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朋友去看休旅車(本身自己不會開) 車子是17多CC但開渦輪後可以提升到2400CC 就是那智捷U6那台 那請教各位一下
1.買17多CC再開渦輪和直接買2400CC的車除了稅金和油耗差別還有其他哪裡的不同嗎
17多CC休旅車真的開得動嗎會很吃力嗎
朋友買TOYOTA最新休旅車那台2千CC他說跑起來就有些吃力
那17多CC的話是不是一出門就必須開渦輪才夠力朋友家裡四個大人 常開渦輪會不會很傷車?
(車子的價錢先不考慮 客觀的話大家會建議買那台)
2.另外渦輪的開法是不是會和一般車不太一樣呢
因為最近家裡有打算換台休旅車 所以就上來問一下 謝謝
最後可以請大家推薦一下休旅車定價87萬內的 謝謝
i8500 wrote:
今天陪朋友去看休旅車...(恕刪)
U6的TB是排氣驅動的,沒有辦法選擇何時開啟,而是看你轉速到多少時能讓他達到正壓以上的增壓狀態
而TB比較明顯效益是提高輸出扭力值以及改善在山上常見的高山症(空氣稀薄導致的輸出動力衰退),馬力則不一定,隨增壓值不同馬力增幅會有不同比例的增長,但高增壓也會帶來較重的動力銜接落差,不過有好幾種改善方案(這裡不是講輕.重增壓的串就不多提)
U6採用的是小型輕增壓,主要是以提升扭力為主,以讓扭力提高到更高一級NA引擎的標準輸出峰值,所以它1.8L的TB引擎會有類似於2.4L NA引擎的性能等級,但由於跟2.4L級的車體不同的是,U6是偏近日系中型車的重量,而不是通常2.4L休旅會有的更重噸位,因此馬力.扭力的重量比表現會較好,操控上會較輕盈一些
壽命長短的問題而已
以前TB壽命短除了設計問題外就是使用習慣的不良(尤其是要熄火前沒給TB一點時間做降溫),導致TB引擎常常過個5萬KM就在那滲/漏油還是直接咬死的,所以往往老一輩的對TB引擎沒啥好感
但現在這些操作上的壞習慣都被包含入新式的設計裡一併做了改善與簡化,跑個十幾二十萬KM已不是多大困難
目前歐美.日系許多車型都已有TB款或是標配,只是台灣引進的不多而已
i8500 wrote:
今天陪朋友去看休旅車...
(恕刪)
你指的那台應該是排氣量1.8 升(1798 cc)那台吧
先簡單說明一下渦輪車 跟 自然進氣車的差異
一般的自然進氣(NA)車就像是 人用吸管吸空氣或飲料
而渦輪車則像是拿水管插進嘴裡 強制用灌的 所以進去的會比較多
(渦輪進氣也稱為 強制進氣)
也因為進去的多(空氣) 出來的也較多(性能)
渦輪開始增壓(俗稱的作動)並沒有開關啟動
而是油門踩到一定的深度 進氣量達到一定的壓力後
渦輪就開始 灌氣效應 也就是引擎由吸氣轉為灌氣
這時候動力就開始快速湧現
再來是你所提的問題
稅金- 台灣車輛的稅金是依照 排氣量課稅 並非馬力 所以看排氣量多大就繳多少錢
油耗- 一句老話 腳的力量 決定車的力量 同時也代表汽油的使用量 但同樣排氣量下渦輪會比NA耗油
會不會開的動- 還是要看平常載重多少 車上只載個100~200公斤當然很輕鬆
超過400公斤的話 1.8的渦輪車還是會重拖
會不會很傷車- 只要車廠設計得宜 車主保養得宜 就不用怕傷車
只是要記住 渦輪本體也是耗材 渦輪本體壽命比引擎短的多
渦輪車後期的保養費會比較高也是因為如此
渦輪車開法- 平常一般上路就把他當成一輛車來開就可以了
在賽道上的話 請隨時注意轉速不能太低 不然再加速的時候碰到渦輪遲滯的話會影響成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