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當初2年前買現代i30就因為本身不是個品牌情結很重的人,買東西會先比較考慮配備跟價格,當然開新車出門也被不少朋友”質疑”你怎麼會買韓國車!!!,自己買的車自己喜歡就好,管他哪國車哪牌車?剛好家裡開的老車也開了十幾年,老爸也一直在等機會換,目前預算60萬的區間,但現在的中型房車好像都要將近70萬,礙於預算不多,我又有1台1.6的i30,家裡就不會再考慮買小車。中型房車除了比較常見的ALTIS、FORTIS之外,在雜誌有看到M’way的介紹,覺得M’way的平價讓我對M’way有點興趣,剛好之前也收到現代寄來的ELANTRA賞車邀請函,就找個空看了這兩台車,順便放在口袋名單可以給老爸一個參考,以下就再來一次我的不專業比較XD~

1. 外觀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M’way 車頭蠻大器的,搭配車燈、水箱氣壩很有自己的風格,沒有像一般日系車這麼單調,白色烤漆配上鐵灰色的護蓋也很耐看,大燈有點類魚眼的設計具有光感應自動啟閉,因為這台展示車是旗艦版的,雖然沒有霧燈,但有配備比較常見在進口車的LED晝行燈。當大燈開啟時,LED晝行燈就會自動熄滅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車尾造型熊熊一看有BENZ S系列味道,而且也是LED煞車燈,
也很少見的搭配4顆倒車雷達,在同級中型房車中大多都只標配3顆,
車尾設計看上去也是一整個相當氣派,具有TEANA大型房車的感覺了。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雖然M’way並沒有配備電動收折後視鏡,但手折也有手折的好處,至少不用怕馬達壞掉,而且還不只是90度向內收折而已,是可以180度收折,
所以要是停在路邊被撞到時,後視鏡也不會被撞飛。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ELANTRA的外觀第一眼的確很吸睛,套用DM寫的”大膽創新的風動美學外觀”,車前保桿用了很多線條,車頭延伸到車尾的線條也很耐看。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車尾C柱為了流線造型收的比較低,讓後車廂蓋比較小,ELANTRA的造型不太像4門房車,有點接近5門COUPE的感覺。

2. 內裝、配備、空間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M’way除了儀錶板比較單調外,其餘地方是用軟質的內裝,讓M’way內裝的塑膠感沒有很重,中控台整體設計讓人覺得挺素雅的,而且皮椅坐起來支撐性跟舒適性也不錯,駕駛座空間也很寬闊,而且駕駛座椅是採用八向電動式的調整,可依個人習慣做微調,門把旁邊還有高音喇叭,試了一下音響也還不錯。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因為M’way軸距有2650mm的關係,後座空間還不小,朋友近180公分坐在後座,膝部空間很寬敞,頭部空間也沒有什麼壓迫感,兩邊的座椅都有地圖袋可以收納。椅子坐起來的支撐性也還不錯,軟硬度比起I30硬一點,對背部的支撐有好一些。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ELANTRA的自體發光儀錶真的亮眼,還加了雙砲筒增添跑車味道。
中控台有點眼熟,空調調整區倒5角型加旋鈕的設計感覺就是把i30的中控更放大跟細緻化,一樣是採用藍色的背光面板。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ELANTRA的軸距有2,700mm,跟i30 CW一樣,應該是底盤共同開發吧?
膝部空間也算寬敞,但頭部空間的壓迫感就重多了,是因為流線的車尾外型讓車尾C柱收的比較低。且ELANTRA的車高1,445mm比M’way 1,470mm跟i30 1,480mm都低了一些。
看到有點掉漆的地方-椅背的地方延續i30的設計用塑膠材質,連地圖袋也是用網格,這樣的配置真是跟中型房車與流線的外型有點不搭,而且塑膠材質椅背遇到緊急煞車的話撞到應該會有點痛吧~


3.安全性
M'way 聽業務介紹還有獲得 C-NCAP 5顆星與 Euro-NCAP 4顆星,搭載
六顆氣囊和潰縮籠型車體結構,已不到65萬的價位擁有6氣囊的安全配備
算挺有誠意的。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ELANTRA雖然在煞車系統多了BOS,但入門與頂級的版本都只有標配雙安,雖然ELANTRA頂級版本有ESP,但價格就要70多萬了,實在是有點超出太多,價格與配備間還是要有所取捨。

