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似乎很多油品油品都在強調好拉轉、高溫保護、性能類.....等等特性,但是很少有品牌注重油品的純淨度問題,我個人的認知是以目前油品的科技而言,做到潤滑油品基本的潤滑、保護、清潔、散熱、抗磨耗、抗酸等功能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純淨度這部分,似乎就很少說到了。
純淨度---影響的是潤滑油在引擎高溫環境下被燃燒掉或是被高溫烘烤之後,是否會產生灰份及油膠油泥,因為隨著引擎機件越來越精密,甚至現在許多車種都搭載渦輪裝置,若油品純淨度不夠,對於引擎機件的影響會有一定的程度。整個油品發展也是因應引擎及周邊裝置精密度的提高,而往低硫低灰份的趨勢發展,避免油品在衰退之後,釋出的有害物質或形成油膠油泥而影響引擎正常作動,導致引擎故障或效率不彰。
灰份Ash組成:
大部分主要為碳渣、硫酸根
次要部分:鐵、矽、鈉、鋁、鉛、釩、鎳
依照油品本身添加劑的配方成分不同而有差異。
外觀皆為黑(灰)色粉末狀、顆粒細微、容易飛揚。
大量混合在油品內形成泥狀物,附著於機件表面形成油泥。
以雷射粒徑分析儀量測顆粒大小約為1~100微米之間。
灰份不僅顆粒細微,質輕、蓬鬆、堅硬,若產生量過多將危害引擎機件及DPF裝置壽命。
若緊密附著於機件表面,將形成堅硬層,影響機件作動、散熱、潤滑等效果。
耐高溫---引擎內是高溫高壓的環境,若油品撐不住高溫的嚴苛條件,很快就會衰退,一旦油品開始衰退之後,這個速度會加快,所以衰退與里程數是呈現曲線,而非線性。一支油品若不能抵抗高溫,自身都難保,如何來保護引擎機件?那需要抵抗多少溫度才算OK,一般國際標準的測試是274度C為標準,但是很多市面上的油品根本無法撐到這個溫度,大都在150度C~220度C左右,內含的添加劑成分就衰退變質變黑,並且開始腐蝕機件,這也是為什磨油品要作銅板腐蝕試驗(加熱機340度C),因為很多引擎機件都是以銅為主,若油品不耐高溫且又會腐蝕銅,那麼將會造成引擎壽命快速縮短!
另外說到的是40度C與100度C的動黏度問題,如下:
40度C的動黏度要越低越好,表示流動性高,可以在啟動時迅速保護機件。
100度C的動黏度要越高越好,表示高溫黏度夠,油膜不易破,保護性好。
想要起步爆發力的爽感---油品低溫流動性要好,但是高溫保護性就會較弱!
想要高溫油膜黏度夠,保護性高---那麼就要犧牲起步加速性的爽感。
有沒有低溫流動性快(可以快速防止啟動時機件耗損),高溫保護性高(油膜要抗高溫不易破裂衰退)的油品?
這是沒有也作不出來的產品。因為油品黏度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線性),不可能溫度越高黏度越黏,違背基本理論,這種產品目前作不出來。只能控制油品隨著溫度的提高,黏度降低的情況減緩,但是無法不降低,目前辦不到!就算加了添加劑,效果也有限,黏度還是會下降。而且這種添加劑太多,所產生的灰份油膠油泥也不會少!
所以沒有十全十美的產品,不會有這種產品存在,不管用什麼油品,自己用了覺得爽最重要,油品不可能同一個品牌規格適用所有車輛,選到最適合自己車車狀況的油品,符合自己的需要才是。
我個人是認為『純淨度要夠高,灰份量最好<0.001%』、『耐高溫特性要強』,能抵抗300度C以上高溫不沸騰不衰退,我不想引擎掛在油泥油膠過多或在高速高溫行駛時讓引擎產生過量磨損!
以上給各位參考~若有不當之處,請不吝指教! 謝謝嘍!
P.S 我們用機器模擬過,要作到40度C 黏度40 100度C 黏度20 VI黏度指數要496 @.@ XD VI破表了,但這是最最最理想的黏度!可惜不會有這種東西,要是真的研發出來能不能量產也不知道,單價可能是天價吧!
開完5000潤滑度還是很嘉.你可以跟現用的比較看看.
聽說TOYOTA原廠機油是用美孚代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kgxQeekNFk&feature=results_main&playnext=1&list=PL6E971BFF5C32C09A
流動性可將機油裝再透明罐冰到冰箱幾小時.跟它牌比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Hw9nUUKRrU
沸點可用酒精杯燃燒水溫計測量.容易沸騰機油容易積碳.
機油實驗
積碳-沸點低
積油泥-黏度好機油都容易
清潔度-可用來擦拭看看
耐酸-未開封保存期限有的3-10年.行駛中3-12月.跟食物火鍋一樣.長期沸騰可延期酸化
你可以買一瓶實驗看看

已上參考.目前汽機車都用美孚5w50-SM.個人覺得還不錯.或有它牌好用也請提供一下喔
razatek wrote:
一直以來似乎很多油品...(恕刪)
其實含不含那些灰質只要每隔一段時間看油泥大概就知道~
而且沉積物畢竟是要在機油被過高的溫度燒太乾導致還沒被燒乾的機油也無法沖刷清洗掉燒乾下來的沉積物才會留在引擎內~
也就是說雖然有部分的油會產生一點油泥跟塵積物~
但是其他的油會把他沖刷到機油濾心理面過濾~
而機油濾心又是低價品每次換油都會更換的東西~
就算極少數沒被過濾掉~換油的時候也會隨著油底殼裡的機油排出...
所以我想對一般用途的引擎來說~其實不差那一點油泥吧~
---------------------------------------------------
燃燒殆盡後無殘留物的機油優勢應該在渦輪車上~
因為銅套式渦輪(原廠渦輪車大多是使用銅套式渦輪)的葉片軸心是以機油循環潤滑~
而軸心的壽命縮短通常是因為軸心的油槽因為溫度過高燒乾導致油槽有油泥沉積物~
這些沉積物使得渦輪高速運轉時軸心潤滑不佳而產生震盪或者異常高溫~就會變成嚴重的磨損~
所以渦輪車經有時需要冷車的動作~就是希望渦輪溫度還沒降下來之前機油幫浦繼續循環機油~
不要讓渦輪軸心的那點機油靜止在那邊吸收渦輪的高溫導致燒乾沉積~
所以我想純淨燒乾後無雜質的油~應該最大的功能在於延長渦輪壽命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