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News]不景氣車市冷,冷門品牌現危機(台灣)

轉載自Yahoo! News:



曾經是紅極一時的進口名車,如今卻乏人問津,車市爆出陷入經營困境的艱困品牌和危機品牌。

台灣車市超級冷清,進口車跌幅雖沒國產車慘烈,但因佔整體車市規模不到20%,加上前半年結算總銷量更比去年又多跌了1成多,車子沒人買,車商們的痛苦指數飆升,為此陷入經營困境的艱困品牌紛紛爆出,甚至有些車商因為月銷量低於10台,已經進入危機品牌名單行列。

依照交通部數據所最新統計,危機品牌第1名為五十鈴,前半年僅售出3台車!第2名最慘品牌為蘭吉雅,前6月僅賣了7台新車!第3慘的為愛快羅密歐,前半年只賣出19台新車,平均月銷3.1台。其次則分別是SMART的44台、飛雅特的54台、克萊斯勒+JEEP的63台以及JAGUAR的95台。

而前半年總銷量僅達1、2百台的艱困品牌呢?我們算了算,依序是雷諾的131台、雙龍的178台、SKODA的182台、速霸陸的199台以及寶獅的220台。


業者承認,一個每月30萬元開銷的據點少說也須賣出6台新車才有起碼利潤可言,至於每月50萬元開銷的中型據點甚至月銷量要達到10台以上老闆和業務代表都賺點錢,而前述這些危機品牌和艱困品牌月銷量大都不到2百台,即使達到1、2百台者分散到全省去,每家據點也是僅售個位數,肯定賠錢!再回頭看看五十鈴、愛快與SMART,賠得有多慘已不難想見。

這也難怪,其中像是雪鐵龍便已傳出代理權不保消息,總代理永業公司雖未正式否認,但緊縮經營規模卻是事實,前半年該公司的銷量甚至是靠每台車直接現金打82折,用流血換來的,目前永業承認旗下據點面積均已大幅減小,準備像田螺一般含水過冬。
2007-08-23 10:44 發佈
文章裡面沒提到雪鐵龍的銷量,
怎麼反而末段後出現雪鐵龍?

至於部分進口車廠牌銷量欠佳,
我只能說,代理商應該好好想想,
到底是自己定價太高,還是真的是因為車市冷…

雪鐵龍可能賣比較好一點吧
小弟回廠修正變速相系統
順便哈拉問一下召回數量,大概是七百多輛
這樣算起來的話
被召回05年後期還有06年 的C2和C3(自手排)
大概一年半時間賣出數量換算成半年的話 , 也應該是兩百多
再加上其他車種C4,C3手自排...等等 , 搞不好比寶獅還多哩...
小弟只是隨便算算
不知道哪位大大有正確的數據
上述這些牌子
個人覺得有很多好車啊
但真的就是定價的問題...
ALFA、蘭吉雅我真的沒看過有新車在路上跑
其它的加減都還有...
Jaguar 有這麼慘喔
還是因為最近都沒有新車型推出?

整個福特六和集團這兩年不管是Ford或是Jaguar的銷量直直落
是哪裡出了問題真的很好奇捏,不曉得有沒有這方面的專家可以分享一下

另外Land Rover不曉得如何?

----------------------------------------------------------------------------

小弟在看這兩年的車市
深深感覺到網路的效力經過這幾年的蘊釀期真的開始發酵了

現代的消費者愈來愈聰明,懂得透過網路蒐集了解第一手的車主心得
或是愈來愈仰賴所謂的[意見領袖]而非報章雜誌來架構自己對車子的認知
於是真正有"肉"的商品,像是SX4很快就會跳出來

當然網路的力量尚不足以撼動像是TOYOTA這種單一車種月銷動輒上千的品牌
但對於主攻利基族群的品牌而言,卻是完全不可忽視的管道
只要一兩種車款年銷可以上千台,對品牌獲利的挹注也是相當可觀

