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心求教,
常常看網路上很多人在講XX國的組裝比較好啦~台灣的組裝品質差啦~
這所謂的組裝品質? 具體到底是甚麼?
我看有些人只要覺得車內有質感(進口車一般都不差)
就說"組裝品質"好...看到國產車內裝陽春就說"組裝品質"差
殊不知,你拿國產車的那些零組件,
就算給外星人組出來還是陽春啊~
會因為是哪一國組裝而變高級嗎?
組裝不就是把零件結合起來成為成品,
零件如果精密度夠,公差小,材質有質感的話~
哪一國人來組裝會差那麼多嗎?
例如Honda來說,一樣是泰國廠的零件
生產SOP都一樣,外國人鎖的螺絲會比較緊?
又比如, iphone都是大陸生產的...所以大陸貨=組裝品質差?沒質感?...不會吧
沒有要自爽國產車=進口車的意思~
只是覺得這所謂的"組裝品質"定義是否太籠統
好像本國的勞工就比較低階似的
我覺得影響的關鍵應該是"零件本身的品質"吧?
大家認為呢?
範圍涵蓋原料、模具、生產工序、品檢等等,
而組裝品質則是組裝技術佔絕大多數,
任何量產的東西都有組配公差,
這些公差在組裝時是需要微調校正的,
組裝人員的教育訓練夠且有落實執行時,
才能確保組裝出來的品質符合原始規範。
很多車輛進行過保養維修後,
會出現異音或是異常損耗等等現象,
大部分都是跟組裝能力有關係,
組裝並不是單純把螺絲鎖緊就好,
鎖螺絲的力道是有扭力規範的,
過大或是過小都是不正確的,
講個簡單點的例子,
很多人更換輪胎都有遇到過螺絲或是螺母的螺牙損壞,
而被維修廠要求須做更換的情況,
損壞理由幾乎都是螺牙長期使用磨損,
這個看似合情合理的現象,
其實正是因為鎖附時未依規定扭力磅數所造成的,
像這種情況就是組裝品質造成的,
而不是零件品質造成的問題。
汽車生產有許多階段還是仰賴人工 員工素質與民族性和薪資條件都會影響標準生產作業的慣撤執行程度
對了 離開車界前幾年 發現某廠牌德國場與美國場玻璃黏合膠水(透明的難以查覺)美國廠真的算亂塗一通 德國場的則頂多沾到玻璃0.5公分 是機器精密度或人工造成就沒研究了
對了 曾與多位鈑金人員聊過 答案都差不多 若焊接自己的車 保証比原廠還堅固 但若趕工或心情不好時就嘿 嘿 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