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一般車子的煞車,腳踩下去就煞車了,操控者在人而油電混合車是腳踩下去,傳訊號給電腦,由電腦判斷是否已回電滿然後決定該煞車了很多訂油電車的車主都擔心這種由電腦判斷的煞車模式,因為怕判斷DELAY或錯誤真的是這樣嗎?那把是否煞車交給電腦判斷不就很危險?
我跟你說...拔獅子的鬃毛....就可以長頭髮...你相信嗎????龐德的言論...你去搜尋一下其他版有的評論就知道能不能聽了....很多時候很多所謂的專家都只是媒體捧出來的....媒體需要名嘴....但是....名嘴真的懂嗎????還是只是看看製作單位所提供的資料照念而已????龐德...關於他的油電車知識....只有一個字形容......."唉....."
嚴格來說沒有錯啦,除非你的車沒有煞車輔助系統;不然現今的車,都是踏板採下去後,由電腦感應你踩煞車的力道,配合當時的車速,自動計算及分配最適合的煞車力道到各輪胎,讓駕駛能在出最少力的情況下,達到最大的煞車效果。不過這不是油電車的專利,汽油車柴油車都有這樣的設計。現在要找有純機械式煞車的車種,入門國產車或貨車比較有可能。簡單說,越安全的車,你能直接控制的項目就越少,這就是一切電子化的隱憂。當然這些性命攸關的裝置一定都是經過反覆嚴格的測試,不然車商也不會拿自己百年的商譽開玩笑。但凡事都有個萬一...難保這些在安全的設計都會出槌...近期某日本品牌在美國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這邊的資料是TOYOTA的THS系統Brake ECU Control這部分簡略來說 ECU會根據煞車總泵的油壓(踩煞車踏板的速度與力道..等等參數)來計算煞車所需要的力量舉例:假設(一般煞車+煞車能量回收總TOTAL是100%)今天是緩緩煞車 那就是40%的一般煞車60%的煞車能量回收若是緊急事件 緊急煞車 踩踏速度一定快且力道大 那就會是100%的一般煞車
第二代普銳斯電子控制制動系統(ECB) 。ECB最初應用於2001年上市的Estima混合動力廂式車上,並在2003年第二代普銳斯上採用。 如上所述,電控制動器(ECB)的特點是製動踏板與車輪制動分泵不是通過液壓迴路直接連接的,而是一種稱為電子無線控制制動器。 ECB是由液壓迴路與電路構成。而液壓迴路是由制動總泵與製動執行器構成。制動執行器部分則是由液壓供應源與各種電磁閥構成,液壓供給源與第一代普銳斯相同。電磁閥是由2個切換式電磁閥與8個線性電磁閥構成。 2個切換式電磁閥用於失效保護功能(Fail Safe) ,這是考慮到ECB發生故障時,制動踏板踏板力通過制動總泵變換為液壓,並傳遞到前輪制動分泵。在這種場合,制動分泵不起增力的功能,所以,在相同踏板力的情況下制動力降低。因此考慮到失效保護功能控制,儘管使用正常的部分以確保制動性能。8 個線性電磁閥被應用於4個車輪,分別控制制動液壓的4通道防抱制動系統中。線性電磁閥與只實施開/關控制的切換式電磁閥不同,是能夠每次以很小間隔開啟或關閉的電磁閥,所以能夠更精細地控制制動液壓,這種電磁閥也應用於ABS以外的各種提高安全性的控制。它們是車輛動態集成管理VDIM(Vehicle Dynamics Integrated Management) 、制動助力裝置BA(Brake Assist) 、前置防撞安全(Precrash Safety) 、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ACC(Adaptive Cruise Contrd)等。 這就是說,線性電磁閥儘管高價,但是有實現高度控制的突出優點。在ECB的電路部分中也設置失效保護功能,例如,在作為臨時或緊急狀態下作為非常用電源的電力電容器(Power Capacitor) ,在高電壓蓄電池或輔機用蓄電池不能供應電力情況下,電力供應源則切換到電力電容器,以防止制動力急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