或是針對某些議題,比方說安全性,這是一個典型網路上很熱,但車廠相對少去著墨的話題
新的Lancer出來將氣囊加到7顆,不曉得是不是多少有受到網路討論的影響





麥克雞塊
SAMRT大改款、寶獅換代理、愛快是六月才有車可賣

這樣的統計有問題吧!
鼯鼠五技而窮~早死早超生
mmike wrote:
小弟在看這兩年的車市
深深感覺到網路的效力經過這幾年的蘊釀期真的開始發酵了

現代的消費者愈來愈聰明,懂得透過網路蒐集了解第一手的車主心得
或是愈來愈仰賴所謂的[意見領袖]而非報章雜誌來架構自己對車子的認知
於是真正有"肉"的商品,像是SX4很快就會跳出來


不好意思,我覺得你講的好像剛好相反,很多"汽車"討論區上狂推的車型像飛雅特、愛快、速霸陸、雷諾等等剛好都在這波冷門車名單裡,如果真的是網路發酵的話,這些車子的銷售量應該要好一點才是,不會淪落到總代理快跑路的情形。

不要提TOYOTA,看看HONDA在這裡被罵的程度已經緊追TOYOTA了,但銷售量卻不斷攀升,我反而覺得被罵最兇的車,銷售量反而會跟被罵的程度成反比,其實根據我這幾年在01上的觀察,不光是汽車有這種情形,連3C產品都有類似的狀況,像SONY也是一個例子。

如果以我個人的角度來評斷這個事情,我會認為一個產品如果賣得很好,一定要能夠滿足所謂的大眾主流市場,即使這個產品有他的獨特性在,但一但變成"大眾化"商品,獨特性慢慢就會減弱,而網路族群有相當多的非主流比例,自然而然在網路上看到的跟實際上發生會產生差異,想想速霸陸如果今天賣得數量跟TOYOTA一樣多的話,我相信所謂的產品獨特性很可能就會消失在這個討論區裡面,取而代之的很有可能就是"異音很多"、"操控性不如想像"等等這種小問題上面,其實這些問題可能發生的比例很低,但一單量變大的時候,個案自然就會增加,然後就會變成網路上大家拿來消遣的話題。

以上假設純為討論而已,舉速霸陸當例子,是我也慢慢被這個討論區洗腦,覺得這台車真的不錯,而且我北美的好朋友也有一台STi,他非常滿意這台速霸陸帶給他的品質跟性能,而他之前的車是BMW E36 323i。
第3慘的為愛快羅密歐,前半年只賣出19台新車,平均月銷3.1台。
價格比照黑心雙B+網路喊爽指數第一名............掏錢買?~令人發噱的銷售數字

SKODA的182台、速霸陸的199台
並列網路喊爽第二名之哼哈二寶.......不知為何大家都跑去買VW
說句公道話,其實SUBARU的入榜實是非戰之罪!
寫報導的記者光由銷售數字來解讀,表面上看是如此.....
但是有幾人知道SUBARU目前仍受政府管制純日製車進口配額的限制!
一年的配額只有四百多部的SUBARU!
前半年就已掛牌賣出幾乎50%的配額!
展示間擺的車不是馬上要交的車,
就是放沒久就被賣走的車。
當初為了買黑色的GGG﹝5D﹞,
沒現車,還得等2個月呢!
看起來並沒有讓人意外之處

近一兩年新接手的代理商,在定價策略上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一直灌輸著國內消費者「在國外是與xx同級」
難道這些車商沒聽過「因地制宜」的話嗎?

在國外同級是國外的事,問題是你在台灣銷售,在消費者信心未建利前,你要建立價格級距,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

法車不提也罷,裕隆簡直是賣給雷諾原廠看的(我有進口,賣不好是你雷諾的產品競爭力不夠),永業(賣保時捷比先進內行),寶嘉(雖然是給技嘉,但是經營班底仍是鞋盒那批人,會有多好?拭目以待)

「劃地自限、把餅作小」。這是我對現在幾個賣不好的代理商的評價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