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前輩您好,小弟目前想換大燈燈泡,
規格是H7的,一直都很希歡HID的那種白白又藍藍的色澤
但礙於超過10年的老車,驗車麻煩,
故想朝著色則接近HID的鹵素燈泡這個方向來找,
目前感覺最接近的是飛利浦的5000K藍鑽之光,這個最為接近HID的色澤,
想請問各位前輩,還有比這個更接近HID色澤的燈泡嗎?!
請各位前輩給個建議,在此先感謝各位前輩了
爬文有發現說白光在雨霧中沒什麼作用,那如果我裝了白光,
遇到雨霧情況,開霧燈的話會不會比較改善
一直很希望車上有一盞類似HID的那種白白又藍藍色澤的光,
所以想請問各位前輩是建議我大燈黃光然後霧燈白光
還是大燈白光霧燈黃光,這兩種搭配,哪個比較好?!
2100流明
可參考之前的討論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0&t=3766297&p=5#48931533
-------------------------------------------------------------------------------
一般消費者都會誤判,認定K數越高,代表亮度越高!
實際上所謂的K數代表的是顏色色階,並不代表亮度!亮度的強弱是決定於安定器的輸出功率!
其實這是一個數字迷思,3000K為黃金光,4300K為太陽光,6000K為超白光,8000K為白藍光,10000K為藍光......等
在我們實際測試中使用同一顆35W安定器,同一顆魚眼,點亮上述所有K數的燈管,照射等長的距離並用光度計測量。
發現亮度都一樣,都在合理的公差範圍內。
可是問題來了!機器測量出來的亮度雖然都一樣,但並非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感覺到的!
因為眼睛對各種顏色波長的接受度不同,所以判別上還是會有明暗度的區隔.
因此站在安全的考量上,4300K成為首選,原因在於我們人類幾千萬年的進化都在陽光下進行的!
演化中讓我們眼睛對陽光的適應力,舒適度,辨識率都是最佳的,也最不容易產生疲勞!
這從各大原廠大燈的燈泡配置可看出端倪,原廠絕對不會配6000K(含)以上的燈色,因為會影響夜間的行駛安全!
至於3000K同屬於暖色系,原廠為何不列入配置,其實3000K有極佳的著色度,但畢竟只適合下雨及起霧時較為實用,按台灣整年度的氣候考量,晴天佔了大部分所以還是4300K較為理想喔!
如何正確選用HID提升夜間行駛照明安全。你。不可不知!
-------------------------------------------------------------------------------
HID行之有年,在這十幾年的發展演化中,鮮少有人倡導正確的使用方式與原理觀念!
我們將在此逐一分析,讓一般消費大眾可以了解,進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首先是溫度與亮度,一般標準HID為35W,但為何標準是35W的功率呢?
那是因為35W的HID燈泡中心工作溫度為421+-10度C
與傳統鹵素55W燈泡的中心工作溫度398+-10度C相近,為燈組可乘載溫度的誤差範圍!
而HID之所以可以取代鹵素的優勢就是:
1.
高亮度
35W的HID亮度是55W鹵素的3倍
2.
低耗電
HID--35W的耗電比傳統55W鹵素少20W的耗電量
3.
低溫度
HID因電弧球發熱面積較小,環境工作溫度約160+-10度C
傳統鹵素烏絲熱度高,環境工作溫度約180+-10度C
所以在大家眼睛適應了35W-HID的亮度,便再追更高的亮度,
卻忽略了基本的物理原理"高亮度自然產生高溫度",而將HID功率提升至55W以上,
亮度確實的提升,隨之而來的卻是溫度的爆錶!
經測量55W的HID中心工作溫度高達661.5+-10度C
遠超過任何燈組可乘載的溫度範圍,高溫焦化,碳化伴隨燈組的老化霧化,
嚴重影響夜間的照明及行車安全!
如此重要您不可不知!
-------------------------------------------------------------------------------
但是強烈如果要加裝HID一定要植入魚眼,不然容易造成燈光散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