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台灣不重視安全性並非車廠的因素,而是買家因素,價錢/動力/外觀才是重點http://www.autonet.com.tw/cgi-bin/v1/file_view.cgi?qry=a708036808092007"本調查結果顯示台灣車主對於安全性設備雖然重視,但汽車安全觀念則落後歐美國家,且雖有購買意願但實際擁有數量仍嫌不足,此現狀令人堪憂。在各車廠推出多項強調安全車款及服務的同時,更需加強消費者對於汽車安全的資訊認知以及風險意識,以便給車主與乘客更多安全保障。"
其實有些國產車商蠻注意安全的…例如前鎮子某賣了十幾年的車款,就出了安全款,加上了ABS然後同期同牌某休旅車也在側邊加上CCD以增加安全性。至於氣囊…等明年撞擊測試正式上路再看看吧…規定是明年的新車沒氣囊就要測假人撞方向盤,車商過不了自然會加的側氣囊的話,等側撞不會過自然會加…不過休旅車可能免測側撞,記得有說座位高超過不知道幾公分就不用測了不過我想等一下應該有人會跳出來說,綁好安全帶和主動安全比較重要…但是主動安全應該算是基本就要有的囉…沒有的車款也不用考慮了吧。台灣現在的新車要有主動安全還算簡單,但是要全配的氣囊就真的卡難一點。(連進口車都會被拔掉幾顆 )
節錄一下該篇報導資訊:「歐美先進國家從2008年起,就將6顆SRS氣囊列為規定之標準配備。」「究竟車禍發生時,哪些人體部位最脆弱?美國車禍事故乘員身體各部位受傷百分比顯示,頭部與胸部是最常受傷的位置,比例分別為58.1%與70.0%,此外,手部與膝部受傷比例亦超過50%,而一般車輛上,最能保護這些部位的安全配備,除了三點式安全帶以外,就屬SRS氣囊最能在緊急時刻發揮效用,拯救車主與乘客生命。根據NHTSA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研究,使用SRS氣囊可使駕駛者死亡率降低14%,配備SRS的輔助氣囊更能降低11%的前乘客座死亡率;自1987-2003年的16年間,前座SRS氣囊就拯救了13967條性命。除了前座氣囊之外,近幾年側邊氣簾也逐漸受到重視,美國IIHS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發現安裝「防側撞簾式氣囊」的車輛,致死率減少高達37%,尤其是車身較高的SUV車款,致死率更因而減少了52%。」由該篇報導得到兩個啟示:1.SRS氣囊真的能有效乘客座死亡率2.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政府當為汽車安全配備訂定良好的規範,像早年規定汽車要具備安全帶、規定上快速道路要繫上安全帶、到目前的上路即要繫上安全帶,以及將來的後座乘客也要繫安全帶之規定,法規是要持續進步的,但不要老是等到有”名人”出事後,才修改法規
feeling66 wrote:節錄一下該篇報導資訊...(恕刪) 唉,要是所有的國產車款可以有六顆安全氣囊(前SRS兩顆、側兩顆、幕廉式兩顆),這樣選擇就多了同樣一台車多那幾顆氣囊,多個5~10我都願意押,只可惜國產車只注重影音配備,進口車又太貴...
非常認同jefflin68大大的觀點:台灣的汽車市場的問題,就在"影音以及享受配備"的迷思!高價如DVD影音系統,低價如冷光迎賓飾版.....等拿掉這些相形之下比較次要的配備,去投資在提升組裝品質或是安全性配備方面,相信對於車子的安全性會有相當大幅度的提升!可惜,國內目前的車廠,依舊跳脫不出配備的迷思!當然,消費者本身也要負極大的責任:大多數的主流客戶喜歡啥,車廠就製造什麼樣的車子。幾十萬的國產車,我不期望它有電調坐椅、自發光儀表版、恆溫空調、抬頭顯示器,藍芽通訊系統.....等也不需要避光墊、冷光迎賓飾版或是米色溫馨內裝!過多的電裝品,只會增加日後維修的負擔!我只希望它有基本的ABS,EBD,良好的組裝品質,以及完善的維修服務!這需要消費者來監督車廠!期待看到台灣汽車安全品質改頭換面的一天。
唉認真算算國產車真的有比進口車便宜嗎?把這些配備加上去原來國產車根本沒比進口車便宜多少乾脆把wto承諾中有關車輛進口稅率的部份一次調降給國產車一個徹底的震撼看看會不會比較有點長進---安全性比人差、省油性也比人差--只有影音比較多而已
這類的話題已經討論很多次了.大部份的車主買車都是評估電子配備多寡,很少比較安全性的,再怎麼討論也無法糾正台灣的消費習慣.國產1.6的配備都比一些2.0進口百萬車多了,車廠要維持合理價格/利潤情況下,只好從看不到的地方偷料,反正大部份的車主要的不是安全配備,要的是可開車看電視的DVD.省一顆安全氣囊成本足夠裝一台台製螢幕,省二顆氣囊連DVD都送給你,省四顆氣囊再送GPS加環繞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