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問題:
1.動力很明顯是Zinger勝出,爬上坡也不會重拖,Innova則是跑市區平路大腳油門就感覺比1.8房車還沒力,但TOYOTA業代特別提到載重力Innova較好(Innova可載約400公斤,Zinger載300公斤不到),是真的嗎? 假如只載三個人Innova就感覺沒力,載400公斤假如碰到上坡會不會爬不上去?
2.就數據上來說,置物空間上Zinger比較大,但目測看起來其實差不多,倒是後車廂開口Zinger明顯大很多(這點其實就家裡的經驗比較時用),但不確定的是置物底板的平整度,對一般載貨來說到底有沒有差(Zinger很平,Innova只要加購套件也可以變平的,假如老爸最後選Innova到底該不該買套件)?
3. toyota業代是說Innova排氣量小比Zinger省油,但看油耗數據是Zinger比較省。所以Innova排氣量小開起來沒力會比較省油?
4.到底Zinger的BOS剎車優先和toyota的ASL防爆衝有什麼差別(我提到三菱業代有說到BOS,toyota業代就立刻補充他們也有ASL)?兩台的安全配備除了差這一點,Zinger還多一個EBD,不懂的是現在好像每台車ABS EBD都標配,沒什麼了不起的,但Innova為什麼沒有?
6.其他配備有哪些可以跟業代凹的啊?目前預算大概訂在65萬上下,也希望大家多分享一下這兩台實際使用過的感覺吧!
以下這邊開始是我的賞車試乘落落長的分享…………
開頭就先破梗,說小開有點太自抬身價了,畢竟我沒接手家裡的便當店生意,只想乖乖當個上班族……於是,就是個標準的「偽餐飲業小開」了!
不過因為近期老爸有想要換掉舊車的需求(克萊斯勒的舊休旅車,很久了!我都不知道車名叫什麼,我只知道它很耗油),同時又要兼顧早上市場載菜、偶爾又可以載著家人出去爽爽開,重點當然還是要省油、有力的「標準買菜車」需求,於是開了這樣的需求給我:

做了點功課發現目前市面上便宜好用的國產買菜車能選的好像就這麼兩台:Zinger 和 Innova。
這兩台在網路上的比較文章,甚至是吵架文章,都已經多到數不清了,然後上官網看到一堆數字、很小字的介紹就覺得頭很暈,不去看看實車好像真的不行……
但是我們家的店幾乎全年無休,平常實在找不到太多時間看車,只好請我挪個時間幫他去MITSUBISHI和TOYOTA的展間看看,收集一些資料給他參考。
扯了一堆廢話,剛好這幾天,終於挪出一個空檔時間出來,拉著我同事陪我走一趟展間,先是去了三菱的士林的展間……
得到了……菜單一張

好啦!這一趟沒什麼好說的,有點白跑的感覺。展間只有一位業代辛苦的顧店,介紹的是蠻詳盡的,只是我希望可以實際開到才會有感覺,不過他們展間沒有擺Zinger試乘車。只好換一間看看囉!
第二次學聰明一點,士林附近比較近的好像就北投的展間了,先打電話去問。
聽起來聲音挺溫柔的女業代接的,我問有沒有試乘車,很不錯,北投有Zinger試乘車。

到了北投展間,我直接表示先前已經在另一間展間靜態看過,是剛剛打電話過來說要試乘Zinger的先生,小姐立刻就幫忙影印駕照、請我填寫試乘資料等等,服務態度還蠻不錯的!
接著,實際上路了……(同事在後面幫我拍)

因為試乘車快沒有油,先轉到加油站去加個油。這張其實是看前座內裝,畢竟是商用車,少了很多轎車的複雜配備,但有不少預留空間,不過這樣簡潔的駕駛座內裝反而是看得出不錯的組裝。

因為老爸有交代,看哪一台卡有力,找爬坡路段試試最準了。
Zinger的動力挺不錯的,大業路接過來這個斜坡輕輕鬆鬆就爬了過去,途中還超了幾台車,顯得頗游刃有餘。就卡有力這個需求,Zinger過關。

就車身感受、視野來說,Zinger的車身高,但很穩重,視野頗為開闊,車頭也容易掌握。底盤懸吊的部分,有點硬中帶Q,畢竟是商用貨車吧!和一般轎車、休旅車的感受真的不太相同。

這同事幫我拍的時候,特別跟我強調的……後座冷氣吹得很冷。

回到展間,美女業代很細心的為我們示範後座打平之後的空間,Zinger的置物空間是完全平整的。老實說,這點是老爸要求我要特別看,但我想了一下必要性,我不太確定「要求平整」的目的是什麼?
之前也有看過別人的分享,也是特別提到要求平整,如果以載菜來說,常常就是用竹簍、塑膠袋、米袋裝著,其實沒有平整的必要;我唯一想到我們家的用途,載大量便當的時候,平整的比較不會東倒西歪。

當時也有其他人在看Zinger,業代強調的應該是後座開口大小、離地高度的問題。以我而言,身高170,高度大概在腰部左右,以施力來說蠻方便;後座的開口越大,有個好處當然就是「越好塞」了!菜市場賣菜的阿姨、伯伯們都很會亂塞,開口大一點挺方便。
接著,北投這邊,一樣是菜單一張Get……