4. 試駕路感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M' Way搭配215胎寬的16吋輪胎,比起同級車大多都是195或205大了一些,抓地力也會稍微好,配上偏硬的懸吊與底盤,行駛於市區小路間的轉彎還算穩定,駕駛的路感回饋比起公司的ALTIS硬多了,碎震也少很多,跟日系車很不一樣。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因為只有在市區平面還有展間附近試駕,沒辦法測試中高速有點可惜,油門跟方向盤都偏輕,因為是CVT起步加速較為順暢,車室內部隔音也不差。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ELANTRA輪胎是205胎寬的16吋輪胎比M’way的215窄了一點,但很可惜的是展間試乘車被外調去參加活動了,今天無法試乘,不然倒是想看看ELANTRA跟I30的懸吊與底盤設定走向是否相同。就目前在網路上看到的大多反應偏軟的樣子,只好下次有機會可以等保養的時候再試啦~

5.整體心得
這次賞車M' way讓我對tobe改觀了,tobe不是只有卡通小車了,
我必須承認先前買車時完全沒考慮m’car….哈哈~
以M’way約64萬的價位,能買到六顆氣囊和近2.0大型房車的氣派感和內部空間,還有一些剛沒提到的電動除霧後視鏡、自動感應頭燈等配備,比起其他中型房車算是CP值很高了。
雖然ELANTRA在外型跟儀錶板比較亮眼,感覺較適合較輕的年齡層,而且一些像M’way有的配備如:電動調整座椅或自動感應頭燈都要頂級款近75萬才有,價格上就超出原本預算許多,若以價格較近的ELANTRA入門款來比較配備的話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做一個比較表後,M’way不僅比Elantra在價格上便宜5萬,配備的價差上
M’way光多4顆氣囊的價值就很划算了,其他如雨刷、雷達、輪胎,有些查不太到價格就概略抓一下,加一加也有約10萬的價值,一來一往就差了15萬的價差,在60多萬中型房車的價格帶中,M’way在配備上不僅好過ELANTRA,更是有2.0大型房車的規格與配備,果然是「價值超越等級」。
業務也提到M’way比照歐洲品牌可以每1萬公里或半年回廠一次,後續保養費用也可減少許多。之前i30大概5千公里就要回廠保養一次,而且我都還自備機油…..工資也要收將近$500,2間車廠的後勤保養比較起來,一年也可以省個幾千。

以老爸使用上一般通勤代步為主,M’way已十分夠用,安全配備也很充足,外型設計也比較符合,但這次只有低速試駕,沒能了解太多路感的表現有點可惜,下次再找個時間再一起約家人來看吧。

M’way賞車與ELANTRA不專業比較
最後再謝謝tobe業代送的泡芙禮盒,原本試乘完都要離開了還追出門遞給我們~



2012-07-24 12:0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Elantra
看到那LOGO~我會聯想到那掉下的方向盤~SORRY~6安~會不會是好看的~到時~一顆都不會爆~
其他的~品質~恩....真的不敢奢望會有多好~畢竟一分錢一分貨~當然~你喜歡就好~
兩台車硬要挑我想我會選韓國車吧?
至少還有一定的口碑(北美賣的還不差)!
有時省小錢花大錢,或是花時間(回廠....tobe給我的印象?)
我也同意上面的大大論點一分錢一分貨!
不過出錢的是開版大,挑自己喜歡的囉!!
有沒有順便看一下油耗 ???????????????
and 保養花費
1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aart6776 wrote:
看到那LOGO~我會...(恕刪)


想到方向盤事件到也是樂觀其成 還好沒出第二台了
安全氣囊當然是希望都用不到沒爆最好
不過看到這也不禁有疑問 汽車出廠前要怎麼檢測安全氣囊啊?
壓力測試爆過再塞回去嗎?

------------在黑暗中的空白-------------

loveseser wrote:
想到方向盤事件到也是...(恕刪)

用過的氣囊就沒用了....
氣囊到比較不是重點
成客艙周圍要夠堅固比較有用
車體被撞爛了
有10顆氣囊也救不了

公平正義 wrote:
M’way在一般人的...(恕刪)


不過現在車價真是高的有點誇張
60多萬能選的中型房車真的不多
當初也是花60多萬買了I30 莫名的就被吸引阿~
只能說這台車的品牌可能只有大大說的值40多萬
但就配備來說算是不差
可能遮掉LOGO大家會比較喜歡吧
納智捷的S5 電子配備很多 但價格有點高
親民一點或許也可考慮~
都是裕隆的不知道有沒有共用零件還是生產線...(問)

------------在黑暗中的空白-------------
算了吧!都不會想買
特別是現代……………有空可以去看看我的抱怨
M’way看來是滿大器的.
希望tobe 可以衝上來, 加油 !!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