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值高的空氣力學改裝分享 - Gurney Flap

C/P值高的空氣力學改裝分享 - Gurney Flap

相信不少人都嘗試過在尾翼的後緣貼上一小片90度直角的"鴨尾"(well, 我也不知道怎麼稱呼好)

大家都知道這樣可能會加大下壓力(downforce), 但也有可能會加大風阻(drag)

Hank也在尾翼上裝了這"薄薄的一片", 實際試駕的心得是:

"這真是它X的最划算的改裝了啦~!"

只花千把塊, 15分鐘的工時, 這小小的一片看起來不起眼的ABS材質的尾翼加工, 竟然把Cup 260的車尾壓的牢牢了! 原本高速彎車尾總感覺有點飄飄的, 這裝下去就像被釘住一樣, 尾巴始終牢牢地跟著!

而且雨天變得超安心, 下雨天裝熱熔胎本來就很容易滑, 尤其是後驅車, 開起來特別膽戰心驚, 方向盤不敢放鬆, 油門也不敢亂收放, 深怕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導致無法收拾的後果

但裝上這一片之後, 穩定性大幅提升, 車尾就像是有個人在幫你抓著(也有點拉著的意思), 幾乎不太會左右偏滑, 更別提還想甩到你前面了~!



好了, 凡是改裝必有優劣得失, 要不然原廠乾脆就裝上去了何必等你去改裝?



沒錯, 在空氣力學上, 這個"小鴨尾"的學名叫做Gurney Flap, 是一個叫做Dan Gurney的美國車手在比賽中"無意間"發現的, 一開始大家都還半信半疑這個東西, 但覺得好像有效所以後來大家也就跟著做, 但並不知其所以然(其實跟我們目前的狀況頗像...XD), 後來Gurney拿去風洞測試之後才發現這個驚天大秘密, 原來只是小小地打了一個90度的折角, 竟然可以為尾翼的空氣力學帶來極大的效益! 而其實這個原理不只是在賽車上運用, 在飛行器上也早已廣泛地被使用(只是用做上浮力, 方向相反)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個Gurney Flap的原理吧!

C/P值高的空氣力學改裝分享 - Gurney Flap

從這三個圖我們可以看到:

1. 在水平的尾翼中, 透過柏努利效應, 尾翼下方的空氣流速比上方快, 所以上方是正壓, 下方是負壓, 因此產生向下的壓力

2. 當尾翼的攻角(angle of attack)增加時, 尾翼下方的氣流已經被打散, 因此柏努利效應所帶來的下壓力效率逐漸降低, 反而大幅度增加了牽引力(風阻)

3. 第三張圖, 當Gurney Flap安裝上去後, 下方的氣流反而又會被"理順", 而且牽引到尾翼末端之後才開始進入亂流區, 這代表整個尾翼下方的面積都被完整地運用, 柏努利效應最佳, 而上方的氣流因為被一道"牆"擋住, 因而往上方竄升, 也造成了下壓力增加, 兩個效應大幅度增加了整體的下壓力, 而帶來的drag force增加卻是相對微小的(看鴨尾的高度), 因此正面效益大於負面效益, 整體提升了尾翼的效能!

C/P值高的空氣力學改裝分享 - Gurney Flap

再看一下放大分解圖, 其實在沒有裝Gurney Flap的尾翼上, 下方氣流不會完美地貼著尾翼走到最後端才分離, 而裝上了Gurney Flap之後, 因為它所造成的後方真空區, 會把下方氣流牽引到最後, 因此完整地利用了下方高速氣流所帶來的負壓效應!

有一個影片很不錯, 詳細地介紹了空氣力學與Gurney Flap的原理, 有興趣的車友不妨花點時間看一下, Hank擷取兩張最重要的圖片來跟大家說明:



1. 第一張圖: 解釋有無Gurney Flap的氣流差異, 顯然Gurney Flap增加了下壓力, 也增加風阻

C/P值高的空氣力學改裝分享 - Gurney Flap

2. 第二張圖: 解釋Gurney Flap的高度與下壓力/風阻之間的關聯性, 如果是不想增加太多風阻來影響高速/極速表現, 可以用小小的一片, 就能夠帶來20%-30%的下壓力提升, 而幾乎不會產生太多額外的風阻(好賺...); 但如果是賽道或者山道取向, 高速並非主要考量, 那麼可以適度地加高Gurney Flap, 來獲取更多下壓力, 但會以風阻來作為犧牲取捨!

C/P值高的空氣力學改裝分享 - Gurney Flap

好了, Hank分享了這麼好的東西, 才花一點小錢, 就解決了你高速車尾不穩, 甚至提升你的彎速性能, 改善了你的轉向過度, 你還不趕快去裝嗎? 什麼? 原廠沒裝? 那你去問原廠為什麼不裝吧~~ XD


更多討論歡迎加入Hank FB粉絲團一同交流~!
2014-03-09 12:25 發佈
這解釋十分容易理解!

以下為不負責任發言, 哈!
那如果是不翹成 90 度, 而是翼的尾端以比較劇烈的角度往上,像紅線那樣, 不知道會不會有一樣效果!



因為也是讓上層氣流往上跑, 只是這樣是不確定下層氣流可以更順得被帶出!

我的想法是這應該可以降低一點風阻, 達到同樣效果!
感謝大大提供這麼棒的知識~~
不過這東西要去哪買得到呀??

u670214 wrote:
感謝大大提供這麼棒的...(恕刪)


找有做空力套件的店家應該都有喔
其實不難,只是要會施工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不知道空力套件有沒有說車速必須高於多少

才會有明顯的作用?

020411385 wrote:
不知道空力套件有沒有...(恕刪)


與車速平方成正比,所以越高速越明顯

同時也跟空力套件的係數有關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土撥鼠 wrote:
這解釋十分容易理解!...(恕刪)


其實上揚就是一種比例的延伸,最終的末端還是會形成一個亂流區的,意思其實差別不大喔~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我的想法, 亂謅, 好像還蒙到了!

最近很夯的 Koenigsegg One:1




還有 Porsche 918


McLaren P1 那個更不用說了!

只是這應該不是新概念,
再早一點的 AUDI R8 GT Spyder




只是效果 不知道跟垂直的擾流片哪種好!

而要簡單便宜的事後加裝, 垂直片 好像簡單一點!

土撥鼠 wrote:
我的想法, 亂謅, ...(恕刪)


第一種的那個氣流走法更高段喔!效率更強

直角片最大的優點就是施工簡單又便宜

如果顧慮高速的風阻,用小片一點其實意思差不多的喔~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