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分享]我的淺見...車子鋼板厚度=安全?

看了很多板上有關車子鋼板厚度.車子重量的文,小弟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有關鋼板"厚度"的淺見....

我是從事交通工具生產製造的公司,只是我們的車空車就約240頓而且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的....就算有錢買到了,也不見得有地方開...

01的大大要買車找,我一定折價五十萬


問我賣什麼車.......火車...真的啦!...我們真的是造火車的...別打我


言歸正傳

以結構設計來說,鋼板厚度和結構強度没有直接的相關

比如來說以一張A4的紙以二端為支點,中央來承載橡皮擦

要如何才能載得更多呢?


大部份的人會把A4的紙折成波浪狀 VVVVVVV

那大波浪VVVVV 和小波浪 vvvvvvv 的A4紙,那一個載的橡皮擦多呢?



答案應該是大波浪




而折成波浪狀 VVVVVVV 就是一種以結構設計增加強度的方法

所以車子的強度和結構設計是呈強相關,而和鋼板厚度是呈弱相關,  



原則上,車輛的設計在原廠己有相當的考慮,原廠車和本地生產的車其結構理論上是不會相差太大,但下列的因素則會影響最後的結果




其實以車輛量產的角度去看,若前後期車重量是相同的,則用料的厚度應該是一樣的....,
差別在於用的鋼板種類

一片相同尺寸及厚度的中碳鋼板和低碳鋼板(或是鐵板)其重量差非常少,反應在製成品上的重量差也許會在容許公差裡,



中碳鋼板和低碳鋼板(或是鐵板)的機械強度就差很多了.且價格上也會有少許的差別,所以一個公司的製成品量大,則價格上的少許差別可以累積成...."很大的差別"


另外,現在的車輛是沖壓件,要有模具,相同的一副模具沖壓中碳鋼板的壽命一定比沖壓低碳鋼板(或是鐵板)短得多....所以.....又是錢的問題啦


一個機械(汽車也是機械吧!)的整體強度就算使用相同的材料也會因為不同的設計而有不同,

而量產車輛需考慮零件的共通性,模具.治具.夾具的一致性和庫存倉儲彈性,通常在機械結構上不會做太大的改變,所以就算看起來.秤起來都一樣,基於前述的原因,最後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最後 焊點距,
現在的汽車大多是點焊而成,每一呎的焊點若是十八點,如果本地車廠改成十一點,那焊接一輛車可以省一些時間,則焊很多輛車可省下的時間.又可多做幾部車了


關於焊點還有很多的地方可以省..初加壓時間,通電流時間,後維持壓時間,焊頭直徑等

一點一點的可以省下很多,由其是生產量大就省更多了


所以啦,除非台灣像NCPA或IIHS那樣的組織,不定時的從市場上取得車輛來測試,否則消費者....不是買進口車,或自求多褔了


補充一下

以結構設計來說,鋼板厚度和結構強度没有直接的相關,,這段話

如果相同材料的鋼板 對於"抗穿刺"強度,則鋼板厚度和"抗穿刺"強度成強相關


其實,就算在我們這一行,設計一輛新車時一定會有一些設計條件,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預算

預算通常是一個範圍,

在歐洲主流設計通常是盡可能增加一些部份或用一些新設計概念以維護人身安全,結果就是成品價格通常在
預算範圍的上限

採取新的設計會付出比較多的成本在研發及可量產化過程..所以比較會有一些小的毛病出現
但這些新的東西經過量產製程的精進,使用者考驗和市場接受下,成為下一代的標準(或保守設計)

所以歐洲的車輛在台灣消費者心中相對日系主流車毛病好像比較多,這也是正常的


而日系的主流設計通常是以必要的設計來達到基本需求,或採用保守的設計概念,結果就是成品價格通常在
預算範圍的下限

而採取保守設計或成熟產品的結果就是相對比較穩定,毛病像比較少

所以啦...有人向市場機制低頭.....也有人向未來科技付出

没有絕對的好車,只有適合自己的車
2006-07-28 11:54 發佈
好棒的分享..受益良多..現在的車..尤其國產車的安全性..
真的完全要看商人的"良心"了..為了節省成本犧牲掉太多的安全性..不是大家的福氣!!
不得不說聲~讚~
這個問題其實早就在汽車論壇吵過不知道多少次了!
然而很多人還是只停留在鋼板大片、重才是安全!
或許有熟悉結構力學的同學可以分享一下!~~
期待~
學習不被觀景窗限制的世界~~~Toxic
大大說的好.

還好家父選擇Mazda 6, 沒有去買其他的國產車.
想當初對台灣國內的國產車不是很瞭解, 還差點誤上賊船...
現在很慶幸買了進口車
也希望其他的優良車不要國產化...
給專業一些讚賞的掌聲...............我雖然不是造車業,但是跟鋼業也脫不了關係,熱處理是本行,樓主這篇淺顯易懂的點出鋼板厚度=/=安全。而且就算是相同材質的材料,再熱處理部分處理的時間差、溫度差上(為了趕工簡短時間),也會呈現不同剛性的效果。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樓主開這個話題很不錯,至少讓大家換個角度思考,很多刻板印象都需要再次檢視!
LEOHSU_YA wrote:
看了很多板上有關車子...(恕刪)


讚啦!

我在想,也許一台車賣到缺貨時就是千萬不能買的時候 ?

為了趕生產速度,也許就從焊點等等耗時的步驟去偷時間成本 ~

也難怪,在路上看到撞爛的多是暢銷車,撞了沒事的多半是冷門車 …
歡迎參觀口木看盤室 http://rightgun.blogspot.com
再幫忙補充一點有關結構方面的

VVVVVVV 這樣東西放上面有差別
但是從正面壓的時候會差更多了~~~
就像汽車引擎蓋折線的設計,有些車廠是很平的
就像一張平整的紙--------------------壓下去很快就彎了~~~~~
但是VVVVV這樣的紙卻需要一些力道,甚至會弄痛我們的手

我這樣的形容很遜,不知道有沒有表達比較厲害的幫我解釋一下 =.="
受教了!!!
一些關於板金似是而非的理論, 今天終於理解了.
itsme_jim wrote:
再幫忙補充一點有關結...(恕刪)

sir...你形容的已經很好了!~~
小弟還在想,是不是應該要畫一張力的傳送圖之類的~~
不過,很仔細的給他想了一下之後!
發現已經通通還給物理學教授了!~~~
呵呵~
學習不被觀景窗限制的世界~~~Toxic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