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學航太工程系教授賴維祥率領先進動力系統研究中心,致力於研發氫能燃料電池,不僅已成功裝置在成大的無人飛機上,還改裝兩輛油、氫雙燃料汽車,技術已達可轉移階段,正等待識貨的廠商洽談。
賴維祥表示,具有「零汙染」優點的氫能,被許多頂尖跨國企業視為取代石化能的下一代重要替代能源,但因不同於太陽能、風能等可直接使用的一次能源,必須透過技術轉化才能使用,加上一九三七年的興登堡號飛船爆炸事件,讓外界留下氫能具危險性的負面印象,導致氫能研發受到不少阻力。
賴維祥估計,最快在二○一五至二○二○年間,氫能將可逐漸取代石化能,出現在汽車等交通工具上。
目前,該團隊研發氫能燃料電池技術,已能利用含碳氫化合物的廚餘、廢棄物來提取氫能,不僅具有同時解決環保與能源問題的優點,甚至還超越美國,達到可技術移轉的程度,但因欠缺資金無法進一步直接在汽車設計上運用,只能先裝置在無人飛機或改裝雙燃料汽車。
另外,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科技系助理教授胡家勝,耗時一年,自掏腰包完成了一部動力分散式電動車,無須傳動軸、離合器等配備,車子發動仰賴鋰電池,不須加油,完全符合節能減碳趨勢的市場需求,他十分看好這部車的市場實用性,就待廠商慧眼識英雄。
http://n.yam.com/chinatimes/computer/201204/20120415905244.html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