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說說FUSO M12-4 10S變速箱,這比ZF 16S還少6S~所以內部結構相對也簡單許多。

首先M12-4嚴格說起來並不算真正10檔~實際上是1~5檔+1~5個半檔
因為M12-4不像ZF 16S在後規有行星齒輪組。(假如有的話就變成20檔了)
但是M12-4有前規高低檔位組,而且M12-4在主軸部分比ZF 16S多一節
ZF 16S輸入軸–主軸
M12-4輸入軸–炸彈(五檔)–主軸
~~~~~~~~~~~~~~~~~~~~~~~~~~~~~~~~~~~~~~~~~~~~~~~~~~~~~~~~~~~~~~~~~~~~~~~~~~~~~~


這屬舊式(非太空梭),有上蓋(H/L T/M case)及小蓋(lever shaft)~拆解方便

驗明正身~抱歉,手抖了一下

前規部分的上蓋,控制高低檔位

事前準備先放變速箱油

氣壓排檔(Booster)透過空氣推動小蓋形成入檔與空檔

變速箱獅頭(Housing/cluth)先卸下

上蓋(H/L case)卸下

上蓋撥叉(Fork)專門控制高低檔齒輪

可以看見高檔齒輪

上蓋(T/M case)卸下~所有檔位齒輪都出來見客了

上蓋撥叉(Fork)專門控制一至五檔和倒檔齒輪

主軸覆蓋(Retainer)

檔位排列從右至左(一檔51T~倒檔)(二檔41T~三檔32T)(四檔25T~五檔24T)(低檔齒輪盤被擋住了~高檔25T)

前規羅絲卸下

前規部分就可分離


這可以看到低檔齒輪盤


上面是內齒輪(Synchronizer Hub)和外滑套(Sliding Sleeve)
下面是副軸高檔齒輪51T(GEAR SPLITTER)

卡環(Ring/Retainer)卸下


整隻輸入軸(Input Shaft)才能拿出

內齒輪(Synchronizer Hub) 銅牙齒輪(Synchronizer Ring)
高檔齒輪(Pinion-Splitter) 軸承(Bearing)

卡環(Ring/Retainer)卸下

銅牙齒輪(Synchronizer Ring) 高檔齒輪(Pinion-Splitter) 軸承(Bearing)就能拿下來

高檔齒輪的內針形齒輪(Needle Cage)~每個檔位都一定有的針形齒輪
~~~~~~~~~~~~~~~~~~~~~~~~~~~~~~~~~~~~~~~~~~~~~~~~~~~~~~~~~~~~~~~~~~~~~~~~~~~~~~
來看看主軸部分
前面說過M12-4主軸是三部分
1.輸入軸(Input Shaft) 2.炸彈(Pinion Assy-Drive )3.主軸(Main Shaft)

炸彈(Pinion Assy-Drive )+主軸(Main Shaft)

主軸(Main Shaft)


炸彈五檔齒輪炸彈(Pinion Assy-Drive )跟ZF 16S四檔齒輪一樣扮演2種角色
1.五檔齒輪24t 2.低檔齒輪



這裡介紹一下~M12-4的二/三檔的同步齒輪(SYNCHRONIZER RING)。這採舊式~構造簡單,但價位較高。新式是三合一(Ring Sub Assy)或銅牙齒輪(Synchronizer Ring)維修成本較便宜。

向左推或向右推表示入二.三檔,中間為空檔



三檔齒輪32t 有看見旁邊的小齒輪嗎?~那是咬同步齒輪(SYNCHRONIZER RING)的內齒輪來傳輸動力


二檔齒輪41t 二.三檔齒輪會跟其他檔位齒輪不一樣,多了個盤。主要是因應同步齒輪的關係。
其實變速箱整體構造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只要多看幾次及些許基本概念~就不會傻傻被人唬了。
之後陸陸續續還會有其他變速箱的文章~希望各位可多多支持。
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見或疑問,讓小弟可為大家服務。
想知道更多關於拖車頭、板台零件相關消息,可上瑞仔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