洩光光....」
的情況發生?
還是用Toyota FCV用的是其它方法「儲氫」或是「儲氫槽隔熱」做的很好所以不需「內建洩壓閥」

我到http://www.toyota.co.jp/jpn/tech/environment/technology_file/fuel_cell_hybrid.html#h304

看到Toyota是用70MPa的高圧水素タンク來儲氫,但沒註用溫度
是不是在70MPa的高圧下,便可用常溫來儲氫?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