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進氣溫度+增加進氣量~對柴油引擎的效果?
請問大家換裝或是增加冷卻的intercooler
對於柴油引擎來說是否跟汽油車一樣
降低進氣溫度空氣密度比較高~相對的含氧量比較高
可以增加引擎效率???
那增加進氣量是否也跟汽油車一樣能有一樣的效果呢?
還是其實降低進氣溫度比較有效果進氣而言柴油車在大腳全油門的時候
節氣門是關閉的ECU只要對缸內多噴射柴油就能增加動力
所以進氣量其實沒有影響很大
反而是降低進氣溫度才能提升同時間內進入的氣體容量最大化?
是否如此呢?
請大家一起來討論討論
(對了再次不討論remap的效果~因爲我有re啦~只是想說在降低引擎負載增加一點動力~技研一下)
trunk_chiu wrote:
理論上是沒錯的,但是...(恕刪)
對於柴油高溫高壓這件事蠻尷尬的
但是會不會是~缸體本身燃燒環境應該高溫高壓
但是空氣密度大進去的空氣多也是一樣可以提升效率!
因爲柴油的特性好象是利用空氣分子跟柴油分子壓縮造成摩擦爆炸的
是如此嗎?
這兩者都是希望提升進入到氣缸中的氣體分子數, 就燃燒反應來說,
氣缸中有助於燃燒及膨脹反應的氣體分子數愈多, 總是較有幫助.
>> 降低進氣溫度空氣密度比較高~相對的含氧量比較高 可以增加引擎效率???
引擎效率可能定義會嚴格一些, 它甚至包括了轉速及進排氣正時的調校...
或者您此謂的引擎效率是另有定義?
但若單純講燃燒, 以空氣的各類氣體分子/原子數目是均勻分佈來說, 降低
進氣溫是會提高含氧量... 就像用一個一公升的桶子裝水蒸氣, 跟用同樣的
桶子來裝水 (溫度較低, 到達液相程度), 水分子後者多...
>> 反而是降低進氣溫度才能提升同時間內進入的氣體容量最大化?
增壓 (無論是渦輪或機械...) 就是把空氣硬打進氣缸裏, 降溫是提升密度,
讓單位體積內含的氣體分子數更多, 想法上是一樣, 就是要讓更多氣體分子
進到氣缸去; 只要進得去, 燃油供給更多, 才有足夠數量的氣體來參與燃燒
反應... 所以您提到 ECD (ECU?) 能相應地噴更多油也是重點, 但問題是
這或許不能說是如您前面提的 "引擎效率" 提升, 畢竟它不是說不增加噴油
量就能有更好的輸出... (這要看您所講的引擎效率怎麼定義, 如果說您定義
的是容積效率, 那應該就沒什麼問題)
>> 但是會不會是~缸體本身燃燒環境應該高溫高壓
高溫條件比較重要... 像在極寒地區, 甚至冷引擎(零下數十度)根本無法點燃
柴油, 雖然引擎壓縮比沒變, 進氣密度很高(極寒), 但就是點不起來; 曾看
過一個電視的極地旅遊報導, 那位飛極地的駕駛老大就說了, 引擎不能隨便熄
火, 否則可能會很難發動; 而一般市售柴油車引擎有裝有預熱塞, 也是這個意思...
>> 但是空氣密度大進去的空氣多也是一樣可以提升效率!
一樣地, 就看您對效率一詞怎麼定義囉...
>> 因爲柴油的特性好象是利用空氣分子跟柴油分子壓縮造成摩擦爆炸的 是如此嗎?
很久以前教的燃燒三要素: 溫度, 空氣(氧氣), 燃料... 空氣跟燃料接觸總表面積
夠大 (充分微細霧化噴射及混氣空氣), 只要溫度條件也到, 柴油就燒起來了...
也許這篇中油的問答(點我)會有些參考, 請搜尋 "請問柴油的燃點"...
------
忘了說, 您也許可以參考一下為什麼有人要灌氧化亞氮 (笑氣)...
其中的氧跟氮各有作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