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看完整篇文章
1.[假設]購油成本是如中油所提是合理的[結果]油不漲,是透過舉債,最後還是我們負擔 > 現在爽而已
2.台塑化賺,中油憑什麼賠 ? 煉油價差增 台塑化Q1可望虧轉盈
BTW,台塑化去年是賺錢的,Q3/Q4賠錢
還有就是,台塑化網友提出的內銷是賠錢的
台塑化油價跟漲 每月少虧6億
看起來,成本是高沒錯 --> 贊成調整
因為連台灣首區一指的公司都虧
大家不爽的是
1. 中油月薪平均九萬 >> 請檢討
================================================
題外話
1.不要什麼都扯政治,今天一個政黨跟你說油95無鉛一公升16元,你投他嗎? (台灣就是給藍綠給害了)
只是後面沒跟你說,舉債,債留子孫等!!!
台灣沒有自然資源就是這樣。
兩兆雙星,還有得爆哩!!!! 德政!!!!
2.有些去扯啥國民所得
請問購油成本會因為你國民所得低,中東會其他國家會賣你比較便宜嗎?
充其量只有製造人力成本等....
假設購油成本如中油所提佔很大一部份.....人力製造不會創造出很大的價差
還有我們沒有隨油徵收
3.回到公平正義,燃料稅隨油徵收!
立委提案 汽燃費隨油徵收
-----------------------------------------------
台塑看中油 經營成本太高
-----------------------------------------------
隨油徵收 最高5%
以95 38元來估算 (還有四成未漲,先加上去)
38*1.05 = 39.9 (用最高推算)
1.9 是燃料稅
以我15000KM / year來看
10 KM/L 油耗
需1500L
換算成稅是 2850 元
1201-1800cc 牌照稅7120 燃料稅4800
省約2000元
戀夏524 wrote:
有人能告訴我嗎?中油...(恕刪)
企業心態的
還不是每次跟漲的台塑
剛開放時候的話不知道扔到哪去了
賠錢做好辛苦 油價還不是在後面跟爽爽
不要做算了 油價有差嗎?
好
現在油價高起來 可以賺錢了
會脫離中油油價才有鬼
中油就好一點
只是想不要虧太多罷了
想漲被凍漲 也是自己吃下來
錯就錯在他是一家國營事業 薪水都很硬
要減薪是不太可能的,裁員也是
我看就只能"凍漲"薪水吧XD
看能不能降低虧損,至少不要讓我們賠錢給它
wll99979 wrote:
我的意思不是說誰該虧錢,誰不該虧錢?
應該說是:要將所有實際成本,攤在陽光下,大家一起來計算
而且用推論的方式,是合理的嗎?之前的"拉法葉"軍購案,不是這樣嗎?大家還有印象的話
版上,誰有實際成本?還不是用政府的那一套計算公式,所以囉
今天的油價,是以"今天"的國際原油的牌價,來漲跌,這樣對嗎?
如何"理性"分析?
...(恕刪)
恩 這是全民之所願
推論 是現在我們這種升斗小民可做的事情 ^_^
台塑看中油 經營成本太高
白白99 wrote:
大家不爽的是
1. 中油月薪平均九萬 >> 請調整
針對這點, 其實國營企業很多員工都做了20-30年了
年薪約100出頭 ,月薪約9萬 ,您覺得這樣算多嗎???
當你在一個企業待了近20多年, 月薪9萬我不覺得多 ...(恕刪)
要看那個企業賺不賺錢 企業不賺錢 無薪假 減薪 倒閉...怎嚜說???
這種好福利在某些時空背景下 公司為國家帶來盈餘
有些公務人員 操的要死 為國家增加稅收 薪水是你說的一半
很多不公平
要怎嚜說?
引述新聞
台塑看中油 經營成本太高
因為中油和台塑的競爭關係,中油的經營績效,也常被拿來跟台塑石化做比較,外界預估台塑員工一年貢獻度1.88億元,而中油的員工只有6200萬,質疑中油的經營成效只有台塑的三分之一,這一點,王文堯強調台塑以外銷油品為主,跟中油內銷結構完全不能等同來比,不過還是希望中油先檢討人事成本,再調漲油價,才不會引起更大的反彈聲浪。
好吧! 我改成,請檢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