其實大致上的內容和士林差不多,只是呈現方式不同。不過這邊多了2個「拔除後座」變成貨車的選項,但是限乘兩人,我們就不考慮了。
以預算來說大概落在643,000這一款上下,現金交車可以再談折扣的部分。另外,我有詢問到如果追加霧燈,則是再加2000元。(因為我覺得霧燈還蠻必要的)
接著,一樣是先電話聯絡,來到了服務態度讓我值得讚賞的TOYOTA天母展間……

因為我們是開車過去的,但TOYOTA天母展間這邊非常難停車。我們車一轉進來,就有業代主動上前:「車我們幫您停靠就可以了!」實在非常貼心。
接著,一樣的展間聊車的流程我這邊就省略了,業代知道我們時間不多,也很快的為我影印證件、備好試乘車輛。
TOYOTA這邊比較特別,業代主動詢問是不是讓他先開一段讓我感受,路途中再找地方換手駕駛?這一點還蠻細心的,可以讓客人顧到「乘坐」與「駕駛」的雙重感受(這就是體感試乘?)。

同事一樣從後座幫我拍(我不想被認出來,所以有處理過自己的部分),他一樣強調冷氣很涼(那到底哪一台的後座冷氣比較涼?

這邊看得到一點點Innova前座內裝,我是覺得冷氣旋鈕那邊設計得還蠻不錯的!其他就還好。業代還特別提到TOYOTA的冷氣都很強、壓縮機可以撐很久。
不過TOYOTA試車的路線規範得好像挺嚴格,不像MITSUBISHI試車的路線可以有彈性可以做稍微變動和調整,所以只開到市區平路,沒試到上坡,文林北路一帶直線、迴轉來回而已,比較不能體會多一點變化。
我這邊大概敘述一下開起來的感覺。Innova可能因為是2.0的關係(Zinger是 2.4 這樣比好像不太公平),感覺上動力上真的卡沒力,雖然沒試到上坡,但是中間有一段業務說沒測速照像叫我可以重踩試試動力,但重踩了……….大聲但加速度…..有點像yaris。
簡單試乘完,回到展間,業代一樣示範後座的收折部分……

其實這邊一樣是載便當的問題,Innova必須要增加套件才能讓後空間整個平整不然有一大塊會凹下去,就心情上來說……不太好。
而且我特別問了一下業代:「這套件是送的還是要錢?」
業代表示,這個月底之前是送的,但是下個月不知道……
好吧!對我來說「平整」的要求比較沒那麼高,但用車的是老爸,就不知道他喜不喜歡凹一塊了?
最後,用個吳念真來當Zinger和Innova的總結好了!(我不喜歡總裁人生那個廣告,那個明明是讓人變夜市人生):

先就實用度來說,Zinger和Innova兩台車就實用性而言其實都頗高,原則上都符合「平日菜市場備貨、假日家庭出遊」的需求。
但以空間而言,Zinger讓我感覺更能塞,畢竟尾門開口較大,放東西、進去甚至是人直接從尾門跳上車整理東西都還蠻容易的。
只是這邊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底板的平整性就一般載貨而言的必要性很高嗎?因為就我自己想到的是載便當比較不會東倒西歪這樣,還有不用加裝幾片塑膠用起來會比較方便。
接著說爽度,老實說這很情緒面也有點抽象,但對我而言一台車開起來夠不夠力、夠不夠穩?對開車的人心情爽不爽的影響很大。而且,車沒力似乎也意味著……耗油?以動力來說,Zinger的優勢很明顯,開起來真的很有力,而且稅金一樣,爽度加了很多。
還有就是舒適性、內裝質感的問題,toyota業代說就是商用車,也不能要求太多
(中肯)
不過安全配備或是轎車擁有的電子配備多一點,就爽度而言也是會加分。三菱的業代特別有提到Zinger有BOS,老實說我還真不太清楚這作用是幹嘛?我是順便把這個問題問了TOYOTA的業代,他是告訴我,Innova也有防爆衝(看了規格表原來叫ASL),其實是不用擔心的?電子配備(DVD、GPS、倒車顯影……那些)的部分,兩家的業代都說車主想要怎麼加裝其實都是沒問題的。
不過就品牌爽度而言,家裡老人家總是對TOYOTA情有獨鍾,我個人沒這種偏好就是。
最後說服務態度,這一點有點難評分……我不否認MITSUBISHI北投的正妹業代對我來說有加分的作用,一般來說女生做汽車銷售總會讓我覺得沒什麼說服力,但這位女業代讓我有點改觀的感覺。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問必答,也知道我們趕時間,很多細節都在試乘過程中一一解答,臨場反應蠻不錯的。至於士林展間,不是不好,但沒有試乘車我直接忽略,大家自行想像。
TOYOTA的服務態度,我覺得如果以10分來說,至少拿8~9分絕對是沒問題的!從入門開始的業代主動幫忙停車、招呼,一些細節為客戶設想都還蠻週到的,比較美中不足的是讓我感覺TOYOTA有點太照流程走,不過這也可以看出他們是相當嚴謹的一間公司。
呼……趁賞車試乘後印象還很深刻,一股腦地就這樣打完了,希望還是希望大家能認真讀完,也給點好評吧!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